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信息收集的必备方法

信息收集的必备方法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观察法观察法是信息收集者亲临现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于辅助工具对信息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力求了解事物本质的一种信息收集方法。观察法是信息收集者直接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观察法是信息收集者根据需要有目的、有意识的信息采集活动,因而是自觉的、主动的。②时间取样法,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时段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或表现,从而进行对象信息收集的方法。

信息收集的方法:实施信息的收集有多种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网络收集法等。

1)观察法

观察法是信息收集者亲临现场,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于辅助工具对信息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力求了解事物本质的一种信息收集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等特征。

(1)观察法的特点

观察法是人们获取信息进而开展问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观察法收集信息具有以下特点:

①直接性。观察法是信息收集者直接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通过与观察对象的直接接触或者借助于辅助仪器,直接从信息源获取信息,能够获得反映事物原始形态的真实信息。

客观性。观察法不仅能够观察到静态的信息,还能够及时获取伴随观察对象运动动态信息。这些信息来自观察者的切身感受,其所获得的信息具有客观性。

能动性。观察法是信息收集者根据需要有目的、有意识的信息采集活动,因而是自觉的、主动的。在观察过程中,既能够按照计划采集信息,又能够根据观察对象的变化,对信息采集的主题、信息收集的方式做相应的调整,充分发挥信息收集者的主观能动性

④选择性。在收集信息时,观察者总是希望将注意力有选择地集中在所关心的重点上,确保所收集的信息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面对众多的信息源时,运用观察法能够让观察者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能够自主地选择信息收集对象,在信息收集的内容、时间和地域方面具有较大的选择自主性。

(2)观察法的类型

按照观察法收集信息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主要类型。

①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以观察对象是否受控制为标准来划分。自然观察主张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即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观察;而实验观察则通过人为地改变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被研究对象的某些行为反应,进而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进行观察。自然观察能搜集到研究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典型的行为表现,但研究者处于被动状态,难以揭示那些较少在自然状态下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实验观察能使研究者获得更全面、更精确、更深入的事实和资料,但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②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以是否通过中介物为标准来划分。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的区别在于前者通过人的感官进行直接观察,后者则借助于各种仪器或装置(如录音机、录像机、摄像仪、照相设备等)进行观察和记录,或根据事发后留下的痕迹(如照片、录像)进行观察。由于人类感官的局限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凭借感官进行直接观察到通过仪器作为中介来进行观察,是观察法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以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为标准来划分。

参与观察即局内观察,指观察者参与被观察者的实际环境和行为过程之中,并通过与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从而系统地收集信息的方法。根据参与程度的不同,参与观察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两种。

完全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研究目的,自然加入被观察者群体及其行为过程中进行的观察。完全参与观察能深入地了解被观察者的真实资料,但如果参与过深,又往往容易失去客观立场。

不完全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不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研究目的,在被观察者接纳后所进行的观察。不完全参与观察能够避免引起被研究者的紧张心理,可以进行自然的观察。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被观察者容易出现不合作行为,或是隐瞒和掩饰对自己不利的表现,或是故意夸大某种表现,使得观察结果失真。

非参与观察即局外观察,指观察者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的观察。非参与观察的优点是能够不受被观察者的影响,进行比较客观的观察。但是这种观察方法不容易深入了解被观察者的内部情况。显然,参与观察能搜集到较为完整且具有深度的资料,但易带主观情感成分,而且比较费时,难度较大。

④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根据观察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观察项目和要求,观察法可划分为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结构观察,是指观察者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提纲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结构、内容和计划所进行的可控性观察。它的特点是结构严谨,计划周密,观察过程标准化。但采用这种方法观察缺乏弹性,容易影响观察结果的深度与广度。多用于验证性研究。

无结构观察,是指观察者预先对观察的内容与计划没有严格的规定,而依据观察现场的实际情况所进行的观察。它的特点是观察时弹性大,随意性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观察的计划和内容。因而,这种观察方法的适应性强,而且简单易行。但是用这种方法收集的资料整理难度大,不容易进行定量分析。多用于探索性研究。

较之无结构观察,结构观察能获得大量确定、翔实的资料,并可对观察所得的信息进行定量和对比分析,但缺乏弹性,比较费时。

(3)实施观察法的具体方法

实施观察法的具体方法很多,主要有实况详录法、事件取样法、时间取样法、特性等级评定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频率计数图示法及清单法等。

①实况详录法,是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地、尽可能详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的所有的表现或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目的是无选择地记录被研究行为或现象系列中的全部细节,获得对这些行为或现象的详细的、客观的描述。

②时间取样法,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时段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或表现,从而进行对象信息收集的方法。时间取样法把被研究者在每一时间阶段中的行为,看成一般情况下的一个样本,如果抽取充分多的时段,在这些时间段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便可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③事件取样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而进行的研究方法。事件取样法不受时间间隔与时段规定的限制,只要所期待的事件一出现,便可进行记录。记录方法可采用行为分类记录系统,将对事件前因后果及环境背景等的描述性记录结合起来使用。

④日记描述法,是指对同一个或同一组观察对象以日记的形式描述其长期反复观察到的行为表现,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一般可分为综合日记法和主题日记法两种。综合日记法一般记录观察对象在各方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行为表现。主题日记法主要侧重记录观察对象某一方面的新发展。

