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福州建多区联动试点,助推自贸区扩区发展

福州建多区联动试点,助推自贸区扩区发展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福州市研究并实施“三区”联动发展战略及其运行机制。学习借鉴上海增设自贸区新片区经验做法,探索建设“三区”联动试点区域,依托福州新区滨海新城、自创区核心园区、福州自贸片区,建设“三区”联动试点区,将其打造成为我省我市“多区”联动发展示范区和自贸区扩区的基础区、先行区。在政策联动、产业联动、平台联动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打造“三区”联动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福州建多区联动试点,助推自贸区扩区发展

近年来,福州市研究并实施“三区”(福州新区、福州自贸片区、福州自创片区)联动发展战略及其运行机制。依托自贸区、自创区、新区三个国家级政策平台,全面实施“三区”联动,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环境投资建设环境、区域融资环境、企业经营环境、政务服务环境、园区营商环境、城市品质环境,不断提升为企业、群众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形成有利于营商的制度环境,使经济功能区发展的整体环境更具吸引力。

(一)激活政策创新活力

梳理整合“三区”现有招商、产业、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清单,编制《“三区”特殊优惠政策清单》,推动优惠政策清单在“三区”内相互复制推广,促进“三区”优惠政策统一标准和深度叠加。重点推动通关政策辐射,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间的跨区合作,推动将自贸区通关便利化制度在高新区、滨海新城实施。同时,将自贸区福州片区作为政策先行先试重点区域,优先实施“三区”亟须的、补短板的优惠政策,试点成功后全面复制推广至新区和高新区全域。学习借鉴上海增设自贸区新片区经验做法,探索建设“三区”联动试点区域,依托福州新区滨海新城、自创区核心园区、福州自贸片区,建设“三区”联动试点区,将其打造成为我省我市“多区”联动发展示范区和自贸区扩区的基础区、先行区。在政策联动、产业联动、平台联动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打造“三区”联动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二)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畅通科技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自贸区的私募投资基金、融资租赁小额贷款、担保机构、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在新区和自创区设立从事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办事机构。鼓励自贸区的金融机构作为战略合作方在新区和自创区参股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科技担保公司等企业,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优惠、便捷的金融服务。针对制造业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充分运用自贸区可以先行先试的独特优势以金融创新为抓手,为制造业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一是以金融创新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推动银行机构创新推出“易速贷”“六贷一透”“税贷通”“无还本续贷”等小微企业信贷产品,降低贷款利率,简化贷款审批手续。通过建设“互联网+”服务平台,依托大数据、区块链等最新金融科技,创新免抵押的金融产品,让融资更容易,如依托福建金融服务平台率先开展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试点,重点推广信用类及类信用类金融产品。二是以跨境金融创新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积极推动跨境金融创新助力制造业发展,帮助企业进行海外融资,为制造业企业节约融资成本,助推制造业企业发展。三是搭建“政府+基金+企业”平台实现产融无缝对接。通过马尾基金小镇等投融资服务载体,搭建“政府+基金+企业”三方对接渠道,实现产融无缝对接、协同发展,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制造业企业。

(三)实现人才共认共用共育

整合“三区”现有的人才政策,共同探索完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政策,营造国际化、便利化的人才服务环境,大力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出台高层次人才在住房、医疗户籍等方面配套政策,对中国台湾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研究制定更为优惠的支持政策;利用自贸区制度创新的特色优势,探索海外人才咨询、创业、培训、服务“四位一体”的专业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对在“三区”工作的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部分给予补贴;加快引进国际知名医疗机构和教育机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高端和涉外教育医疗机构,为境外人士子女入学、医疗保障提供便捷服务。建立“三区”柔性政策体系,便于各类人才实现多点执业、多重身份的自由转换。如收入结算机制、税收政策体系、科研成果互认、国际交流的服务支持等。改革与完善特殊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对“三区”区内身份、学历和资历等不具备本专业正常的职称评审范围规定和条件要求,但其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达到了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条件,且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视同拥有相应的技术职称。(www.daowen.com)

(四)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

借助福州高新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契机,建立快速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和保护机制。推动知识产权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有机结合,探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模式,建设自创区知识产权仲裁中心。以“三区”产业为依托,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挂牌竞价、交易、结算、信息检索、政策咨询、价值评估等功能,提高知识产权专业化服务能力。集中办理知识产权申请受理、费用减缓、资助兑现、快速授权、检索分析、质押登记、转让登记、许可备案、项目申报等事项。提升“三区”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水平,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专利信息服务中心,设立“三区”知识产权网上服务专区,搭建集知识产权申报、运用、管理、服务以及保护一体化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项目申报、许可备案、质押登记以及专利审查等程序提供一条龙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9]为增进中小企业对“三区”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了解,增强企业家的投资信心,共同开展“知识产权与中小企业发展研讨会”,建立“三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保护机制。

(五)共享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梳理汇总“三区”公共服务平台清单,以福州自贸区物联网实验室、马尾基金小镇、福州新区“双创”示范基地、融侨双语学校、滨海新城综合医院等为试点,建立“三区”公共服务共享共用平台,通过“三区”内企业优先使用、补贴引导、开展企业对接会等方式,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利用最大化,让区内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推动“三区”产业技术服务平台资源共享。建立统一的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发展目录,围绕主导产业培育组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共同开展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探讨“三区”合作在境外建立创新创业孵化联络站,及时跟踪对接科技前沿动态,加强与境外知名企业、研究机构、风投机构、高校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探索通过并购、技术转移、合作参股等多种方式,建立海外孵化基地。探讨“三区”共建“双创”基地和台湾地区青年创业基地合作的新模式。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大力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转移途径和形式多样的技术转移模式,提高吸纳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

(六)联合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发展

推动产业优势互补。围绕“三区”产业体系和产业布局,针对补齐铸强产业链条,加强对先进产业政策研究(如干细胞研究等),共同向国家申请产业开放政策,努力在“三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建立联合招商制度,编制形成“三区”招商推介册和推介短片,共同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构建招商异地落户的利益共享机制,做精做强“三区”产业体系。立足“三区”现有产业结构,围绕建设“三个福州”和八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补链强链”,强化产业优势互补和产业功能上协同升级,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能力,加快形成新动能,增强竞争优势。联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壮大物联网、VR、大数据、显示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海洋生物及医药、智能装备和先进装备制造业;联合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业、服务外包、高端商贸、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外资和民资设立科技服务企业,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技术咨询、科技推广、技术贸易、检验检测、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通过联动发展,培育跨界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