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传统方式下的信息呈现

传统方式下的信息呈现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信息的语言呈现对于如何将获得的信息有效地呈现给信息接收者,一直是人们探究的问题。在我国古代,正确使用语言是拥有知识、拥有智慧的表现。“戠”字从音从戈,本意指古代军队的方阵操练。从这一意义上讲,能够正确运用得体的语言表达对事物的辨别,并能够针对面临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将对事物运动、发展的判断信息有效地表达呈现给适合的接收者,就称之为拥有了“知识”。

传统方式下的信息呈现

1)信息的语言呈现

对于如何将获得的信息有效地呈现给信息接收者,一直是人们探究的问题。自从人类发明了人际交流的基本手段——语言,语言就成为人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莫里哀曾经说过:“语言是赐于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然而怎样合理使用语言,准确、有效地传递信息,却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运用自如。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同情理解的话,能给人很大安慰,增添勇气,即使处于寒冷的冬季也感到温暖。反之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会刺伤人们脆弱的心灵,即使在夏季六月,也让人感到阵阵的严寒。

在我国古代,正确使用语言是拥有知识、拥有智慧的表现。汉语词源中“知识”一词中的“知”字从矢从口,矢亦声,“矢”指“射箭”,“口”指“说话”。“矢”与“口”联合起来表示“说话像射箭,说对话像箭中靶心”——一语中的,能言善辩。而“知识”的“识”,繁体写作“識”字从言从戠,戠亦声。“戠”字从音从戈,本意指古代军队的方阵操练。“音”指教官口令声(包括号令军阵操演的鼓声、军人喊杀声等),“戈”指参加操演军人的武器。随着教官指令,军队阵列整体前进或后退、左移或右移、横排队列依次前进、一起向左挥戈、一起向右挥戈等整齐划一的团体动作,在检阅台上观看军阵操练,就好像我们在体育场看台上观看团体操表演,会看到参演人员整齐划一的动作所形成的各种图形。“戠”字本义就是“规则的图形及其变换”。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识(識)”字的本义、引申义。其本义是:用语言描述图案的形状和细节。引申义:区别、辨别。从这一意义上讲,能够正确运用得体的语言表达对事物的辨别,并能够针对面临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将对事物运动、发展的判断信息有效地表达呈现给适合的接收者,就称之为拥有了“知识”。

不同的语言运用,能够产生截然不同的信息交流效果。《语言的魅力》这篇短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案例】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样伸手向过路的行人乞讨,而是在他身旁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不用说,他是被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那些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姗姗而去了。这天中午,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也经过这里。他看看木牌上的字,问盲人老者:“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给你钱吗?”

“唉!”,那位盲人老者叹息着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说着,脸上的神情非常悲伤。让·彼浩勒听后,拿起笔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匆匆地离去了。

晚上,让·彼浩勒又经过这里,问那个盲老人下午的收入情况,那位盲人笑着对诗人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让·彼浩勒听了,也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和感染力的语言,之所以能够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他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春天是多么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教堂尖顶的莺歌燕舞,那塞纳河畔嬉戏的孩子,怎能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的令人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和关怀之心呢?

这篇短文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巨大力量——它可以在人与人之间织出爱的纽带,沟通彼此的心灵。

对于如何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达到沟通的目的,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总结了4项原则。

(1)沟通是知觉

有个古老的难题:“如果在森林中有一棵树倒下了,而周围并没有人听到,那么是不是有声音呢?”现在我们知道,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没有声音。存在着声波,但如果没有人感觉到它,就没有声音。声音是由感觉产生的。声音是沟通。

这一答案可能显得平淡无奇。古代的那些神秘论者毕竟早已知道这点,因为他们也始终回答说,如果没有人听到,就没有声音。但这个似乎平淡无奇的讲法却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首先,它意味着语言沟通的重点是信息的接收者。所谓发信人所发出的信息并没有实现沟通,他发出的只是声波,但是如果没有人听到,就没有实现沟通。其次,关于知觉,我们还知道,人们只能知觉到他们能够知觉的事物。正如人不能听到一定频率以上的声音那样,人的知觉也不能知觉到超过其知觉范围以外的事物。当然,从物理上讲,他可以听到或看到,但不能接收,不能成为有效的沟通。

