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区的发展起步较早,在产业发展、融资模式上存在多样性,可供“一带一路”沿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借鉴和复制。从产业发展模式上看,中国园区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加工区模式
加工区很少或不进行科研开发工作,通过集中本地以及周边地区的优势加工企业,或利用已有的外来高新技术成果,生产高新技术产品。[9]
出口加工区是加工区子模式之一。即在港口或国际机场临近划出一定范围,新建和扩建码头、车站、道路、仓库和厂房等基础设施,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专门制造、加工、装配出口商品。其优势在于:一是带动国产原材料、零配件的出口,为扩大对外贸易出口做贡献;二是严格控制加工贸易产品的内销,保护国内相关产业;三是探索新的科通关作业模式和贸易监管制度,推动本国落后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上海市金桥出口加工区是中国第一个以“出口加工区”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作为浦东开发开放的“先锋”,金桥运用总部经济、产业配套等国外开发区建设先进理念,直接跨越“三来一补”的初加工产业阶段,定位引进高端制造业。
制造业承接区是加工区的另一种子模式。指抓住全球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尤其是主动承接台、港、日、韩等地区制造业产业转移,以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和劳动力、区位交通等优势吸引国际大型制造企业建设生产基地。苏州高新区践行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苏南模式,吸引了华硕科技等一批台资、日资制造类企业迅速实现经济规模扩张,同时引导本地充裕的民间资本投向与大型制造企业配套的民营企业,以粗放式增长实现园区崛起。
2.产业带模式
由若干规模较大的各类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和科研机构、企业群体连成一片所组成。既有优势企业主导型产业带,有较大的特色企业或是政府通过政策等形成优势企业,产业间集聚功能强,竞争优势显著,产业链体制完善,容易形成规模经济;又有中小企业集聚型产业带,形成企业之间相互协助又竞争的竞合关系。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产业带的子模式。该类园区紧抓全球产业转移以及服务资源转移的机遇,依托本地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发展腹地为入园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著名跨国公司入驻,以跨国公司和本地创业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以上海张江高新区为代表,积极承接21世纪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等产业的全球性转移,引进了一批来自欧美地区的跨国公司,通过大企业集团的辐射带动力引领园区发展。
3.物流商贸园模式(www.daowen.com)
是以现代物流为主导的“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大物流”的发展模式,集商品交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餐饮娱乐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全球最大的物流地产开发商普洛斯现今在中国33个主要城市投资、建设并管理着114个物流园,基本形成了覆盖中国主要空港、海港、高速公路、加工基地和消费城市的物流配送网络,尤其是在一些具有流通优势的海港、空港、公路港建设标准化仓库,出租给企业。
保税物流园是物流商贸园的子模式之一,是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海关特殊监管等保税区政策与国内货物进区退税的出口加工区政策的叠加。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是中国第一个“港区联动”试点,实现了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的功能集成,促进货物在境内外快速集拼、快速流动、快速集运,带动信息、资金和商品的集聚和辐射。
4.科技城模式
该模式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本地拥有优质丰富的科教智力资源,依托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等丰富的科技资源,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衍生出一批高技术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为代表。中关村示范区共有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高校41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0多所;丰富的科教智力资源一方面为园区提供了大量高层次人才;一方面通过大院大所的科技成果转化衍生出一批创业企业。
创新创业园区是科技城的子模式。园区营造浓郁创业氛围和良好环境,吸引并支持科技人员、外来移民创办科技领先型企业,带动园区高科技产业发展。以深圳高新区为代表。华为、中兴等正是由创业型企业逐渐成长为以技术领先优势取得行业话语权的国际性企业。
5.海关特殊监管区模式
包括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自由区等。是参照国际自由贸易区设置的特别经济区域,有别于本国关境内一般地区并实行特殊的贸易管制、税收政策,被赋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功能。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是我国第一个正式设立、规划面积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功能发展最成熟的保税区,在贸易、关税、投资、金融等各方面实行开放度更大的政策,进一步促进和发展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为国内企业创造直接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生产经营环境,是使中国外贸走上新台阶的一个大动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