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险与收益均衡原则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风险。财务活动中的风险,是指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的可能性。企业要想获得收益,就不能回避风险。收益与风险同时存在,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动关系,即收益大,风险也大;收益小,风险也小。收益与风险均衡原则要求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能只顾追求收益,而不考虑风险的存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不仅要有收益观念,更应增强风险意识,以便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增强风险意识,对风险和收益进行全面的预测,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从而选择最佳方案,使收益与风险均衡,做到既可以降低风险,又能得到较高收益。同时,还要尽可能分散风险,趋利避害,化风险为机遇,以便获得最大的收益。
(二)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费与所得进行比较,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得失进行衡量,使成本与效益两个方面得到最佳结合,以便获得更多的盈利,提高经济效益。讲求经济效益,必然要求企业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创造出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劳动消耗的货币表现就是资金占用和成本费用,劳动成果的货币表现则是营业收入和利润。实行成本效益原则,就是要求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正确处理成本费用与收入利润的关系。
(三)资源合理配置原则(www.daowen.com)
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的占用形态具有并存性和衔接性,如企业资金必须同时分别占用在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和结算资金等各种形态上,每种资金形态都不断地一次由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只有把企业的资金按合理的比例配置在生产经营的各个阶段上,才能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否则就会危及企业的购、产、销活动的协调。因此,合理配置资金,即通过资金活动的组织和调节来保证各项物质资源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是企业持续高效经营不可缺少的条件。
(四)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利益关系协调直接体现为企业如何正确处理同其内外部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与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关系。企业同内外部的关系之间的利益或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在表层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能力的弱化或恶化,在深层会对企业效益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把协调企业内外部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关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利益关系协调原则的核心是要求企业在收益分配中,包括利息的支付、股利的发生、税金的缴纳、工薪的计算,既要保证国家的利益,也要保证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既要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也要保证债权人的利益;既要保证所有者的利益,也要保证经营者的利益,以使企业的财务状况不断改善,财务能力不断增强,为提高效益创造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