柏拉图在其修辞学著作中引述苏格拉底的话说,人们必须用对方自己的经验来同对方讲话。因此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对牛弹琴”之说。人们只能用接收者的语言或术语来同他进行沟通,才能够实现有效的沟通。而术语必须以经验为依据。因此,试图对人们解释术语是没有什么用的。如果这些术语不足以以接收者的经验为依据,他们就不能接收,因为这些术语超出了他们的知觉能力。

(2)沟通是期待

一般来讲,我们知觉到的是我们期待着去知觉的。我们在很大程度上看见我们所期待看见的、听见我们所期待去听见的。我们根本接收不到我们所不期望的。我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把它忽略了;或者,我们对之作了错误的理解,把它看成、听成我们所期待的事情了。因此,在我们能进行信息沟通以前,我们必须知道接收信息的人期望看到和听到的是什么。只有在了解了这些以后,我们才能知道是否可以利用他期望的方式来进行信息交流—以及他的期望是什么—或者是否需要有“不同的震动”,有一个适当的“唤醒”,以便打破信息接收者的原有期待,并迫使他接受和承认已发生了他所不期望的事情。

(3)沟通提出要求

沟通必然提出要求,必然要求信息接收者成为某种人、做某种事、相信某种事,它始终求助于动机。换句话说,如果信息交流符合接收者的愿望、价值观和目的,它就有效;如果它不符合他的愿望、价值观和动机,它就很可能根本不被接受,甚至被抵制。当然,最有力的信息交流能够起到“改造作用”,即改变人们的个性、价值观、信念和愿望。但这是极为罕见的,而且每一个人的心理上都极为强烈地抵制它。据圣经上说,即使是上帝,也要先把以色列扫罗王的眼睛打瞎,然后扫罗王才相信上帝,而上升到使徒保罗的同等地位,旨在改造人的沟通要求人们降伏。因此,一般来讲,除非信息能适应于接收者自己的价值观,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其价值观,否则不可能有沟通。

(4)沟通和信息是不同的

沟通是知觉,而信息则是逻辑。因此,信息是纯粹形式上的,离开了接收者的知觉,信息就没有任何意义。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它是非人称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越是能摆脱人的因素,即摆脱感情和价值观、期望和知觉等因素,则其越真实可靠、越具有信息的作用。但是为了接收信息,更不用说使用信息了,信息接收者必须知道并了解其解读方式。这就要求有事先的协议,即要求有某种沟通;信息接收者至少要知道信息是关于什么事情的。比如,某一数字是表示山的高度呢,还是表示联邦储备银行的现金余额?在这两种情况中,信息接收者都必须知道是什么山或什么银行,才能从数据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更多和更好的信息并不能解决有效沟通的问题,并不能弥补沟通的间距。相反,信息越多,则对于有效而能起预期作用的沟通的需要越大。换句话说,信息越多,沟通的间距可能越大。而在缺乏有效的沟通的情况下,并不能真正地提供信息,而只能提供数据。

2)信息的文字呈现

(1)文字呈现信息的意义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人类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美国的路易斯·亨利·摩根(Lewis H.Morgan)在其《古代社会》一书中也曾说过:“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明。”

第一,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这样一来,“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相隔千山万水的人也可以通过文字写成的文本相互交际、传递信息。

第二,文字通过书面语能更好地记录人类的文化活动。在没有文字以前,人类的文化活动主要是通过传说和史诗来传诵的,那时每一个文化群体或部落都有一些专门唱史诗和讲传说的人。如果唱史诗的人都去世了,文化记录也就中断了。如果某一民族的语言不再使用了。这个民族的民族史也因此消失了。文字的出现为记录人类文化活动提供了更好的手段。如果说语言使人类摆脱了动物的本能生活方式,那么文字则使人类由原始蒙昧状态进入了文明状态。有了文字则“俯贻则於来叶,仰观象乎古人。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

