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镇工业化视角下的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

城镇工业化视角下的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工业园区类似,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也具有相当长历史。因而,现阶段的工业园区已经处于以高质量产业集群为目标的良性发展轨道上。

城镇工业化视角下的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

1.产业集群是工业园区的高级阶段

前文已经提及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的区别和联系——只有当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形成一定的技术或者供需关联,抑或企业之间具有可以共享的市场、技术、要素需求的时候,工业园区才能超越简单的企业地理性集中,形成产业集群。一般来说,工业园区可能具有两个维度(Martin和Sunley 2003)。第一个维度是价值链网络,包括企业间联系,以及与供应商的前向联系和与买家之间的后向联系,价值链网络往往有利于形成社会互信和长期合作;第二个维度是企业地理位置彼此靠近(地理接近度),虽然地理接近性本身并不直接具备社会网络和前后向关联的性质,但是它仍有助于提升价值维度(Martin和Sunley,2003)。因此,建立工业园区往往被视作推进产业集群形成的有效政策工具。

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及效应是多样化的:产业集群能够提供可为多数企业所共享的基础设施、公共产品、专业化劳动、市场信息等,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产业集群通过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竞争、学习与模仿,增强了企业集体创新的潜力。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在生产商、原料和设备供应商、贸易商和买家之间的流动更加迅捷,使得知识溢出,特别是非正式的思想交流更加频繁,为各类创新提供了扩散和传播渠道。另外,产业集群更能够吸引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例如,金融、物流、商贸、技术培训等。这些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与壮大,将成为进一步吸引先进技术及高端人才的磁石,进而对原有的生产性行业起到提升作用。因此一般来说,工业集群可以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在有限的地理空间开创更大的市场。

与工业园区类似,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也具有相当长历史发达国家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成功的产业集群案例,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电子多媒体和文化产品集群(Scott,1996),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技术密集型工业集群(Sabel,1989;Herrigel,1993),爱尔兰的软件电信设备集群(Gallagher,2002;Görg和Ruane,2000),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机床产业集群(Paniccia,1998)。而发展中国家也在大力推进集群式的产业发展,如智利的葡萄酒产业集群、巴基斯坦的手术器械产业集群、印度坦帕邦的棉纱针织品集群、巴西Sinos Valley的鞋类产业集群。这些动态集群能够建立自己的区域和全球市场,制造创纪录的高增长率,并让那些在集群中运作的人致富。

2.工业园区对产业集群具有强化效应

放眼全球,越来越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者,都已经或者逐渐认识到工业园区对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工业园区内企业数量的集中为产业集群的发育提供了最基础的前提条件;加之中国园区发展早已跨越了盲目招商引资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园区所属地政府还是园区开发商本身,都已经深刻知晓对投资项目的筛选需要以产业之间相互衔接与配套作为基本准则。同时,与以往园区开发只注重“七通一平”和厂房建设等传统理念不同,当前,园区“环境”的改善正逐渐成为开发建设的重点,这其中包括营商环境的便利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服务效率的提高等。“软环境”建设将有助于激发园区内企业相互交流、对话、合作与互信,培育技术竞争、学习创新的良性氛围。因而,现阶段的工业园区已经处于以高质量产业集群为目标的良性发展轨道上。(www.daowen.com)

除此之外,工业园区之所以能够成为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兼催化剂,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工业园区能够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政策激励。工业园区大多具备“特殊经济区”的职能,在其空间范围内实行行政、监管、财税、金融等各方面的特殊政策成为多数国家政府普遍接受的做法,这为区内企业降低综合成本、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优越的体制空间,能在增强已进驻企业实力的同时,持续吸引高质量要素、服务供应商以及新进企业在空间内集聚。

第二,工业园区能够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创新激励。一方面,随着日常生产与经营成本的降低,园区内企业得以将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生产技术的革新与生产效率的改善;另一方面,由于区内企业之间信息交流畅通、技术联系紧密,创新的出现能够以较快的速度经由产业链供应链、由点及面在区内扩散,形成创新的规模效应。同时,园区内优渥的商业环境、大量的就业机会,也将对高端技术与科研人才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为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核心智力保障。

最后,工业园区能够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市场激励。长期以来,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区内企业的无形资产,尤其是“高新技术区”“创新创业区”等新型园区已经成为入驻企业的“金字招牌”,能够有效提升合作伙伴、供应厂商、金融机构甚至消费者的信赖程度,为企业的诸多市场行为在“信誉”和“形象”上保驾护航。而区内企业数量增多、实力增强的直接受益者则是园区本身,提升了区域品牌的含金量,使其源源不断汇聚优质资本、项目和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