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更优质地服务国家战略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更优质地服务国家战略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一带一路”带来的广阔市场空间,中冶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资委的部署,顺势而为,借势发力,多管齐下,全面出击,加快“走出去”步伐,使海外业务成为中冶的新优势、新支撑、新亮点。中冶集团的“走出去”,实际上是建立在国内发展良好、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之下的,而这正与“双循环”的战略调整不谋而合。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更优质地服务国家战略

中冶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运营服务商,是“走出去”最早的央企之一。凭借独占鳌头的核心技术、无可替代的冶金全产业链整合优势、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中冶集团承担了全球冶金建设市场60%以上的份额,同时,业务还覆盖至矿山、房建、交通、市政、建材电力化工环保、房地产等多个领域,遍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六大洲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30多年的“走出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促进我国对外合作和所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大多处于国际分工低端,产业集中度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产业带动力、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从国家战略层面,国有资本将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中国五矿与中冶集团的战略重组便给中冶集团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机遇。

面对“一带一路”带来的广阔市场空间,中冶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资委的部署,顺势而为,借势发力,多管齐下,全面出击,加快“走出去”步伐,使海外业务成为中冶的新优势、新支撑、新亮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冶集团结合多年来海外业务开展情况,明确了未来3年至5年中冶海外业务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即紧随“一带一路”建设,紧抓国家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富余产能转移的重要机遇期,坚持以中冶强大的冶金工程技术国家队”实力为依托,实施“三轮驱动”(即工程总承包、资源开发、推进装备制造和国际产能合作),进一步优化海外市场布局,以冶金为重点同步抓好冶金和非冶金两大市场。

近年来,中冶集团围绕“一带一路”涉及的区域市场以及基础设施欠发达的六大经济走廊,在西亚、南亚、东南亚、非洲、南美、俄罗斯和中亚这六个区域重点部署了25个驻外机构。同时,中冶集团构建了各驻外机构与所在国家和地区政府及相关机构沟通联络的体系,为项目前期运作、中期实施、后期运行维护创造良好条件。中冶集团充分发挥自身的看家本领和突出比较优势,掌握竞争主动权,争取尽可能多地承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钢铁产能转移项目。

在“一带一路”沿线,中冶集团承接的台塑越南河静钢铁项目工程,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海外承建的最大钢铁建设项目。中冶集团从西门子奥钢联、日本三菱重工德国斯坦因和伍德等国际一流工程公司中脱颖而出,承担了从前期咨询、总体设计到主要设备供货、主要工程施工,以及客户的技术总顾问工作,树立了海外钢铁工程的全流程、全功能、全周期服务的标杆。(www.daowen.com)

在新形势下,为尽快适应海外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冶集团着力构建国际化经营的立体营销体系,打造海外业务蓬勃发展的强有力运作平台,构建了平台公司、驻外机构、子企业各司其职的“三位一体”市场开发体系,形成平台公司负责营销与商务、各子企业依靠“技术实力+项目管理”优势负责项目运营、驻外机构扎根区域市场与子企业共同开发的营销体系。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以新发展格局”,应对市场挑战,实现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联动和相互促进的新局面,国际社会和国内各方面都给予很高的关注。纵观中冶集团的发展之路可以发现,从“一带一路”到“双循环”的战略谋划,中冶集团始终紧跟党中央战略部署,坚持聚焦主业,在海外工程总承包、资源开发、推动中国装备和国际产能合作等三大领域里做到齐头并进,并带动我国技术、标准走出国门,做到成规模、成体系地“走出去”,努力增强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控制力。中冶集团的“走出去”,实际上是建立在国内发展良好、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之下的,而这正与“双循环”的战略调整不谋而合。

▲ 2019年9月18日,国文清在日本会见住友商事株式会社社长兵头诚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