第三,文字表达能促进思维的发展。一种文化如果没有文字,就如一个人不识字。识字的人和文盲在智力和能力上的区别是非常大的。我们把有文字的社会称为文明社会,把没有文字的社会称为原始社会。文明社会的人群和原始社会的人群在思维上的区别相当大。有了文字,人类不仅通过表音符号思维,而且可以通过表形、表意文字思维。文字使思维有了表象。文字的出现使人类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文本进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还可大容量地传承文化和人类文明。人生道路多么广远它都能指明,世间哲理多么精微客观存在都能囊括。它的作用同雨露滋润万物本比,它的手法幽微简直与鬼神相似。文字刻于金石美德传遍天下,文章播于管弦更能日新月异。

(2)文字呈现信息的研究

关于如何形成良好的写作文字,做到“理新文敏,裁章置句”,我国西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陆机(公元261—303年)撰写了著名的《文赋》,这是中国最早系统地探讨文学创作问题的论著。全文以赋的形式写成。

针对人们在行文写作中常常会遇到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困境,陆机围绕“物、文、意”三者的关系处理,全面地论述了文章创作的复杂过程。

陆机认为所谓“物”,就是文章所要表现的事物。它既可以是引发作者写作欲望的外在客观事物,也可以是耽思旁讯时联翩浮现于想象中之物;既可以是目之所见,也可以是心中所感;既可以是感性的具体的自然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理论的事物。凡是可以成为文章表现对象的所有事物,都可以囊括进“物”这一概念。

而所谓“文”即通过文字呈现出来的文本形态。所表现的对象和构思之意,都要通过具体的文辞形式落实下来,形成一定的文章。这里所说的文,与辞意观里的“辞”紧密相连,因为文章的写成需要通过言辞的表达,“辞”在一般意义上来讲有言语、言辞和概念的意思。但在陆机这里,“辞”还应该有“艺术语言”这个层面上的意义。《文赋》中谈到文辞、构思、技巧、想象等创作问题,其目的就是要提高文学艺术语言的表现能力,最终解决“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难题。具有审美特征的艺术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物质材料,也是作家用于表达情志的重要手段。

而所谓“意”,则主要指作者有意识的构思之意,既指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所欲抒发的情感志趣,又包括通过构思所形成的包括意象选择提炼、表现方法技巧、谋篇布局等一整套构想之“意”,还包括种种微妙的审美直觉与感受。总之,创作主体构思命意和直觉感受的各种内容,都包含在“意”中。

从《文赋》来看,陆机认为在文艺创作的构思过程中,立意是主要的,先有构思而后有文辞。文章的开始是构思,“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构思完成,“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即先构思,再布局文章并选用文辞。

关于文意和文辞的主次关系,陆机认为文辞是为表现“文意”服务的。他说“词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只有先立文意,才能掌握全局,文辞只不过是量才使用,使之各自贡献其技巧。又说:“理扶质以立干,文重条而结繁妙”,高质量的文意就像树木的本体,要扶植起来成为主干,优雅的文辞就像树木的枝叶,繁茂的绿叶才能显现树之高洁。可以看出,陆机《文赋》中的“意”字不仅指一般的思想内容,也指文章的中心思想,即所谓“理”。

在文辞关系上,陆机还主张“意巧辞妍,意辞相合”,如果文章言义不顺则绝不能成为好的文章,“或辞害而理比,或言顺而义妨”,彼此分开就能两全其美,合在一起就会两败俱伤。当文辞与文意不能一致时,就需要在细微之处考量比较辞、意的优劣;决定辞、意的取舍。避免“辞少则情寡,辞多则意失”。最终达到“文能逮义”的目的。

我国古代的另一部文学理论专著,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认为:文学本原于“自然之道”。“自然之道”的“自然”,意为本然、天然、自然而然的道理或规律。而“文”则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或表现形式。即通过“文”可以了解、掌握和阐明“自然之道”。“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即有了思想活动,语言才得以跟着确立,语言确立了,文章才能鲜明,这是自然的道理。