⑤轶事记录法,是指通过观察者把认为有价值的、反映观察对象行为的各种表现记录下来,进行信息收集的方法。轶事记录法要求在记录时应尽量做到及时、具体、准确。尽量在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及时记录下来。轶事记录法是直接观察记录法中最容易使用的一种方法,其不受时间或情境的限制,不需要事先设计好表格,不需要对所要观察的行为下定义,只要认为是重要的或觉得有兴趣的观察对象的行为,在观察之后都可以记录下来。

⑥频率计数图示法,是在被观察的行为发生时计算其发生的频率,再用图示将所收集到的行为频率显示出来的一种方法。运用这一方法时,首先需要界定所要计数的行为,然后再通过详细的观察记录行为。

⑦清单法。清单就是指一系列项目的排列,并标明关于这些项目是否出现的两种选择,供记录者判断后选择其中之一并作出记号。使用清单法前应先制定出记录表格,而制定表格之前,需要先决定所要观察的行为类型,抽取出一定数量的具体行为列入清单。由于它在观察之前确定了观察内容,因而,观察目的明确,便于研究者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4)观察法的优缺点

观察法的优点是:

①直接性和客观性。能够得到不能直接报告或可能失实的资料,可以避免由被研究者自陈式方式所提供的信息可能带来的研究偏差。在观察法中,因为观察者与被观察的客观事物直接接触,中间不需要其他任何中介环节,观察到的结果,所获得的信息资料,具有真实、可靠性,是第一手资料。②自然性。观察一般是在自然情况下进行的,观察对象是自然状态下的客观展现。

③及时性。研究资料是在现象或行为发生的当时就搜集到的,因此所获信息资料及时、新鲜。

④普适性。即使研究对象不配合,也能收集资料,所以观察适用范围较为普遍,不但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普遍适用,而且不少方法如调查法、实验法等也与观察法有密切关系。

⑤简便性。可以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做较长时间的跟踪研究。

观察法的主要缺点是:

①受观察对象的限制。观察法适用于对外部现象及事物的外部联系的研究,而不适用于对内部核心问题及事物内部联系的研究。另外,对有些较为隐蔽的事物也不太方便用观察法。如研究青少年的网上不良活动问题就不好使用观察法。

②受观察者本人的限制。人的感觉器官本身有不精确性。人的感官都有一定的生理限度,超出这个限度就很难直接观察,所以观察往往难以精确化。与此同时,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往往受主观意识的影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识背景与理论框架,因此,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往往带有各自的主观性,难以做到客观化。

③受观察范围的限制。观察涉及对象的有限性,特别是在同一时期内观察的对象是不多的,这种小样本的观察信息,不适用于大面积研究。

④受无关变量的干扰,缺乏控制。自然状态下的观察由于缺乏控制,因变量混杂在无关变量之中,没有纯化和凸现,从而使观察结果缺乏科学性

【案例】

观察法的典型案例:美国的“霍桑实验”

实验的背景

古典管理理论的杰出代表泰勒、法约尔等人在不同的方面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且对管理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着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以足够重视。他们的理论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即社会是由一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的;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力争获得个人利益,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收入,即所谓的“经济人”;而管理部门面对的仅仅是单一的职工个体或个体的简单总和。基于这种认识,工人被安排去从事固定的、枯燥的和过分简单的工作,成了“活机器”。从20世纪20年代美国推行科学管理的实践来看,泰勒制在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工人的劳动变得异常紧张、单调和劳累,因而引起了工人们的强烈不满,并导致工人的怠工、罢工以及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等事件的出现;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有着较高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工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体力劳动也逐渐让位于脑力劳动,也使西方的资产阶级感到单纯用古典管理理论和方法已不能有效控制工人以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的目的。这使得对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寻求和探索成为必要。

在此背景下,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全国科学委员会的研究小组在著名管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梅奥(George Elton Mayo)的领导下,在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Hawthorne Studies,1927—1932)。

实验内容

①照明实验。当时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占统治地位的是劳动医学的观点,认为也许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是疲劳和单调感等,于是当时的实验假设便是“提高照明度有助于减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可是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影响。具体结果是:当实验组照明度增大时,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增产;当实验组照明度减弱时,两组依然都增产,甚至实验组的照明度减至0.06烛光时,其产量亦无明显下降;直至照明减至如月光一般、实在看不清时,产量才急剧降下来。

②福利实验。总的来说实验目的是查明福利待遇的变换与生产效率的关系。但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不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包括工资支付办法的改变、优惠措施的增减、休息时间的增减等),实验组与控制组的产能都提升了,甚至工人自己对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也说不清楚。

进一步了解后才知道,这些工人被选出参与实验时,本身即感到是一种个人的光荣,这种心态又形成整个团队的荣誉感,而导致“情绪性的连锁反应”。换言之,这个实验结果并未如原先所预期,看来是近乎失败的实验。

但梅奥与同僚从霍桑实验中领悟到,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能够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这种情况称为“霍桑效应”。

③群体实验。梅奥等人在这个试验中选择14名男工人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的工人计件工资制度。

