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促进双循环和双互动,取得新成就

促进双循环和双互动,取得新成就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统筹来看,一方面,中冶集团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集团产业链范围内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中冶集团始终坚持实战化导向,积极推进一些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位核心专利技术产品化、产业化应用,坚持研发出一批、产品化一批、产业化一批,在市场中接受检验、创造效益,不断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加速形成市场科技和效益科技,在以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发展上取得了诸多新成就。

在新时代新阶段新形势下,面对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中冶集团以“国家队”的自信、“国家队”的底气,以“引领和带动中国乃至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为使命担当,以科技创新引领为战略基点、以提升产业链控制力为关键,进一步加快补短板、锻长板,重塑新型高端供给体系,实现产业链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迭代升级,牢牢占据世界第一冶金建设国家队的地位,真正成为支撑中国钢铁强国的“国之重器”。

从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来看,近年来,中冶集团不断推进自身从自循环、集团内循环向广泛融合利益相关方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大循环转化,逐渐打造出一个韧性更强、差异化更凸显的冶金建设产业生态圈,使中冶冶金建设国家队在钢铁产业链、价值链中的位势进一步得到提升。

目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入推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发达国家的产能改造升级给中冶集团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中冶集团冶金建设业务已稳占全球市场的60%,但依然有40%的巨大增长空间。作为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中冶集团已经具备进一步竞争剩余40%市场份额的先天优势。而中冶下大气力打造世界第一冶金建设国家队的实践,将对中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起到决定性作用,加速推动中冶集团上升为垄断世界冶金建设业务的巨头。

为争取早日实现这一目标,中冶集团拓宽国际视野,打破原有的惯性思维和运营模式,加强国际合作。中冶集团聚焦“一带一路”,以新理念、新设计、新策略加速推进核心技术的产品化、产业化,把核心技术搭载到装备和产品上发往“一带一路”,强势拓展国际冶金建设市场,持续提升中冶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控制力。通过走深走实走稳国际化步伐,保护好产业链供应链,在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产业链重塑中实现企业自身更好发展。(www.daowen.com)

从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统筹来看,一方面,中冶集团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集团产业链范围内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中冶集团努力破除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的诸多体制机制障碍,打破科技研发的“企业墙”,加强内部协同合作,形成在创新链上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发展格局。在技术创新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下大气力进行关键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弥补了在核心工艺技术、装备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短板,拥有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造了以工艺设计为龙头、核心技术和产品制造为依托、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为支撑的全产业链钢铁工程系统集成能力。

另一方面,中冶集团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大力推动核心技术产品化、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通,不能很好助推产业链水平提升,一直是诸多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冶集团始终坚持实战化导向,积极推进一些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位核心专利技术产品化、产业化应用,坚持研发出一批、产品化一批、产业化一批,在市场中接受检验、创造效益,不断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加速形成市场科技和效益科技,在以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发展上取得了诸多新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