【案例】

凡思绪初发,辞采苦杂,心非权衡,势必轻重。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馀于终,则撮辞以举要。然后舒华布实,献替节文,绳墨以外,美材既斫,故能首尾圆合,条贯统序。若术不素定,而委心逐辞,异端丛至,骈赘必多。三准既定,次讨字句。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思赡者善敷,才核者善删。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义显。字删而意缺,则短乏而非核;辞敷而言重,则芜秽而非赡。

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通过文字呈现信息还应该处理好概括与具体的关系,做到概括中有具体,把概括和具体糅合在一起。概括是在感性认识后的一种高层次的理性升华,是对事物本质、运动规律的认识和表达。没有概括,事无巨细,不分高矮主次,貌似“全面”,结果会把重要的、本质的东西淹没在罗列材料的叙述中。但概括又不能空洞,空洞就缺乏个性,缺少分量,不能说服人。

此外,好文章需要反复推敲。清康熙年间的学者唐彪曾作过一个贴切的比喻:“作文如攻玉然,今日攻去石一层,而玉微见;明日又攻去石一层,而玉更见;再攻不已,石尽而玉全出矣。作文亦然,改窜旧文,重作旧题……文必日进也。”因此,对文章要“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要用浓缩的文字恰当反映复杂多样的客观实际,需要用很大力气去修改。为了恰当反映客观情况,有些人在文稿起草前,在谋篇布局、提炼主题、敲定观点、选择材料上已有修改;起草中也有局部修改;初稿写完要作全面修改。简言之,修改工作贯穿于写作始终。只有通过反复不断地修改、推敲,才能进一步提高文稿的质量。

唐代王勃说:“文章之道,自古称难。”陆机分析文章之难“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www.daowen.com)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使文字的呈现达到“文精意赅”,我国在明、清两代的科考中实行了八股文制,八股文要求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8个部分组成。即通过“破题”揭示论题的主旨;然后通过“承题”论题加以阐发;进而开始议论,这是“起讲”;而后通过“入手”到“起股”“中股”“后股”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论据,最后通过“束股”得出结论。八股文要求“文意根于题,措事类策,谈理似论,取材如赋博,持律如诗严”。同时,八股文还严格限制了行文字数,反对“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要求文章要精粹,论点明确,用词精炼,论据引经据典,论证简洁明了,“理尽一言,语无重出”。

【案例】

八股文范例:不以规矩

题目取自《孟子·离娄上》,“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规矩而不以也,惟恃此明与巧矣。(破题)

首先点题:不以规矩(不遵守规矩)。为什么有人会“不以规矩”呢?无非是靠着自己的“明”或“巧”罢了。

夫规也、矩也,不可不以者也;不可不以而不以焉,殆深恃此明与巧乎?(承题)

重复破题的内容,强化自己的观点。

尝闻古之君子,周旋则中规,折旋则中矩,此固不必实有此规矩也。顾不必有者,规矩之寓于虚;而不可无者,规矩之形于实。奈之何,以审曲面势之人,而漫曰舍旃也?(起讲)

开始分析“规矩”:有的人的规矩“不必有”,因为他的规矩是在心中的,一举一动自然有规矩;有的人则必须遵循具体的规矩。对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办法,不能一概舍弃规矩。“舍旃”就是“舍弃”。

有如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诚哉明且巧矣。(入手)

夫有其明,而明必有所丽,非可曰睨而视之已也,则所丽者何物也?夫有其巧,巧必有所凭,非可曰仰而思之已也,则所凭者何器也?亦曰规矩而已矣。(起股)

以上三段重点论述“明”和“巧”:即便你真的具有这两种品质,能够藐视规矩,但怎么样才能证明你具有这两种品质呢?还是得靠“规矩”来确定明和巧的标准。所以说,“明”和“巧”也必须依赖规矩而存在,世间万物都要有规矩。

大而言之,则天道为规,地道为矩,虽两仪不能离规矩而成形。小而言之,则袂必应规,夹必如矩,虽一衣不能舍规矩而从事。孰谓规矩而不可以哉?(中股)

而或谓规矩非为离娄设也,彼目中明明有一规焉,明明有一矩焉。则有目中无定之规矩,何取乎手中有定之规矩?而或谓规矩非为公输子设也,彼意中隐隐有一规焉,隐隐有一矩焉。则有意中无形之规矩,何取乎手中有形之规矩?(后股)

