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在致力于“老、少、边、贫”的采风中,我总是关注那些老行当的遗存。本人窃以为中国(食油)制油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老式木车手工榨油—机械化榨油—现代浸出法制油。
第一阶段的古法木车榨油想必已经历了悠久的岁月!木车榨油始于何时,我一时找不到答案,但我想早则汉代,迟则明代。它又止于何时?一说“1964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全部淘汰木制榨油机”,一说“古老的木榨油车从1971年冬季以来在我们慈溪县国营油厂中一去不返”,莫衷一是。
慈溪榨油业由来已久,相传至清代已成为“乡村工业”之一。小则一磨一灶一车,妇烧夫打,也接纳来客加工。榨油主要工具——木车,采用檀树、青柴、麻栗等硬木制成,敲榨木车出油,故称油车。规模稍大的便成了油坊。
在慈溪现境内,从清代到民国年间有据可查的油坊不下30家:如较早的道光六年(1826)浒山南门外婆堰桥有崧盛油坊,东门外有正裕侯记油坊(即东门西油车)。同治初年东门外设正裕蓉记油坊(即东门东油车)。道光初年周巷徐书云在埋沟桥边与恒利酱园同时开设恒利油坊。道光十九年(1839)坎墩三灶开二和、三和油坊。咸丰五年(1855)东埠头洞桥设锦昌油坊。同治六年(1867)逍林择乐路大塘头设老永盛油坊。1874年长河下垫桥设承昌油坊。光绪元年(1875)观海卫东门设三余油坊。光绪初年宗汉马家路设濬源顺油坊。光绪初年白沙倪家路头设油坊,谓“前油车”;光绪二十六年(1900)白沙杜家设长源油坊,谓“后油车”。光绪年间横河七星桥设同和油坊。光绪二十七年(1901)师桥东楼屋设信和油坊。光绪末年拆落市设滋盛油坊。光绪三十三年(1907)龙山南门亭设人和油坊,等等。
慈溪机榨油厂平面图(1979
慈溪为何多油坊,原因有二:“油”乃开门七事之一,富则多用,穷则少用,不能不用;何况旧时点灯也需棉油、菜油。慈溪又主产棉花,盛出棉花籽,也产油菜籽,原料来路很大。
民国初年棉花籽开始外流,本地油业稍衰。至沦陷时期因交通封锁,交易受阻,棉价低廉,植棉减少,榨油业又一度衰落。抗战胜利后油坊又有发展,当时著名的有广和、承昌、源丰、三余、信和、锦昌、濬源顺等油坊。较大的油坊还派出“出江阿大”,外出到江西、绍兴、海宁等地收购棉籽、菜籽、黄豆等。如承昌油坊年自营棉花籽200万斤、油菜籽40万斤。广和油坊旺季时日收购棉籽5000斤。又如周巷骏丰花行老板沈松传,视本地油料业大有可为,与油车阿昌相竞争开源丰油坊,实行新法生产、多种经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该厂已拥有资本3亿元(人民币3万元),实际5亿多元(5万多元),为姚北最大私营工业企业。1949年前后油坊关闭较多,然而1949年时慈溪仍有油坊26家之多。
油坊一般冬春打棉花籽,夏秋打油菜籽。打自己收购来的油料时,用油坊的用语讲叫“本车”;同时油坊也为农民来料加工,对此油坊的用语讲叫“来车”,这要预约加工日期。
过去慈溪农村盛行“小满动三车”之说,“小满”即农历年中的第8个节气,也是进入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大约在每年公历5月21日,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未成熟,只是小满未及大满。油车打油菜籽就是“动三车”之一。一般是淡季多打“本车”,旺季多打“来车”,以调节淡旺季之差异。
因为打棉油(花油)先要对棉籽脱壳,而油菜籽不需脱壳,所以打菜油相对简单。(木车)打菜油的普通生产工序是:1.菜籽先在铁锅中烘炒,一人烧柴火,一人用大铲反复搅炒;2.对烘炒过的菜籽用碾子碾或用石磨来磨,这一道工序在油坊一般用牛;3.蒸灶,即把碾碎的菜籽在土灶上蒸;4.包饼、踩饼,就是先用稻草(油坊称其为组草)垫入起“范”作用的竹片圈内,再在竹片圈内的稻草上倒入蒸过的菜籽,并将伸出在竹圈外边的稻草向内裹实成为饼状,接着迅速用脚踩踏稻草包成的饼,使饼结实,油工称框在饼外面的竹圈为“油篾子”;5.上榨,是将饼树立着,在油车上挨个水平排列,大约15—20个为一榨,并在最末个饼背面用檀木垫块塞实,如同楦头撑鞋一样;6.榔头敲打,也就是在檀木块之间的缝隙再插入“油车塞枕(子)”(也称丈头、木楔),并用力敲打塞子(丈头),使其向前挤压。这时油车上开始出油,流入车下承接的油桶中。“塞枕”形状大小如家乡的粽子,檀木做,一般每车有3个,另配垫木10来块。对“塞枕”要轮流着敲,当3个全部敲实时,此排菜饼的油也就榨得差不多了。