实验者原来设想,实行这套奖励办法会使工人更加努力工作,以便得到更多的报酬。但观察的结果发现,产量只保持在中等水平上,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平均都差不多,而且工人并不如实地报告产量。深入的调查发现,这个班组为了维护他们群体的利益,自发地形成了一些规范。他们约定,谁也不能干得太多,突出自己;谁也不能干得太少,影响全组的产量,并且约法三章,不准向管理当局告密,如有人违反这些规定,轻则挖苦谩骂,重则拳打脚踢。进一步调查发现,工人们之所以维持中等水平的产量,是担心产量提高,管理当局会改变现行奖励制度,或裁减人员,使部分工人失业,或者会使干得慢的伙伴受到惩罚。

这一试验表明,为了维护班组内部的团结,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引诱。由此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认为在正式的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同时,加强了内部的协作关系。

根据这种“半参与式观察”的实地考察所获得的信息,梅奥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一书,对实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系列理论:

①社会人理论。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管理理论认为,人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工作的,因此金钱是刺激工人积极性的唯一动力,因此传统管理理论也被称为“经济人”理论。而霍桑实验表明,经济因素只是第二位的东西,社会交往、他人认可、归属某一社会群体等社会心理因素才是决定人工作积极性的第一位的因素,因此梅奥的管理理论也被称为“人际关系”理论或“社会人”理论。

②士气理论。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管理理论认为,工作效率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和好的工作条件,所以管理者应该关注动作分析、工具设计、改善条件、制度管理等。而霍桑实验表明,士气,也就是工人的满意感等心理需要的满足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工作方法、工作条件之类物理因素只是第二位的东西。

③非正式群体理论。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管理理论认为,必须建立严格完善的管理体系,尽可能避免工人在工作场合中的非工作性接触,因为其不仅不产生经济效益,而且降低工作效率。而霍桑实验表明,在官方规定的正式工作群体之中还存在着自发产生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有着自己的规范和维持规范的方法,对成员的影响远较正式群体为大,因此管理者不能只关注正式群体而无视或轻视非正式群体及其作用。

④人际关系型领导者理论。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的传统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者就是规范的制定者和监督执行者。而霍桑实验提出,必须有新型的人际关系型领导者,他们能理解工人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的行为,善于倾听意见和进行交流,并借此来理解工人的感情,培养一种在正式群体的经济需要和非正式群体的社会需要之间维持平衡的能力,使工人愿意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协作和贡献力量。

霍桑实验的意义在于,它通过细致的观察、研究,不仅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突破,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工作和物的因素上转到人的因素上来,还在理论上对古典管理理论作了修正和补充,开辟了管理研究的新理论,还为现代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调查法

调查法是对事物进行系统、周密的考察和了解的方法。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信息的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调查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所搜集到的大量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其收集信息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

(1)调查法的分类

按照调查所覆盖的范围划分,调查法可以分为普遍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3种基本类型。

①普遍调查(普查)法。普遍调查是对某一范围内的所有被研究对象进行的调查。全面调查可以是单位性的或地区性的,也可以是全国性的,它能够得到有关调查对象的全部情况,为制订重大的方针、政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依据。

全面调查是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查方法。其优点是具有普遍性,能全面地反映调查对象的许多现象及其变化发展情况,收集的资料比较完整、全面。但是调查所得到的材料往往比较肤浅和简单,有些问题无法深入了解,往往只能用填表等书面方法去进行调查,这样就难以得到翔实生动的材料,同时由于调查范围广,往往耗资大、费时长。

②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即从被调查对象的全体范围(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样本)进行调查,并通过样本特征值的推算来获得总体特征值的一种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包括概率抽样或称随机抽样(Probability-Sampling)和非概率抽样或称非随机抽样(Non-Probabity-Sampling)。从狭义说,抽样调查仅指随机抽样。即在需要调查的全体对象中,用随机的方式抽取出所要调查研究的样本。使总体的每个单位都有同等被抽取到的机会或概率,而不是按调查者的主观意见或判断来决定抽取与否。这样的抽样方法,就是随机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的理论基础是“误差理论”和“大数理论”,抽样调查的关键问题是样本的抽取方法和样本量大小的确定。样本的抽取方法决定样本集合的选择方式,影响信息收集的质量。其具体又分为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和综合抽样3种方法。

③典型调查。即在对被调查的现象或对象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从其中选择某个特定的现象或对象进行调查与描述。典型调查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深入实际、解剖麻雀,能够对某一现象进行具体、细致的调查研究,可以详细观察事物的发展过程,具体了解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并掌握多方面的联系。抓住这个典型现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研究,把这一经验总结出来,加以推广,用以指导一般。

按调查所实现的功能划分,调查法可以划分为:

①现状调查。即对某一现象或对象的现在状况进行调查。这种类型的调查,其时间特征是“现在”或“当前”,是进行“现在状况”“当前情况”的调查。

②历史调查。即对某一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进行系统的调查。在某一现象尚未消失或正在进行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历史调查,不但可以了解到调查对象的过去和现在,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预测它的未来。

③发展调查。即对调查对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特征变化进行调查,以找出其前后的变化与差异。

