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是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建立的酝酿期。在这个阶段一些学者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者重视研究国家不发达问题与资本主义剥削问题。这就为下一个阶段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的建立提供了现实与理论依据。
其中,继马克思之后,鲍威尔(Otto Bauer)是最早形成“不平等交换”这一概念的学者。他在1907年的《国家的强盛与社会民主党》一书中就认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提供了理解有相互贸易、但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两个地区间相互对抗的经济基础的关键[9]。同时他认为如果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对外贸易将在不平等的条件下进行,并且发达国家的资本家不仅剥削本国工人阶级,还不断占有不发达国家生产的部分剩余价值[6]。鲍威尔的这一研究显然承认了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存在。
20世纪30至4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围绕国际价值理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将对外贸易看作是与资本输出同样重要的国际剥削。其中,格罗斯曼(Henryk Grossmann)关于国际利润率平均化和斯威齐(Paul Sweezy)关于垄断资本和跨国公司在国际不平等交换中的作用的研究都为后来国际不平等交换体系研究与理论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伊曼纽尔之前,格罗斯曼的研究已形成“不平等交换”理论的雏形。他在1929年所撰写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积累和崩溃规律》一文中写道,“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利润率的国际平均化倾向,等价交换不能进行。平均资本有机构成高的国家商品常常以比其本身价值更高的生产价格出售。相反地,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国家商品往往以低于其价值的生产价格出售,这样一来,在世界市场的流通部门内部,不发达国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便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转移”[10]。而后,斯威齐反驳了格罗斯曼的观点,即他在20世纪40年代明确地提出平均利润率在国际上根本不能形成,价值也不可能发生转移[6,11]。斯威齐在194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发展理论》中指出国际利润率平均化只有在资本跨国流动的条件下才会出现,由于利润率平均化是不平等交换的基础,那么在没有资本跨国流动的国际贸易中就不存在价值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的可能性[9]。然而,在发达国家垄断资本和跨国企业的资本流动中,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就会形成利润率的平均化趋势,从而带来价值从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移。(www.daowen.com)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发达地区的落后变得越来越明显。如霍华德通过计算指出当时发达国家平均的单位资本收入比不发达地区高4倍,而在18世纪中期这两者大致相等,而再早200年许多非欧洲国家甚至比欧洲国家还要更富有[9]。所以,作为一种政治力量,马克思主义学者主要在不发达地区获得发展并以研究这种落后的根源作为了他们的主流研究方向之一。
保罗·巴兰(Paul Bara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系统阐述不发达理论的学者之一。他在1952年发布《论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学》一文以及他与保罗·斯威齐合写的《垄断资本》一书中都全面地分析了落后命题与不发达理论。他和许多追随他的学者对战后不发达状况持续存在的原因进行总结。他指出,第一,第三世界落后的原因是外生的而不是内生的,即它们的贫穷在于与西方的联系;第二,这些联系产生的结果是不发达而不是发达,因为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既有阻碍其发展的强烈动机,又具备制造这种依附关系的能力[9]。这为证明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