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一带一路到双循环的战略机遇与挑战

从一带一路到双循环的战略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7年来,国有企业通过“走出去”战略打了非常好的基础,而且这些沿线国家经济在快速发展,虽然受疫情影响经济发展减缓,但在后疫情时代这些国家的经济会快速崛起。从“一带一路”到“双循环”,其战略目标都是要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从一带一路到双循环的战略机遇与挑战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全球环境更大的不确定性,加速了传统国内国际循环模式的终结。2020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进一步阐释了“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内涵与要求。2020年10月,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为“十四五”开端之年明确了任务。会议还指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这并不是要搞封闭,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认识到,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的目的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世界大势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致力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领域开放合作,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直接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国际化的抬头。一些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搞贸易保护主义甩锅中国,给我国贸易国际化带来了很大影响。

当前,我国一方面要继续与美国加强沟通交流,同时,也要把欧洲、日本、韩国等与我国经贸往来密切国家的工作做好。但是变化是客观的,我国更需要新的“双循环”增长极,而这新的增长极可能就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7年来,国有企业通过“走出去”战略打了非常好的基础,而且这些沿线国家经济在快速发展,虽然受疫情影响经济发展减缓,但在后疫情时代这些国家的经济会快速崛起。对于走出去的国有企业来讲,要看好这些重要机会,一定要重视“一带一路”增长极。(www.daowen.com)

从我国发展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谈了六方面重要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他强调,我们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在推进对外开放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凡是愿意同我们合作的国家、地区和企业,包括美国的州、地方和企业,我们都要积极开展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二是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从“一带一路”到“双循环”,其战略目标都是要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我国拥有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是参与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重要优势与关键支撑。我们越早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越是更快地推动中外经济循环的规模发展,在与各国的竞争中我们就越能处于更有利的战略位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百年未有之大疫情相互叠加,“一带一路”建设将面临新的任务和重要合作机遇,不仅要继续深化国际产能合作,而且更要在此基础上将其与国内价值链相互衔接,在沿线国家积极引入国内价值链上本土龙头企业的品牌和标准,塑造以中国技术、中外合作为主的国际生产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