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指标是1992年由Cassel(古斯塔夫·卡塞尔)教授提出的。这一指标是在不同国家间用同样的商品的价格进行对比,而且他认为一国货币对外汇率的升降则反映该国货币在国内市场上购买力的变化。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应由两国货币各自具有的购买力比率来决定,一国汇率变动的原因在于购买力的变动,而购买力变动的原因则在于物价变动,因此汇率变动归结为是由两国物价水平比率的变动所决定的[65]。所以在忽略交易成本与摩擦成本因素后,在不存在各国政府干预如外汇管制等限制以及商品完全无差异的前提下,购买力平价应与汇率相同[65-69],即购买力转换因子为1。当购买力平价长期偏离汇率时,表明由于某种原因该国存在高估或低估汇率的情况,从而使这种信心托盘或信心流失导致某一国获得其不应得的财富流入或流出,即产生基于汇率高估或低估下的国际不平等交换。
具体而言,在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中,以美国的购买力转换因子为1,即假设美国的汇率真实反映其货币购买力。以美国为参照物评估其他各国汇率对购买力的偏离程度以考察是否存在国际不平等交换。虽然关于以购买力转换因子也即汇率除以购买力平价这一指标评价国家经济发展是否合理的问题仍存在各种争议,但从其对进出口贸易收益的影响视角出发可知,这一指标的评估存在合理性和可比性。
在基于各国已发生的国际贸易交换中,如某国汇率长期大幅度的小于购买力平价,也即是该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被低估,这将不利于该国出口的产品获得高价,同时也会在进口别国产品时需要支付更多的货币,最终导致进出口双重利益损失,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非中心国家;反之,如某国汇率长期大幅度的高于购买力平价会导致该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被高估,以获得出口商品不应有的高价并实现进口货物不应有的低价,从而获得进出口双重利益获得,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中心国家。所以这种不应有的、从以往的统计标准中无法显示的隐形贸易利益获得或流失就是一种国际不平等交换,它将本应属于B国劳动收入的财富通过国际贸易无形地转移给了A国家,从而使A国“不劳而获”,进而必然加大A国与B国间的单位劳动价值创造率差距,形成基于购买力转换因子指标的国际不平等交换。
基于购买力转换因子指标衡量当今贸易中广义虚拟经济的不平等交换,由于各国间货币的兑换比率应由其货币各自具有的购买力比率来决定,所以在进行购买力转换因子指标的分析之前,首先假设如下。
假设前提:当各国汇率等于其实际购买力平价时,为国际平等交换,而当某国汇率长期大于或小于购买力平价时,就会出现国家间的进出口财富隐形转移,形成国际不平等交换。(www.daowen.com)
以中心国家的隐形财富转移为例,具体计算方式参见公式3.4至公式3.6。
其中:X指中心国家A国针对美国的汇率/PPP指数
Y指与中心国家A国贸易的非中心国家B国与美国的汇率/PPP指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