古法榨油(1992年)
1.炒粉 2.灶蒸 3.踩饼 4.已榨干的菜饼(www.daowen.com)
浒山有两句老话:“油车塞枕”,意谓手把子等极紧。又“老鼠咬油篾子”,意思是油篾子闻闻香,啃啃却没味,还不如“弃之不舍,食之无味”的鸡肋。
油坊多为单灶,大的开双灶,甚至有4灶的。每灶一般供三四部油车,也有多的要供六七部油车。通常每灶有油工3人,即“小烧火”“大烧火”“灶墩师傅”各1人。“小烧火”是学徒,烧火和杂活都是他的事;“大烧火”主责是敲塞子;“灶墩师傅”只做“上手活”,他最后出来抡几下榔头,用来把关检验,以示这一车的敲榨结束。3人中“小、大烧火”苦力最甚。
打油工的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可想而知。说到“苦力活”,人们往往会想到“撑船、打铁、磨豆腐”,其实油工之苦有过之而无不及。劳动强度每班12小时(每天两班倒),终日抡大锤、使铁铲,赤着脚踩制炽热的油饼块。工作环境“火烫水热、烟尘兜乱”。冬天也得赤膊上阵。夏天更是苦不堪言,为了避免如注汗水流入眼睛,他们扎制稻草圈戴在额头上,让汗水顺着草须滴在脸外,有时甚至脱掉汗水淋漓的短裤,系上稀疏的稻草帘,如同非洲某些原始部落人一般。流出的汗换来了榨出的油。
几年前我在写《“油车道地”》时,已在几位老人处采访到打油的情景,但他们均不是打油工。“间接得来总觉浅”,我想要写好本文,须得酝酿自己的情感,了解更小的细节。终于,在同仁俞白桦的帮助下,我去天元双东村南盛片采访了1936年11月出生的老油工周天富。
周老在1956年的正月初八从家乡绍兴马山到周巷井亭庵广和油坊做“小烧火”。当年下半年的一场大台风让三北的棉花绝收,周老只得怏怏归去。1957年周天富复至慈溪,进了长河的协记油厂;1958年转入宗汉油厂,这时他已升为“大烧火”;以后宗汉油厂并入慈溪机榨油厂,周便成了慈溪机榨油厂工人。
周老说,“油车塞枕”并不好敲,每敲几下就要观察变化,力度、角度都要把握好,这是技巧和力量的统一。弄不好塞子弹飞是要伤人的。敲在手上的事也时有发生。至今在他的髀肉上还留着榔头末端长期摩擦后产生的乌影。光着脚踩滚烫的“油篾子”,脚底起泡是家常便饭。俗话说:“油车师傅的脚,剃头师傅的手。”那时他们3人竟同时管了7台油车,12个钟头里时刻不得闲。说着说着天富师傅潸然泪下、泣不成声。他的动情让我同情,一股对老工人的敬佩感,对眼下优越生活的珍惜感,对追记行将消逝之往事的使命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真的,我得到了教育、得到了陶冶,我得到了比微薄的稿费多得多的收获。
20世纪50年代“小烧火”的日工资是1.20元,“大烧火”是1.74元,“灶墩师傅”是2.36元,在浒山美味的“焦饼”单价仅3分的年代里,他们的工资从绝对额讲并不低,但从劳动强度看却并不高。据说不少油车师傅以酒代茶激励自己,平时“开销”也很大。过去油工在打“来车”时,还有“酒钱”,当日下班发放。“酒钱”是来加工的顾客悄悄给的,因为要多出油全靠榔头。只要油车师傅多辛苦一点,多抡几下榔头,“酒钱”不是就收回来了吗!当然打“本车”,就没有这种“好看钿”了。
过去慈溪的油车工较多来自绍兴,据说光绍兴马山的海塘村就有13个壮汉来慈溪一带当油车工。
在漫长的历史中,面对着如此繁重的劳动,油坊难道不想对工艺作改进吗?回答是肯定的。
民国16年(1927),周巷广和油坊逐步淘汰水牛18只,装上24匹柴油引擎和辊轧床,同时又投资5000银元,在石碾上安装铸铁大牙盘与引擎连接。这是慈溪现境内油坊最早使用的机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榨油的上道工艺如“轧籽、碾坯”基本上使用了引擎,但下道工艺仍沿袭自古以来的手工榔头敲木榨油车的丈头、挤压出油的落后手段。尽管后来还将手敲榔头改为机动吊锤,以提高工效,增加出油率,但工艺在本质上没有进步,充其量是改良。
1951—1957年中国掀起了“一化三改造”运动,慈溪的各油坊、油厂通过政府接收、供销社转接、公私合营等形式进行改造,小油坊合并成油厂,正成为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