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数据选取是基于中心国家与非中心国家1992—2013年的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数据,所有的数据均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劳工组织数据库、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联合国UNCTADSTAT数据库以及OECD数据库等国际性组织官方数据库。选取中心国家的依据如前所述,既包括了经济因素,也包括了政治与军事因素。而非中心国家则是按照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与世界银行数据库的所有有据可查的其余160余个国家[3]。
本章统计数据的时段选取多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如在分析购买力转换因子指标下的国际不平等交换时,样本选取是基于1992—2013年的各国贸易数据。这是由于在国际组织的各类数据库中可查询的大部分国家贸易数据仅提供自1992年。而在分析单位劳动价值创造率指标下的国际不平等交换时,样本数据仅分析了1999—2008年的情况,这也是基于国际劳工组织官方数据库的最新数据只更新到2008年。然而无论本章考察指标的样本数据时段选择问题,这些分析都具有参考性和可行性,因为首先所有指标数据的选择都是基于大样本数据原则,即对世界上180余个国家进行了长时期的分层分析;其次除单位劳动价值创造率指标外,其他的指标跨度都超过10年并且更新至2013年,所以这些时期选择结果既符合统计样本的要求又具有现实意义。而单位劳动价值创造率指标虽然仅考察了1999—2008年的各国数据,但由于各国劳工工资与工作时间的年度变化相比于其他贸易指标的年度变化更少、变化更趋于平缓,所以分析这一指标数据也具有现实参考意义并能反映中心国家与非中心国家间长期单位劳动价值创造率的差异。(www.daowen.com)
选择单位劳动价值创造率、购买力转换因子、全球附加值贸易等三项指标作为验证当今贸易中广义虚拟经济的国际不平等交换是否存在的分析指标,是符合并延伸了伊曼纽尔、萨米尔·阿明以及沃勒斯坦等学者探究不平等交换内容的方法,考察了单位劳动价值创造率以及隐形财富的国家间转移问题。同时这三项指标也能全面地衡量当今贸易中广义虚拟经济的不平等交换。其中,广义虚拟经济的不平等交换是指实体经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中的不平等交换与虚拟经济(服务业)中的不平等交换的总和,是对当今国家整体宏观经济不平等交换的考量。下文将对这三个指标进行逐一解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