④比较调查。即针对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之间有关现象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相互比较而进行的调查。这种类型的调查,其特征是“相关关系”。

按调查过程中采用的手段划分,可以将调查法划分为:

①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又称填表法,是指通过制定详细周密的问卷,要求被调查者据此进行回答以收集信息的方法。所谓问卷是一组与研究目标有关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份为进行调查而编制的问题表格,又称调查表。它是人们在社会调查研究活动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常用工具。然后进行回收整理研究。这是一种用书面形式进行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是一种发掘事实现况的研究方式,最大的目的是收集、累积某一目标族群的各项属性的基本信息。

【延伸阅读】

问卷的问题类型及测度项设计

(1)问卷的问题类型

问卷一般包括3类的问题:理论模型中的变量、辅助变量与人口统计学特征。

①理论模型中的变量。问卷首先必须包括为研究特定问题而构建的理论模型中的所有相关变量。一个变量是用3个或3个以上的测度问题(Measurement)来予以测量的。一个变量又往往对应于一组,而不是单一的语义。把这样的变量叫作理论构件或简称“构件(Construct)”。这些构件所细化的语义被称为这个变量的概念空间(Concept Space)。用多个问题来测量某一个特定的概念,就是要从这个概念空间中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使之作为一个整体,更好地反映一个能够予以直接测量的变量。这些被使用的问题又叫作测度项(Measurement Item)。相应地,它们的记分标准叫作刻度(Scale)。计量学中有两种常见的刻度: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与语义对比刻度(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前者往往用“同意/不同意”来表示对一个测度项的认可程度,而后者则让调查对象在一组反义词中选择合适的位置。

②辅助变量。一类重要的辅助变量是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s)。控制变量并不是理论模型中的主要变量。但是因为一个理论模型往往只能够从一个角度出发研究问题,所选择的变量有时不具有很好的充分性。这时,适当地引入一些控制变量就可以用来表明,即使另外一些重要的变量存在,所选的理论变量仍具有重要性,并表明理论变量具有有别于控制变量的额外作用。

③人口统计特征(性别、年龄、种族、教育程度、职业等)。这些变量在研究中往往并不占据主要位置。它们可以用一个测试项来测定。而且这些变量大多比较客观,报告误差不大。在一个问卷中包括这些变量往往是为了检验一个样本是不是与整体或群体有相似的组成,从而具有代表性。

(2)测度项设计

测度项设计的基本目的是测量调查对象在一个理论变量上的真实值。测度项的质量可以用以下两个标准来衡量:

①有效性。有效性(Validity)指一个或一组测度项可以真实地测量一个理论构件。有效性的第一个要求是测度项在语义上是针对一个理论构件。有效性是确保“问了该问的问题”。即保证测度项语义内容上的正确性,或称为内容有效性(Content Validity)。

②可靠性。可靠性(Reliability)是确保“把该问的问题问好”,其反映一个测度项可以得到所有调查对象的真实可靠回答的程度,它的反面意义是测度值中偏差的程度。可靠性与有效性不是平等概念。可靠性是有效性的一部分。

影响测度项设计满足有效性与可靠性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①调查对象缺少相关知识。如果调查对象缺少特定测度项中所要求的知识,就会影响结果的可靠性。比如问一个普通市民:“您觉得进行转基因作物研究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非常小~非常大)。普通市民通常不会有这方面的知识。更多时候,一个调查对象没法回答所提问题是因为他没有相关的经历,比如在商场中进行抽样调查时,你去问一个根本不会用电脑的老年人“您觉得通过网站购买日用品方便吗?(非常方便~非常不方便)”,就可能得不到想要的回答。

②措辞过于学术化、晦涩难懂。这是另一类“对牛弹琴”的错误。“您所在的团队的内聚性有多高?(非常低~非常高)”。什么是内聚性?除非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写在问卷中,否则调查对象不会知道你在问什么。

③测度项不完整。假定测度项是:你的年龄?如果年龄对这个研究有很高的重要性,这个问题就是不完整的。尤其在我国,有人可能报虚岁,也有人报周岁。比较好的表述是:你的出生年份?

④语义不明确。假定测度项是:过去一个月里你向上司咨询过几次?这里有几个方面是不明确的。首先,哪些上司?是任何比你更高层的人,还是你的直属上司?其次,怎样算是咨询?是询问工作中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问题?是面对面还是包括电话与电邮?一个更明确的测度项可能是:不管是以面对面还是电话或电邮的方式,过去一个月你向你的直属上司咨询过几次关于你工作的问题?这个例子也说明测度项的准确性与简洁性往往是矛盾的。

⑤测度项内含多个问题。假定测度项是:工作带给我很高的自信心与安全感(非常同意~非常不同意)。到底是自信心还是安全感?这种问题的一个特点是其中有“与”或“或”。如果研究者对这两个方面都感兴趣,就应该把该问题分成两个来提问。

⑥测度项内含有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是设计问卷时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比如为了测试报酬与工作态度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设计这样的测度项“丰厚的报酬对于增加我的工作积极性十分重要,(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这样的提问涵盖了两个变量——报酬水平和工作态度。这样的提问会给我们分析问题带来困难。

