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区域发展不平衡理论探析

区域发展不平衡理论探析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了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为核心的一系列理论,并渐渐占据了区域发展理论的主导地位。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梯度推进论”是具有深远影响和广泛运用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梯度推进理论被引入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和区域经济的研究之中。近年来,针对梯度推进理论的缺陷,已经有了不少的批评和反思。

区域发展不平衡理论探析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均衡增长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假定具有一定的规模报酬差距的基础上,区域经济的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劳动、资本这三个因素的增长造成。劳动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的前提下,就会由低工资流向高工资地区,可是资本却是反向的流动。资本和劳动的相互作用和自由流动最终逐渐缩小了区域的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的增长。可是,建立在市场调节机制高度理想化以及要素完全流动性的假设前提下的模型,往往不能客观地、很好地解释区域经济问题,尤其是长期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区域差别。同时,现代经济的发展绝对不能忽视各种空间因素的影响和相互空间关系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了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为核心的一系列理论,并渐渐占据了区域发展理论的主导地位。

1957年,缪尔达尔(Myrdal K.G)提出了循环积累因果理论,主要提出了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所谓的回流效应是指某些地区经济发展,可能会引起另外一些地区的经济衰落;所谓扩散效应是指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以后,就会逐渐形成一个经济中心,由此来进一步促进该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工业化时期,现代主导产业部门可能在一些少数的社会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区位或增长极率先成长发展,而区域增长极的形成是通过回流效应得以完成和实现的。赫希曼(Hirschman A.O.)进一步指出,发展的确是按照主导部门引领其他部门增长的方式来进行的。(www.daowen.com)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梯度推进论”是具有深远影响和广泛运用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在区域发展中的梯度推进进程中所产生的扩散效应、回流效应共同作用的成果,一方面它们既能向高梯度地区产生经济的集中的作用,同时还对周围地区起到吸引和支配作用,从而带动周围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地区间的两极分化。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梯度推进理论被引入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和区域经济的研究之中。在“七五”计划报告中,我国首次提出将经济发展的区域按东、中、西三大地带进行划分,重点是着力突出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梯度推进理论与实施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遵循平衡布局的模式,将经济的不平衡发展规律作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十分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充分的利用,有力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率先发展,对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梯度推进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进一步拉大了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过分倾斜于加工工业,使得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后劲乏力,从而加剧了比例失调等。近年来,针对梯度推进理论的缺陷,已经有了不少的批评和反思。例如,厉以宁等人认为,通过梯度推进很难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由于我们不可能强行规定地区之间的带动强度,企业决策者也必须根据实际条件和自身的利益的要求作出决定。如果只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只要该地区的财力和人力都具备,那么就可以实现超越式发展。胡兆量的观点是,事实上均衡的区域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区域都有一些内部差异,区域开发也不可能像卷地毯那样按平面推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