反面论证:即使说有人确实不守规矩,或规矩不是为他而设的,那么证明他心中还是有一套规矩的,只是不符合大众心中的规矩罢了,说来说去,还是离不开规矩。

诚如是也,则必有以代规而后可,则必有以代矩而后可。夫吾有不规而规者,何必以规?吾有不矩而矩者,何必以矩?而不然者,虽明与巧有出乎规矩之上,如规而不规何?如矩而不矩何?(束股)

假设论证:如果世界上真的没有了规矩,那拿什么来判断是非价值呢?还是需要确立一些标准的,但这些标准说白了,不还是“规矩”吗?所以,无论世人怎样叛逆,都逃不出“规矩”的手掌心。

夫人之于离娄,不称其规矩,称其明也。人之于公输,不称其规矩,称其巧也。则规矩诚为后起之端。然离娄之于人,止能以规矩示之,不能以明示之也。公输之于人,止能以规矩与之,不能以巧与之也。则规矩实为当循之准。不以规矩,何以成方圆哉!(结束全文)

结束语:虽然说世界上肯定是先有聪明才智,再有判断聪明才智的标准。但是,聪明的才智是很难流传的,只有白纸黑字的标准(也就是“规矩”)能流传后世。所以说,规矩在人类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不能没有规矩!

透过这篇八股范文可以感受到:想写好一篇文章,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熟悉经典)为支撑、很强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基础。同时也需要一定行文规范的约束!而八股文为我们提供了文精意赅的典范,其写作理论和技巧可为现在的我们所借鉴。

(3)文字呈现信息的金字塔原理

在国外,学者们也孜孜以求探索应用文字准确、有效呈现信息之道。其中代表性的研究属巴巴拉·明托(Barbara Minto)的《金字塔原理(The Pyramid Principle)》。

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第一位女性咨询顾问,巴巴拉·明托给我们勾画出了形成一篇良好文字以有效呈现信息的基本结构——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点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图9-1 文字信息呈现的金字塔结构

所谓结论先行要求每篇文章必须只支持唯一的思想,而贯彻这一思想必须做到TOPS:Targeted(有的放矢)、Over-arching(贯穿整体)、Powerful(掷地有声)、Supportable(言之有据)。

而所谓以上统下,要求每一层次上的思想或概念必须是其下一层思想或概念的总结和概括,而下一层的思想或概念则是上一层思想或概念的支撑论据。

分类归纳则要求,每一组类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概念范畴,并且需要依照一定的逻辑,而且这个逻辑必须符合大家认可的共识。

逻辑递进则要求,处理好信息表达的横向关联和逻辑顺序。巴巴拉·明托认为可以用到的有3种基本的逻辑:即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外展推理(图9-2);处理好4种次序:即演绎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和重要性顺序。

图9-2 金字塔原理的3种基本逻辑

所谓MECE是指在构思一个重大议题时,可以将原议题分解为若干细分议题,进而确定在进行分析研究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中:ME(Mutually Exhuasive)即相互排斥,是要确保分解后的细分议题具有排他性,彼此不相互重叠或交叉覆盖(No Overlaps);而CE(Collectively Exhuasive)则是要确保细分后的议题还能还原整体议题,即没有遗漏(No Gaps),通过MECE将所有的问题都进行缜密的分层、归类。

而对于如何搭建金字塔结构,巴巴拉·明托给出了两种具体做法:自上而下方法和自下而上方法。

①自上而下方法。

当你非常熟悉你所面临的问题,并且掌握了足够的信息时,可以考虑采用自上而下方法。

图9-3 构建金字塔结构的自上而下方法

②自下而上方法:

对于面临的问题领域不够熟悉和了解,掌握的信息量不够大、素材不够充分时,可以采用自下而上方法。

运用金字塔原理形成的文字表达能够达到有效沟通的效果,逻辑清晰地阐述事物的内在联系,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易读易懂,从而使信息呈现的效果更好。

图9-4 构建金字塔结构的自下而上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