首先,在数据收集过程的本身,不能预先设定立场而应保持中立,而这种关于“重要性”的直接提问已经预先有了一个立场。这会诱导调查对象循着调查者的立场回答问题,而不反映他们真实的实际行为。

其次,这样的直接测试虽然可以测量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水平,但无法在统计意义上支持这个关系水平的显著程度。比如设定的刻度细度是7,即非常不同意=1,非常同意=7。如果得到的均值是5,这个值说明了什么呢?难道因为它大于中间点4就表明这两个变量之间有关系了吗?因为不知道这两个变量真的没有因果关系时调查对象的均值是多少(也许是4,但也可能是4.5或3.6),所以也无法在统计上有信心说5就表明有关系。相反,如果这两个变量分别测量,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统计上的相关系数,并进行显著度的检验(比如T-test检验)。

在设计测度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研究者对一个理论构件的定义要十分明确。只有明确了一个理论构件的定义(它的内涵)以及它的适用范围(外延),才能设定符合理论构件的测度项。对于设定的测度项需要进行内容及字面的效性检查、预试(pre-test)、测度项分类或预调查(pilot test),以验证测度项与理论构件之间的关系。

第二,测度项的设定可以参照既有的研究成果。即采用已有的文献中前人已经成功应用并得到验证的测度项。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在对既有研究的延续或拓展。但是,既然是新的研究,就需要构建新的理论模型,引入新的理论构件。因此,在借鉴已有的测度项设计方案时,需要仔细考量既有的理论构件的定义与你的定义是否一致。如果是,你要判断他的测度项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如何。如果有效性与可靠性都好,你要判断他的测度项的表述是可以直接套用,还是需要进行修改以适应你的特定研究环境与研究对象。要分析以前的研究与你的研究是不是针对同一个目标群体,是不是在相似环境下测试个体的心理现象,你也要决定是采用一个构件的全部测度项还是一部分。所以采用已有的测度项是一个选择与修改的过程。(www.daowen.com)

第三,新测度项设计。

如前所述,既然是新的研究,就需要构建新的理论模型,引入新的理论构件,设计新的测度项。有几种不同的新测度项设计方法。

①对于一个理论构件,研究者可以邀请一些调查对象进行焦点小组讨论(Focus Group Discussion)。这些调查对象必须是目标群体中的成员。研究者介绍理论构件的基本定义,让调查对象针对这些现象进行讨论。讨论中所得的记录往往可以用来产生测度项。这样的测度项是用生活言语对一个概念的阐述。比如,我们请调查参与者讨论对“信任”的看法,有人会说他之所以信任一个人是因为那个人“本事大”,另外有人会说因为“可靠”,也有人会说“我们关系好”“他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帮我”等。这些言语可以成为测度项设计的第一手素材。研究者会检查这些说法与理论构件的概念一致性,去芜存菁,得到一组测度项。有时,可能其他的研究者通过案例研究或采访得到了一些调查对象的评论与反馈,这些评论与反馈中的语言也可以成为素材。

②研究者也可以根据理论构件的定义直接产生一个测度项。如果已经知道“信任”涵盖一个“能力”因素,一个“可预测性”因素,与一个“好意”因素,就可以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一些测度项。这两种方法可以相辅相成。

③还有一种需要特别小心的做法是使用词典。有人会说:既然多个测度项描述和刻画同一个理论构件,那么只要在词典中找一些同义词就可以了。词典本身并不失为一种寻找素材的资源,它反映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一个概念的不同理解。但是需要注意,首先,它只是一个“素材”。研究者需要基于定义进行仔细筛选,你对一个理论构件的定义往往不同于词典中对这个单词的定义。其次,多个测度项是要从不同方面反映同一个构件,如果是同义词,它们很有可能因为语义重复过多,反映了一个构件的同一个方面,从而不能很好地覆盖一个理论构件的内涵。第三,如果语义重复过多,调查对象会说:翻来覆去在问同一个问题,这个调查表真啰唆!影响其回答问题的态度,调查对象就不会在填表时思考,数据质量就会出问题。

②访谈调查。访谈调查又叫谈话法(Interview)。这是一种调查者通过与调查对象面对面谈话直接收集信息的方法,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研究比较复杂的问题时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由于这种方法具有开放性特点,能够挖掘深层次的信息,可以研究范例很广的课题。

访谈法可以有很多形式。可分为结构型访谈和非结构型访谈,前者是按照按统一设计的、有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问和谈话。其特点是:选择访问对象的标准和方法,访谈中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和顺序,对被访者回答的记录方式等都是统一设计的;对于可能影响访谈进程和结果的时间、地点、环境等外部因素,也力求保持基本一致。结构型访谈的优点是,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便于对不同访谈对象的回答进行对比研究。其缺点是,缺乏灵活性,难以深入地探究所要研究的问题。

