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的国际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是之后学者研究国际不平等交换问题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马克思理解下的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实质是一些国家可以以少量的劳动换取另一些国家多量的劳动,这样做不但占有了本国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且还占有了外国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即认为国际不平等交换的本质仍在于资本雇佣劳动。

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马克思的国际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是之后学者研究国际不平等交换问题的理论基础。国际价值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世界市场发展的研究内容之一,他在《资本论》这一著作中明确提出了“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两概念,他认为“在以各国作为组成部分的世界市场上,由于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强度也就不同;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形成了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7],并指出当一国商品的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时,在商品交换上仍然按照国际价值量进行交换,该商品可以获得一部分超额利润。相反,商品国别价值高于国际价值的国家,却无法在国际交换中实现那部分超过国际价值量之外的价值。也就是说,马克思理解下的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实质是一些国家可以以少量的劳动换取另一些国家多量的劳动,这样做不但占有了本国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且还占有了外国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即认为国际不平等交换的本质仍在于资本雇佣劳动。这便形成了之后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的依据原点。

针对这种在不平等交换下形成的国际剥削现象,马克思曾提出“通过欺骗行为,由于一个人得到了另一个人失掉的东西也可能获得利润。在一个国家内,亏损和盈利是平衡的。在不同国家的相互关系中,情况就不是这样……一个国家的三个工作日也可能同另一个国家的一个工作日交换……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富有的国家剥削比较贫穷的国家”[6,7]。(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