理论教育 推动产业创新转型:加强生产服务业发展与融合产业升级

推动产业创新转型:加强生产服务业发展与融合产业升级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推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7]把握“两化”融合机遇,积极运用高新技术、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制造企业向制造服务化模式转化,培育认定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示范企业和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产业创新能力,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创新融合,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对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一是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推动产业创新转型:加强生产服务业发展与融合产业升级

适应新一轮产业变革趋势,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自创区要梳理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出核心高科技产业聚集,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增量中调结构,在存量中优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建立与创新型城市发展相匹配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推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7]

把握“两化”融合机遇,积极运用高新技术、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重点支持福州物联网、VR、大数据、显示器,厦门集成电路、LED、生物与新医药,泉州新一代信息技术太阳能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突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聚集更多的科研机构和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全力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形成大项目龙头带动、小巨人集群发展的良好格局。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是产业向具有更先进技术、更高生产率、较快需求增长的方向转变,不断适应需求升级的变化和缩小生产率的差异,拓展提升产业价值链。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在于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根本在于创新要素质量的全面提升和结构优化。自创区要以创新要素的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为核心,推动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整体上升。推动产业链的横向整合和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整合,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互联网+”本质上是创新型技术的应用过程,也是传统互联网产业的转型升级过程。要用好互联网思维,探索“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在制造、能源、服务、媒体等领域引入互联网要素,积极推动跨界融合。提高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积极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鼓励制造企业向制造服务化模式转化,培育认定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示范企业和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产业创新能力,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创新融合,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推广开放式研发设计新模式,建立开放式创新设计和交互平台。促进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鼓励企业发展网络营销新模式,整合培育一批行业垂直电商平台和网上专业市场。探索网络化平台发展模式,将各类创新主体、中介组织、创新平台、孵化空间、产业化载体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不同主体互动、共享、合作的创新平台网络。

(二)培育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

通过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培育形成一批规模大、经济效益好、主业突出、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自主研发能力强、技术装备先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全面提升行业竞争力;加快中小科技企业成长,支持企业产品升级争创品牌。一要提升产业龙头带动示范作用。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落实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和培育高成长企业的政策措施,重点扶持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对大型龙头企业实施“一企一策”,在项目建设、融资担保、用工培训、产品研发及技术改造升级等方面给予特别扶持。支持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围绕制造业重大共性需求和关键技术开展研发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性整体解决方案,对成效显著的企业推荐市政府授予“制造业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研究院)”的称号,并予以重点扶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对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通过财政奖补、税收优惠等投融资支持等方式,培育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行动计划。二要加快中小科技企业成长。强化创新创业培育,加快中小科技企业成长,建立健全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支撑体系,提高孵化服务质量,重点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行业领先或具有较大规模优势、较强创新实力、具备发展潜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聚集科技资源,重点抓好中小企业与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项目对接工作,加强与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联系,逐步形成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作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积极鼓励大中型企业带动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实现产业集聚和抱团发展。鼓励引进一批中小微企业,培育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扶持一批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对首次认定为省级、国家级的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三要支持企业技改和争创品牌。支持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标准实施技改,发挥重点技改项目带动效应,对现有生产设施、装备、生产工艺条件进行改造,优化全省工业投资结构,鼓励重点企业争创国家级名牌,对获得国家级政府质量奖企业一事一议给予重奖。支持名特优地产品龙头企业在全国各地建立营销网络,开设直销店、加盟店等,拓展市场,提高知名度。培育年销售额超十亿的品牌产品,鼓励福建优创等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推进一批工业产品争创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销售额。(www.daowen.com)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自创区的建设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配套服务体系提供支撑,要以建设综合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抓手,打造高新特色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服务支撑能力。一是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科技咨询、第三方物流、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认证、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强科技服务业发展,大力引入国内外知名的科技服务平台,重点发展专业化的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服务,培育发展检测认证、科技咨询、创业孵化和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鼓励发展小额贷款、科技银行、科技担保等科技金融服务业,积极引进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二是着力发展商贸物流业。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加快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尽快形成以交通运输业为龙头,涵盖仓储业、物流中心、物流货物储运代理、物流中介服务、物流信息服务等行业的较为完整的现代物流业发展与运作体系。推进物流综合园区建设,组建大型物流企业。三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电子交易中心,带动物流、仓储、配送等贸易产业发展,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的同时,为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提供更为方便的交易和服务平台。积极探索“互联网+金铜”“互联网+农业”等“互联网+”模式。充分发挥我省外出从事IT和电子商务行业人员多、销售面广、销售额大的优势,立足我省发展实际,制订出台IT和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培育发展本地企业。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信息化改造,将我省特优产品通过互联网推向市场。

(四)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深化企业主辅分离,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宽带工程”,加快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建设,推广应用节能高效、高性价比的宽带网络设备,完善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机制,通过政策补贴、税费优惠、融资服务等方式,加大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制造+服务”新模式、新业态。鼓励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为电商等企业提供高速安全的互联网接入,同时为工业云提供存储和分析服务,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与工业的融合。发展云制造,开展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支持制造业云平台建设,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进工业企业开放共享,实现制造能力的优化配置。发展数字经济和“互联网+”。建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机制,加快培育“制造+服务”新模式、新业态。鼓励园区制造业骨干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条各环节紧密协同,积极探索“互联网+”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准确掌握产品市场需求,提升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商品化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