非结构型访谈法指没有定向标准化程序的自由交谈。其特点是:根据研究目的提出访谈过程的基本要求和粗线条的谈话提纲;提问的方式和顺序、回答记录、外部条件等都不作统一规定,而由访问者灵活掌握。其优点是有利于发挥谈话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适应变化着的客观情况和谈话的具体情境;有利于对研究问题作深入的探讨。其缺点是对访谈的结果难以进行定量分析。根据访谈内容的作用方向,可分为导出访谈(即从受访人那里引导出情况或意见)、注入访谈(即访员把情况和意见告知受访人)以及既有导出又有注入的商讨访谈。在商讨访谈中所商讨的内容以受访人为中心时,称为当事人本位访谈;以问题事件为中心时,称为问题本位访谈。

访谈法的优点主要有:适用于各种调查对象,不受被访者社会身份、文化程度等的限制;能广泛了解各种社会现象,包括现实的和历史的问题,事实、行为方面的和观念、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够通过引导、解释和追询,澄清模糊的问题,并对复杂的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能够灵活处理调查过程的问题,排除各种干扰,有效地控制调查过程。

访谈法的缺点是:访谈结果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问者的素养和被访者的合作态度,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样本小,影响所收集信息(对于总体)的代表性;人力、财力和时间耗费较大,调查研究的成本较高。

(2)调查法的实施步骤

运用调查法收集信息的全过程,一般分为确定调查课题,制订调查计划;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总结、撰写调查报告4个步骤。

①确立调查课题、制订调查计划。

首先,确定题目。在实施调查前,必须明确调查方向,确定调查课题。只有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减少调查的盲目性,增强调查的自觉性。进行调查,首先应该明确调查的问题,所谓明确问题就是把要调查的东西由模糊变为清晰,并具可操作性(能够进行调查)的过程。明确问题常用的方法是逐步界定范围,研究者从一个模糊的意向范围入手,不断地加限定词,直至认为范围已经明确为止。调查范围的界定也就是调查内容的界定,即应弄明白所研究的课题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调查对象的确定主要由研究的课题确定。

在确立题目时,要注意以下5点:a.必要性。既要考虑现实的必要性,又要考虑未来的必要性;既要考虑微观的必要性,又要考虑宏观的必要性。简言之,所选题目都应该具有调查研究的价值。b.可能性。即所选课题,从人员、时间、经费和环境等方面考虑,有没有实施调查研究的可能。c.题目切忌太大,要以小见大。d.重视参阅有关资料,弄清楚本课题过去有没有人做过、达到了什么程度,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劳动。e.注意课题的论证,阐明课题的现实与理论意义,突破难点的方法等。

其次,拟订计划。拟订调查计划,是调查研究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一个好的调查计划往往是成功获取调查信息的良好开端。主持调查者应编写调查计划,就课题及调查目的、调查提纲的构成及使用方法、调查的地点及日程安排、调查组成员的分工、调查报告完成日期等问题形成书面说明。使之成为指导调查人员实施调查的指导性文件。

调查计划一般包含以下内容:a.调查的课题和目的。写明调查课题的具体名称和主要内容以及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和意义。b.调查对象和范围。即写明需要对什么对象进行调查,以及调查对象的选择、抽样方法、样本容量等。c.调查手段和方法。说明确定用哪一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调查或综合运用哪几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查。确定所采用的调查方法。调查的方法依所要收集的资料的种类而定。态度方面的资料用问卷调查法;行为方面的资料可用观察法;状态方面的资料可以用测量法。d.调查步骤和时间安排。说明调查将分几步进行,每一步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以及完成的最后期限。e.调查经费的使用安排。说明调查所需经费的来源和预算以及如何使用这些经费。f.采用集体进行、分别实施方式进行的调查的计划还应增加调查材料的汇总方式。

②实施调查、收集信息。

即在调查过程中采用问卷、访问、测验、开调查会等手段全面收集资料。为了保证所获信息的信度,在收集调查信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尽可能保持材料的客观性。在调查过程中,调查者不能带有主观偏见和倾向性,应实事求是地收取材料,不能带着观点去找材料,也不能任意取舍材料,否则就失去材料的客观性、真实性。b.多个调查人员采用座谈会或谈话等手段收集资料时,必须采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表格做调查记录,否则会影响材料的信度和效度。c.在收集材料时还要注意不能把事实和意见混在一起,“意见”往往带有主观色彩。对被调查者提供的材料,需进行核实,以保证材料的可靠性。d.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手段或途径,从不同角度和侧面,不同层次和环境较广泛地收集材料。

③整理材料。

在调查中,那些直接采集到的信息称为原始信息,必须对之进行整理、分析,使之达到系统化和条理化,以便使调查者弄清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现象和事物联系的规律,解答调查者提出的课题,这就要作一系列整理分析资料的工作。整理的目的是便于分析,而分析的基础在于整理,所以整理分析材料的工作必须认真对待。

材料整理的步骤主要有检查、汇总、摘要和分析4个步骤。

第一步:检查。在对材料进行统计分析之前,必须对材料的完整性、一致性、可靠性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其中,完整性,即检查资料是否齐全。如发现存在有缺访或调查项目有遗漏的情况则应进行重访、补充,或在空缺材料上注明被调查者不接受调查的原因或情况。一致性,即检查材料记录方式、度量标准单位、问题填答、记录方式和方法等是否一致。可靠性,即检查材料的来源和结果是否真实、可靠,对材料的真伪和准确程度进行鉴别,如发现材料有矛盾或有可疑之处,则需要重新调查。

