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通用概念中,“产业园区”与“特别经济区”含义相同,指代一国境内所划定的承载特定经济、贸易及产业功能的特殊经济空间。虽然没有详细标准定义,但是一般的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自由港、自由贸易区通通可纳入“产业园区”的范畴。
产业园区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具体特征:它是一块特别划定的通常受保护的区域;拥有一个单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委员会;为园区内的投资者提供特殊优惠(包括税收优惠);拥有一个单独的关税区(免税)和简化的程序。此外,相对于国内常规的法律,产业园区通常享有更加自由的法规。一般来说,产业园区有两种主要好处,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其受欢迎的原因:一是直接性的经济利益,例如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出口、增加政府收入和创汇等;二是间接性的经济利益,例如提升技能、技术转移和创新、经济多元化、提高当地企业生产力等等,这一点更难获取。[3][4][5]
产业园区的作用通常包括以下若干方面:一是通过政策优惠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二是通过企业集聚扩大出口、创造就业;三是通过产业集群实现规模经济,构建完整产业链;四是作为小范围制度或体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以降低全面改革带来的风险成本和利益冲突。
产业园区之所以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盛行,在于其可以最大限度集约化资源投入——无论是政府优先的财政资金预算,还是私人企业的自由资本,均可以在产业园区通过最小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例如,道路、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可以同时为多数企业所利用,“一站式”公共和行政管理服务中心可以辐射园区所有企业;对于个体企业来说难以承担工业废料废水处理系统成本也可由众多企业共同分担。此外,产业园区还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一条捷径——园区周边集聚为工人提供住宿、餐饮、商业、娱乐及交通服务的设施及人员,及易形成城镇的基本雏形。[6]
第一个现代工业区于1959年在爱尔兰的香农成立。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产业园区从东亚和拉美地区开始,最初主要以出口加工区的形式出现,通过吸引国外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来促进出口。出口加工区一般是有围栏的一片特定区域,实施严格的海关控制,大部分园区内生产的产品(通常超过80%)都用于出口。这种模式在许多国家或地区是成功的,例如韩国、中国台湾、越南、孟加拉国、毛里求斯、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等。许多新的出口加工区自那时起开始建立,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截至1986年,已有176个出口加工区分布于47个国家或地区;到2015年,估计全世界已有大约4 300个出口加工区分布于130多个国家或地区。[7]
然而,出口加工区也有其局限性。它们往往成为“飞地”,没有与当地经济建立密切纽带,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财政刺激措施。鉴于这些局限性以及不断变化的全球宏观经济和监管环境,许多国家或地区开始转向规模更大、与当地经济联系更紧密、功能更多样和对激励机制依赖更小的现代经济特区理念。例如中国将产业园区的空间范围扩大到城市(如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上海自贸区等),在其功能上弱化了对制造加工出口的强调,同时更加注重政策和体制方面的改革尝试,来测试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这种做法对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以及转型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www.daowen.com)
在利用产业园区实现经济转型方面,中国无疑是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产业园区(包括经济特区)为国家GDP、就业、出口和吸引外资作出了重大贡献。据估计,近年来,国家级经济特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约为22%,外商直接投资占46%,出口占60%,创造了超过3 000万个就业岗位(Zeng,2017)。此外,依托园区建设进行了涉及法律法规、财政税收、土地制度、劳动力流动、金融管理、海关边境等诸多方面的市场化经济改革试点。在引进先进技术和采用现代管理实践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产业园区建设的积极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诸多启示,比如:采用务实的、试错的渐进路径;国家及政府的积极参与与适当干预;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开放;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有效的招商引资和园区营手段;持续的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等。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教训,例如地方园区开发的“一哄而上”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发展初期忽视环境标准和生态和谐;城市与产业融合有限。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经济贸易园区的分类及其功能特征见表6-1。
表6-1 国际主要产业园区形式一览
续表
资料来源:曾智华:《解读中国奇迹: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的成功和挑战》,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