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内外工业园区的实践与理论发展

国内外工业园区的实践与理论发展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时期更多学科开始关注并研究工业园区,产生大量相关理论。

1.国外工业园区实践发展及理论演进

尽管在当前普遍认知中,“工业园区”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承担特溯产业发展职能,采用与其他行政区域不同监管、财政等制度的特殊地理空间;且园区内通常适用较为宽松的投资税收和贸易规定,以营造更加优惠的政策和商业环境。但从历史角度来看,最早的工业园区是新兴城市化进程中生产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相剥离的产物,主要目的是使城市功能与工业生产脱钩,以降低工业用途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因而早期的工业园区通常位于城市主要住宅区的边缘或外部,交通便利,通常与公路、铁路、机场和港口相连。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口区域的工厂集聚带。

第一阶段——先驱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工业园区。国外工业园区的雏形源于18世纪欧洲的“工厂制”,为追求利润,大量的工厂“扎堆”形成了工厂区(Factories Cluster)。这些工厂区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合理控制,因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生态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工厂主和企业家们纷纷建设工业村(Industrial Village)或公司城(Company Town)来解决由工业居住功能混杂所带来的问题。这些带有个人理想主义色彩的实践揭开了工业园区发展的序幕,是工业园区的早期探索。早期城市规划思想家们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和“带形城市”等理论形成了工业园区的规划模式。《雅典宪章》的提出大力推动了城市工业园区的产生。沙里宁提出的有机疏散理论也被逐渐运用于后来大型工业园区的规划中。同时,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也为工业园区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借鉴,阿尔佛雷德·韦伯(Alfred Weber)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从工业区位角度阐述产业聚集问题。廖什(August Losch)提出市场区位论,以最大利润论代替最低成本论。之后的经济学家对工业区位理论进行了完善和改进,提出了针对工业区位的多种经济因素综合分析方法。马歇尔的“产业集聚理论”探讨了企业集聚而产生的外部规模经济。而随后科洛索夫斯基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以及在苏联的实践对基于特定政策产生的工业园区做了先驱的探索[1]

第二阶段——理性起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的工业园区。经历了两次产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了新变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互为诉求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从而带动了工业园区的建设。同时,城市的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住宅郊区化为先导,引发了工业区的郊区化。而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先导地位越发突出,需要一种发展高技术,并使其产业化的有效载体。这一时期工业园区类型有工业卫星城、城郊工业园、出口加工区以及科技工业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适度分散”成为共识,恩温和帕克对田园城市中分散主义思想的发展提出了卫星城理论,对城郊工业园及工业卫星城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率先提出的增长极理论更强化了工业园区的政策先导性和范围边界性[2]

第三阶段——转型发展:1970—1980年的工业园区。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间激烈的竞争以及国内消费市场饱和导致生产下降,导致经济衰退,发达国家急需通过已经起步的工业园区发展,全面振兴经济。同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了发展经济,进一步加大了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的力度,以出口加工为代表的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并且呈现出横向扩张和纵向升级的双向拓展局面,起到了推动生产国际化、转变经济发展战略的先导作用。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能源危机和全球竞争局势的影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多数国家和地区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因此,适应时代需求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在城市郊区应运而生。同时,为了复苏冷战结束后停滞的经济,西方各国纷纷将发展重点转向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园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更多学科开始关注并研究工业园区,产生大量相关理论。如斯格特的生产组合理论、皮奥勒和萨贝尔的弹性专业化理论、克鲁格曼的产业空间理论、萨克森宁、达维特等的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波特的竞争力钻石理论等。这些理论被直接或间接用于指导工业园区的实践,同时也对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功能综合、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等[3]

第四阶段——新图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工业园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各种类型的加工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更是发展迅猛,且呈现出形式多样、功能综合、发展加速的趋势,但是工业园区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日益扩大的资源开发量以及废弃物排放量。如何在发展经济,特别是在发展现代化工业的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现代人类社会必须考虑的问题。随着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的提出,生态工业园区应运而生,并方兴未艾地发展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理论以及景观生态学、系统工程学等新一轮理论研究成为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4]。(www.daowen.com)

2.国内工业园区实践发展及理论研究

在中国,工业园区发展与工业化战略基本同步。作为中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园区的核心特征和管理模式一直在不断演变。目前,可以说它已经从1.0阶段发展到4.0阶段:1.0版本的工业园区(20世纪60到80年代)以土地,劳动力和政策等外部因素为主要驱动力,侧重利用成红利;2.0版本的工业园区(20世纪90年代)以行业发展特别是规模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驱动力;3.0版本的工业园区(21世纪)以产业集群与产业孵化为代表,以内生动力和技术创新为动力;4.0版本的工业园区(近几年)则更强调产城融合,将园区发展与城市发展、生态建设结合起来。

第一阶段——初步探索: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工业园区。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区最早出现在“一五”时期的大中型工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当时的工业园区只是以某一国有大型企业为龙头在偏远地带进行建设,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产业类型单一,基本只是劳动和土地密集型领域的工业混合体,混杂在无污染和污染工业之间。但已经由历史上无计划、分散的建设进入了有计划、有步骤建设的阶段,形成了许多新兴工业城市和工业区,积极推动了我国工业化改造进程,也大大提高了一些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的城市化水平[5]

第二阶段——产生起步:20世纪80—90年代的工业园。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我国大力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发展轨道,建立了多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产生并发展。这一阶段的工业园区有了更好的用地规划,从用途和相容性上对工业进行了分类,且对各种用地内的建设指标、空间形态等有了更加详细的量化控制。此外,由于工业越来越广泛地涉及研究与开发等知识型活动,所以越发重视工业运行所处的环境,新的园区更着眼环境美化和绿地建设,工业园区趋向在城市边缘地区选址建设[6]

第三阶段——整顿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工业园区。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各省、市、县,甚至乡镇也纷纷建立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区。全国范围内开发区的低水平重复和大面积开发,造成了大范围的耕地占用和浪费,分散了项目的集聚度,造成恶性竞争,进一步加剧了宏观经济的过热。为此,国务院从1993年开始了长达6年的开发区清理整顿。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迅速兴起并大量建设,工业园区形成了多层级、多类型的发展格局。2000年以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从沿海、沿江城市逐渐向内陆中心城市推进,并不断发展壮大;而随着中国向海外投资的扩张,越来越多的海外或跨境合作工业园区涌现。进入可持续发展时代之后,为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我国也开始对生态工业园区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