第二步:汇总。把收集到的分散、片段、零乱的原始材料归类、综合或分组,进行汇总统计。不同性质的调查材料,要求不同的汇总加工方法。书面文字材料,只要从各个角度、各种对象、各种性质的某一特点进行汇集、综合,不必统计。但有许多材料主要利用统计技术加以汇总计算。经过汇总处理,使大量分散的、错综复杂的材料成为条理清楚、简洁可辨、宜于比较分析和研究的材料。

第三步:摘要。就是在调查材料的整理过程中,系统地记录那些内容丰富、生动具体的原始材料,使资料分析不局限于几个抽象的数据。

第四步:分析。调查研究是认识调查现象或对象及其关系的过程,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质和量的两个方面,因此对调查材料的分析研究,应该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方面入手,并尽力使两者结合起来。既要从数量方面对事物进行计算、观察和分析,掌握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通常运用统计学的数据处理方法求绝对数和相对数、平均数和相关数等),又要进行理论分析,以求更精确、更深刻、更具体地掌握事物性质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的规律。

④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撰写,是调查实施过程中最后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单纯地进行调查研究,其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有认真叙述结果、揭示问题、发现规律,才能真正发挥调查研究的作用。调查研究和作为其成果的调查报告,绝不是东拼西凑地罗列情况,而是一项实事求是的艰苦工作和创造性的劳动。因而调查报告与调查研究本身同样重要,必须认真地写好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研究背景及选题价值的说明;b.调查的工具、方法、对象及过程的简要说明;c.调查结果的说明;d.对调查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讨论;e.提出研究结论及有关对策。

在以上5个方面的内容中,第3个方面是重点,它综合反映了整个调查数据、材料所反映的事实,其内容首先要求客观真实,其次要求对明确的调研问题都要覆盖。调查研究的全过程是分层次展开并以顶层项目为重点进行的,一切研究结论都要根据以这些项目为基础而进行的研究、归纳、概括而产生。调查报告的形式有描述性报告、解释性报告和建议性报告3种。根据读者对象不同,调查报告也可以写成通俗性报告或专业性报告。但不论是什么形式的调查报告,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够具有一定的深度和价值。

3)文献研究法

所谓文献最早主要是指历史典籍,后来又泛指社会中记载信息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文献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和内容,人们把利用各类物质载体所记录并用以交流和传播的一切文字、图表、数字、符号、音频、视频等知识信息资料统称为文献。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通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对需要加以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间接考察的研究行为或研究方式。其一般包括对历史文献进行考据、对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对理论文献进行综述以及对文字资料中的信息内容进行量化分析等。

在信息收集、研究中,文献法具有特殊的地位,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信息的方法。任何研究中,前期的课题的选择、确定和探索性研究以及方案设计,都必须先从文献调查入手,以使调查的目的更为明确和有意义,使调查内容更为系统、全面和新颖。即使进入了具体调查阶段,也往往仍然需要进行文献调查。利用它可以收集到其他方法难以收集到或者没必要用其他方法收集的资料。在采用其他方法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以及在调查后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撰写调查报告时,也常常需要利用文献来提供必要的佐证和补充。另外,有些调查研究由于人力、财力、物力或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只能以文献调查法作为基本的收集资料手段。总之,文献调查法对于所有的调查研究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文献调查法并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它还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这是它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

文献研究法的一般过程包括5个基本的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收集文献、整理文献、文献分析和进行文献综述。

文献研究法中的提出课题或假设是指依据现有的理论、事实和需要,对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或重新归类研究的构思,它对整个文献研究的过程,起到一个“总纲”的作用。

研究设计首先要建立研究目标,研究目标是指使用可操作的定义方式,将课题或假设的内容设计成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可以重复的文献研究活动,它能解决专门的问题和具有一定的意义。

文献整理必须坚持简明化、系统化、条理化的原则。所谓简明化,就是要求整理后的文献与所需要研究的问题形成内容与主旨的直接关联;所谓系统化,即是文献的整理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来展开,形成文献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可以整理成一个整体;所谓条理性,即是按照一定的时空或人物属性来进行整理,确保文献的条理性。

文献分析包括文献的统计分析和文献的内容分析。前者主要是对文献搜索过程中按照不同的搜索标准所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或者在分类的基础上对特定类型的文献数量进行统计分析,或者对文献中的关键词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等,通过这些分析,为把握所关心的问题的既有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提供感性认识;文献的内容分析包括逻辑分析、角度分析、观点分析、系统分析等。主要的方法是比较法和构造类型法。所谓构造类型,是对获取的文献形成基本的判断标的(逻辑、角度、观点等),然后根据相关标的,对文献的内容进行整理和评价。除此之外,文献的内容分析还包括结构分析、功能分析、阶层分析、历史分析等。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是文献研究法的重点环节。所谓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特定的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以及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综述分为综合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综合性的综述是针对某个学科或专业的,而专题性的综述则是针对某个研究问题或研究方法、手段的。

