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影响因素研究,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大部分学者基于当时实物商品国际贸易形式,将影响不平等交换的因素归结为主要影响使用价值的物本因素,也即技术、资本有机构成或工资,而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大部分学者则侧重于对以往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的评价与讨论,而对分析当今贸易中影响不平等交换的因素“漠不关心”。然而在当今贸易商品中,除了蕴含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使用价值以外,还存在以满足人们心理需求为主的虚拟价值,如消费者对“品牌”的追求,就是一种对心理需求的满足而非对使用价值的追求。所以在分析影响当今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因素问题时引入“虚拟价值”概念,即认为正是使用价值与虚拟价值共同作用于国际贸易中的商品价值,从而导致中心国家商品与非中心国家商品间的国际不平等交换持续存在且呈恶化趋势。其中,虚拟价值主要包括商品品牌和国家品牌。所以本章的主要内容将分析技术、资本有机构成和工资等三类主要影响使用价值的物本因素,以及商品品牌和国家品牌两类主要影响虚拟价值的虚拟价值因素是否都是影响当今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因素。
关于国际不平等交换现象产生的因素研究早自20世纪30年代就已出现,然而研究该问题的学者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意见,针对有哪些因素影响国际不平等交换问题争论不休。其中,格鲁斯曼与哈里·马格多夫认为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是造成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唯一因素[94];伊曼纽尔则认为工资差距是形成国际不平等的根源[14,15];随后萨米尔·阿明通过借用马克思的生产价格形成模型认为工资差距与资本有机构不同都是影响国际不平等交换产生的根源,同时他认为除了这两个因素以外,“五种垄断”的国家制度因素也会对其造成影响[18,19]。
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有中国学者加入关于国际不平等交换影响因素的大讨论中去。以张雷声、袁文祺与剻兆德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垄断才是造成国际不平等交换的根源[31-33,37,95,96]。一部分学者如李达昌、程铁军与张幼文则认为生产率的不同是影响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因素[32,34,97]。也有部分学者将前人的研究加以总结与归纳,认为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生产率差异与垄断都是影响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因素[50,98-100]。更有甚者如王元璋与阮红新等学者重点考察政治因素对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影响[39-41]。(www.daowen.com)
然而无论是国外学者或是国内学者都主要集中在对伊曼纽尔与萨米尔·阿明等两位学者关于国际不平等交换影响因素研究结论的评价与争论中,忽视了当今不平等交换的发展现实。同时这些学者多进行定性研究而非定量研究,导致研究的实证数据更新缓慢,从而得出的结论往往脱离现实依据。所以本章将首先对物本因素与虚拟价值因素(五类因素)对国际不平等交换的作用进行解析,其次对各因素在中心国家与非中心国家间的差距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期直观地反映出国际不平等交换影响因素间的差距仍持续存在;接着以当今国际贸易数据为实证研究依据,运用主成分探索性模型测算出影响中心国家与非中心国家间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因素,并以中美间贸易对比作为典型案例再一次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对测算后的因素进行逐一解析并得出最终结论。
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商品的价值不仅表现为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的使用价值,还蕴含着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5],本书将影响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因素设定为既包括物本因素又包括虚拟价值因素。其中,在分析时一方面借鉴了依附学派、世界经济体系学派关于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的解析,另一方面参考了以马艳、冯金华等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关于价值创造与国际贸易的分析。在这些以往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与当代国际贸易实际案例相结合,最终形成了物本因素与虚拟价值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国际不平等交换实证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