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信息系统(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EIS),人们通常也称其为经理信息系统,是服务于组织的高层经理的一类特殊的信息系统。EIS能够使经理们得到更快更广泛的信息。EIS首先是一个“组织状况报导系统”,它能够迅速、方便、直观(用图形)地提供综合信息,并可以预警与控制“成功关键因素”遇到的问题。EIS还是一个“人际沟通系统”,经理们可以通过网络下达命令,提出行动要求,与其他管理者讨论、协商、确定工作分配,进行工作控制和验收等。
1983年,Scott Morton将EIS改称为ESS,它被用来向经理们提供信息,以改进他们的管理计划、监控和分析工作。与典型的DSS相比,这种EIS需要从企业内部事务处理系统(TPS)和外部的信息源获取大量的数据,建立比较大的数据库。他认为这是所有EIS都应具有的最重要的共同的特征。此外,他特别强调DSS中的模型是如此典型以致它不能满足经理们对它的柔性要求。而ESS更多的是面向数据的存取,而不是面向模型。
1984年,Eliot Levinson进一步拓宽了EIS和ESS的定义。他定义ESS是基于计算机的被设计用来辅助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的系统。他第一次将ESS的功能扩展到数据存取和分析之外,包括了支持高层管理人员所有可能的管理活动。
该系统是综合了各种信息报告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特色而构成的一种专为组织中高层领导使用的信息系统,从它所处理和提供信息的特点来看,它主要是为满足高层领导对战略信息的需求而构筑的。它提供经过过滤处理的关键性信息,如组织运动状态的监控信息、竞争对手活动的信息、与公司的关键成功因素相关的信息、公司政治经济法律环境的信息等,使相关组织的高层领导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随着EIS在组织中不断地成功应用,人们普遍认同了EIS的重要地位,但是EIS到底应该向何处发展?这是一个众多企业家和信息系统领域的学者所关心的问题。
事实上,在当今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下,高速发展的技术和不断更新的管理观念给EIS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为了解决那些富有挑战性的组织问题,作为支持高层经理工作的最为有效的信息系统,EIS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而这些要求的满足都依赖于EIS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1)综合数据的实时获取
目前成功实现的EIS在获取内部数据和监测内部状态方面已颇有成效,但对外部数据的获取仍然十分有限,这与EIS倡导者的初衷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和外部数据的高度非结构化,在目前阶段的技术水平支持下,对外部的状态监测和数据访问比对内部的状态监测和数据访问更加难以实现。
事实上,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经理可能不把EIS作为正式的外部信息源,也对此不做出较高的期待。高层经理宁愿自己去做大部分的外部信息监测,并且认为其中有一些只有他们才能看得出的微妙之处。此外,在自动地从外界大量的繁杂数据中智能化识别和析取经理需要的信息方面,EIS系统的能力还很弱。EIS既然是对范围广、结构化差、多变的经理活动提供支持,则系统数据的外部化和智能化是必不可少的。在市场全球化趋势下,组织管理的重心也逐渐外移,经理处理外部信息的比重将不断上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数据获取与处理技术,如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数据挖掘(Data Mining)和数据集市(Data Market)的出现,尤其是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的出现,EIS中的数据的外部化和智能化方面将有所加强。
2)柔性的系统结构
变化是当今的信息系统所面临的最基本的挑战之一。组织的业务变更、业务流程重组、竞争者的变动、组织联盟、新技术的采用、新系统的移植等一系列变化因素正改变着组织的信息技术环境。缺乏柔性的信息系统已成为组织成功的严重障碍。逐步提高组织信息系统的柔性及适应能力已经成为了为变化率日益增长的组织提升应变能力的必由之路。柔性是组织在剧变的环境中发展及立于不败之地的不可缺少的能力。柔性的企业需要柔性化的信息系统。EIS集中于满足高层经理战略决策信息的需求。它侧重于对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的提炼以及对高层经理决策与控制的辅助,其特点在于根据高层经理的需要和习惯裁剪信息产品形成自己的视图,从而使之能够有效地洞察问题、发现机遇、规避风险,这就使得其面对的问题往往是动态变化的,其处理的信息对象又往往是高度非结构化的。由此可见,EIS的本质决定了对该系统的柔性化和灵活化的要求。(www.daowen.com)
3)个性化的定制系统
新时期动态的组织环境和信息技术使得组织向扁平化和集成化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组织结构。这意味着在组织的各项工作中涉及了更多的信息与更大程度的沟通,需要不同于传统的信息系统的支持。这都表明对组织协作和权力分布提供支持的信息系统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EIS被定义为仅仅供少数高层管理者使用的系统,其目前的应用仅仅局限于组织中的关键人物,由此导致的应用上的非经济性是显而易见的。由此看来,使这种面向少数组织成员的信息系统扩展到其他的知识工作者是十分必要的。许多情况下,只要能使组织成员的工作表现有显著的进步,EIS完全可以扩展到组织的较低层次。EIS开发技术的成熟化将降低成本,从而可以扩大用户层面。在未来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中,EIS的协作化和分布化将是必然的趋势。
更为重要的是,EIS是服务于组织的高层管理者,而不同的管理者,其管理风格、行为准则、对待风险的态度、对问题求解的价值观等方面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何面对这种个性化的差异,构建满足其需求的EIS,则更是EIS建设的最大挑战。
这种趋势呼唤着一种全新的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式:这种模式以一体化的四层架构形成支撑信息系统应用的完整环境。
第一层: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又称为Hardware-as-a-Service。在传统的信息系统应用模式下,特定的组织建设信息系统需要自行购买支持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全部硬件设备,而在IaaS模式下,IaaS供应商会提供场外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硬件,最终用户可以通过租用方式使用。节省了维护成本和办公场地,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利用这些硬件来满足其应用需求。一些大的IaaS公司包括Amazon,Microsoft,VMWare,Rackspace和Red Hat。
第二层: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又称为中间件平台。供应商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业务基础平台)作为一种服务,包括:虚拟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网页应用管理、应用设计,应用虚拟主机以及应用开发协作工具等,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这节省了用户在硬件上的费用,也让分散的场所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容易。一些大的PaaS提供者有Google App Engine,Microsoft Azure,Force.com,Heroku,Engine Yard。最近兴起的公司有AppFog,Mendix和Standing Cloud等。
第三层: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应用模式。其供应商为特定的组织定制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硬件运作平台及应用软件,并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企业无须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招聘IT人员,即可通过互联网使用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信息系统。
第四层:DaaS(Data as a service——数据即服务),是继IaaS,PaaS,SaaS之后又一个新的服务概念。数据即服务是指与数据相关的任何服务都能够发生在一个集中化的位置,如数据聚合、数据质量管理、数据清洗等,然后再将数据提供给不同的系统和用户,而无须再考虑这些数据来自于哪些数据源。
通过以上4个层次的相互协同,可以根据不同管理者的需求动态部署资源及功能,从而搭建起满足组织高层管理需要的柔性化、个性化的信息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