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研究国际不平等交换问题的学者,如伊曼纽尔、贝特兰等都多将其研究对象集中在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而对于这一划分,世界体系学派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世界体系学派的创始人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一书中就在借鉴了刘易斯的中心—外围体系理论的基础之上,指出依据不平等交换程度与贸易利益失衡状况,应将世界各国分为中心国家、半边缘国家与边缘国家三类来加以分析[23-25,56,57]。随后,存在诸多学者加入研究世界体系理论中来,如基克(Edward Kick)[58]、斯密斯和怀特(David Smith and White Douglas)[59]、罗珊·万(Rossem Van)[60]、阿里吉(Giovanni Arrighi)[61]、巴尔内斯(Salvatore Babones)[62]和科尼利厄斯·泰尔劳(Cornelius Terlouw)[63]等学者,他们基本都认为中心国家在世界市场上总是拥有优越于外围国家的地位,从而可利用中心国家对世界市场的控制来进行不平等交换,进而对外围国家进行经济剥削[23-26]。
在本书的实证研究中也将主要采用世界体系学派的这一国家分类方法以分析当今国际不平等交换问题,然而由于运用现有统计数据区分半边缘国家与边缘国家的界限仍相对困难,同时分析中心国家与其他国家间的国际不平等交换程度具有帮助这些国家改善劣势局面的现实意义,所以最终将研究对象主要设定为两类国家,即中心国家与非中心国家,其中非中心国家包括了半边缘国家与边缘国家。中心国家共包括19个国家,即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卢森堡、荷兰、挪威、瑞典、瑞士、英国和美国。之所以选取这19个国家作为中心国家,主要是按照1992—2013年这些国家的汇率持续高于购买力平价这一指标可知,这些国家存在着长期高估本国货币购买力的情况。这种高估既包括了经济因素,即其他国家对于该国经济发展信心的体现,也与其政治因素的作用有关,即该国政府具有引导或控制国际汇率走势的能力。非中心国家则是按照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与世界银行数据库统计的所有有据可循的其他160余个国家[2]。
本书的国际不平等交换研究时段设置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选择20世纪90年代作为当今国际不平等交换实证研究的时间起点是基于以往研究该问题的学者多以20世纪60至80年代之前的国际贸易数据作为现实依据进行研究而未考察之后时期的情况,所以本书选取20世纪90年代至今作为实证研究的时限具有对以往研究的衔接性。
最终,本书将运用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中1992—2013年的19个中心国家和160余个非中心国家的面板数据作为实证研究国际不平等交换问题的样本。
本书的实证研究都基于以下三个前提条件。(www.daowen.com)
第一,长期而言国际贸易中商品价格等于价值,价值由劳动价值与虚拟价值组成。
第二,本书的实证模型与案例分析的时间总跨度为1992—2013年,研究样本的数据来源于联合国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公布的全球180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贸易数据。
第三,本书只考察中心国家与非中心国家(非中心国家包括半边缘国家与边缘国家)之间的国际不平等交换状况,不考虑两类国家内部各国的差异化贸易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