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义虚拟经济理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共同构成了广义虚拟经济。其中虚拟经济主要指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所有服务业,虚拟经济商品主要指服务业商品;而实体经济主要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实物商品指农业与制造业商品[5]。虚拟经济的国际不平等交换,既包括了虚拟经济商品对实物商品的不平等交换,也包括虚拟经济商品间的不平等交换。在中心国家与非中心国家贸易往来的前提下,运用中心国家与非中心国家间1999—2008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对比,即可验证当今贸易中虚拟经济的国际不平等交换大量存在。
按照联合国数据库以及中国统计局关于服务业贸易的界定,虚拟经济商品(服务业商品)贸易类别包含了运输服务、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与宣传、电影与音像以及其他商业服务等12类贸易[77]。具体而言,中心国家与非中心国家间虚拟经济商品对实物商品的不平等交换形式又可分为两类,即中心国家实物商品对非中心国家虚拟经济商品的不平等交换,以及中心国家虚拟经济商品对非中心国家实物商品的不平等交换,同时这两类不平等交换都被证实存在于当今国际贸易中(见表4-1)。
在中心国家实物商品对非中心国家虚拟经济商品的交换中,1999—2008年中心国家平均单位劳动小时生产的实物商品可交换非中心国家平均约3.6至4个劳动小时生产的虚拟经济商品;在中心国家虚拟经济商品对非中心国家实物商品的交换中,同样存在着不平等交换局面,即1999—2008年中心国家平均单位劳动时间生产的虚拟经济商品可交换非中心国家平均约2.4至3.6个小时生产的实物商品。另外,1999—2008年的数据还显示中心国家单位劳动小时生产的虚拟经济商品可以交换非中心国家3.1至3.9个小时生产的虚拟经济商品(见表4-1)。
表4-1 中心国家与非中心国家间广义虚拟经济人均单位劳动价值率差距(单位:现值美元/小时)
续表
(www.daowen.com)
附注:计算原则参见公式3.1。实体经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产量和虚拟经济(服务业)的产量数据均可直接从世界银行数据库中获得。年度劳工人数与每周劳动时间数据来源于世界劳工组织数据库。其中,按照世界劳工组织数据库的统计,大部分国家的劳工劳动时间都按周计算,但少部分国家按月计算。为了数据对比的统一,首先将按月计算的劳动时间除以4以缩小为按周计算,然后在整体将所有国家的劳工劳动时间按照年度数据估算出来(周数据乘以52周)。最终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化,中国还出现了用大量的实物产品换得大量美元外汇,又用美元外汇去购买美国的国债的现象,这其中中国实物商品所蕴含的劳动时间远远大于美国国债中的劳动时间,从而形成了两国间实物商品对虚拟经济商品的不平等交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虚拟经济在国家经济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如中美间2013年数据显示,美国虚拟经济占GDP总值的比重约为78%,同年中国虚拟经济占GDP总值的比重约为46%,所以中心国家与非中心国家虚拟经济商品间的不平等交换形式同样也不容忽视。
以中美宏观经济数据对比为例,可再一次验证虚拟经济中的国际不平等交换真实存在。在中美间实物商品与虚拟经济商品人均单位劳动价值创造率对比结果中,虽然部分年份数据存在缺失,但是从2004年的数据仍可知当年美国虚拟经济商品的人均劳动价值创造率约为中国实物商品人均劳动价值创造率的5倍,美国实物商品的人均劳动价值创造率约为中国虚拟经济商品人均劳动价值创造率的9倍,美国虚拟经济商品对中国虚拟经济商品的人均劳动价值创造率的比值约为7.7∶1(如表4-2)。所以,当中美间进行国际贸易时,所有这三类虚拟经济商品的贸易形式都会带来国际不平等交换。
表4-2 中美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人均单位劳动价值率差距(单位:现值美元/小时)
附注:计算原则参见公式3.1。美国与中国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数据都可直接从世界银行数据库中获得;两国劳动人数与劳动时间数据来源于世界劳工组织数据库,处理原则参见表4-1。最终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