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对历史和当前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指出特定问题领域当前的研究水平、动态、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并依据有关理论、研究条件和实际需要等,对各种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为当前的研究提供基础或条件。对于具体科研工作而言,一个成功的文献综述,能够以其严密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新课题的确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在某种意义上,它起着总结过去、指导提出新课题和推动理论与实践新发展的作用。

文献综述具有内容浓缩化、集中化和系统化的特点,可以节省同行科技工作者阅读专业文献资料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迅速地了解有关专题的历史、进展、存在问题,做好科研的定向工作。

文献研究法的主要优点:

①文献研究法能够超越时间、空间限制,通过对古今中外文献进行调查可以研究极其广泛的社会情况。这一优点是其他调查方法不可能具有的。

②文献研究法主要是书面调查,如果所搜集到的文献是真实的,那么它就能够获得比口头调查更准确、更可靠的信息。避免了口头调查可能出现的种种记录误差。

③文献研究法是一种间接的、非介入性调查。它只对各种文献进行调查和研究,而不与被调查者接触,不介入被调查者的任何主观反应。这就避免了直接调查中经常发生的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互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种种反应性误差。

④文献研究法是一种非常方便、自由、安全的调查方法。文献调查受外界制约较少,只要找到了必要文献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研究;即使出现了错误,还可通过再次研究进行弥补,因而其安全系数较高。

⑤文献研究法省时、省钱、效率高。文献调查是在前人和他人既有的劳动成果基础上进行的调查,是获取问题领域知识的捷径。它不需要大量研究人员,不需要特殊设备,可以用比较少的人力、经费和时间,获得比其他调查方法更多的信息。因而,它是一种高效率的调查方法。

文献研究法的主要缺点:

①主观倾向性投射。任何文献的写作都有特定的目的,如果原始文献的写作目的和对文献进行研究的研究者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那么就不会发生目的倾向性的矛盾。但这种完全一致的情况的概率是非常小的,研究者的目的和原作者的目的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别,这样就会产生目的性之间的矛盾或干扰。原始文献中所反映的原作者的兴趣、立场、意图或目的的倾向性,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理解。

②文献保存的片面性。由于文献的保存需要特定的技术和条件,而技术和条件具有资源上的紧缺性。并不是所有内容的文献都能引起当时人们的重视,从而得以保留下来。一般而言,只有那些重要人物写作的、有关重要事件和人物的文献,才能较好地得以保留。而普通人物写作的,有关普通事件和人物的文献,往往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种对于研究者而言无法控制和把握的文献选择性会带来研究对象所能涉猎范围的局限性。

③文献背景了解的困难。在阅读一篇重要的学术原著的时候,通常需要首先了解作者本人的生平、思想状况,以及著作写作过程的情况。因为不了解这些情况,会影响我们对著作中一些借代词汇和借代表达的理解。但背景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内容,与文献相关的背景知识有直接和间接的区别,我们不可能一一进行了解,这就必然影响我们对文献的理解。除此之外,一些特有的表达方式,例如信件当中只有两个当事人之间能够理解的表达,如果不能事先了解,也必然带来文献理解的困难。

④资料获取的受限性。文献相对于其他资料而言,具有知识的共享性,但这种共享性也不是绝对共享的。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时代,原创性知识或技艺通过专利、著作权、版权而带有私人财产的性质。要获得这样的文献,需要付出一定的资金。还有一些文献涉及个人或国家机密,例如个人日记、信件和国家档案,这些文献在没有征得所有者同意之前,或者在国家解密之前,也是很难获得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调查机构的原始调研材料,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而无法获取,也会限制研究者对文献的获取。

4)网络调查法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应用,网络信息调查作为一种信息收集和统计调查手段,近来开始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网络信息调查,又称在线调查,是指通过互联网及其检索系统把传统的调查、分析方法在线化、智能化,利用网络良好的交互界面和信息反馈速度快等优点而出现的一种现代调查技术。

与传统调查方法相类似,网络信息调查也有对原始资料的调查和对二手资料的调查两种方式。

网络调查的方法按照采用的技术方法不同可分为站点法、电子邮件法、随机IP法、视讯会议法等;按照调查者组织调查样本的行为不同,可分为主动调查法和被动调查法。

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沟通渠道,它的特点在于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广泛性和直接性等;而网络信息资源则具有内容的广泛性、访问的快捷性、搜索的网络性和资源的动态性等特点。

因此,网络调查具有传统调查所不可比拟的优势:第一,网络调查成本低;第二,网络调查速度快;第三,调查具有隐匿性;第四,调查具有互动性。

当然,网络调查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样本的代表性无法保证;其二,样本的背景信息难于获取;第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等等。

网络信息调查的方法:根据调查方法的不同,网络调查可分为网上问卷调查法、网上讨论法、网上实验法和网上观察法等。

5)实验分析法

(1)实验分析法的定义及基本因素

实验分析法也称试验调查法,实验方法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通常是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变革客观对象的条件下,通过实验观察获取科学事实,探索、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方法。实验方法是科学认识最重要的方法,它可以检验假说,获取新知识。它有益于对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探索,是揭示和确立因果联系的最佳方法。而且实验是可控的,能够提供纵向地分析研究事物变化过程的可能性。

因此,实验分析法是实验者按照一定实验假设,通过改变某些实验环境的条件或状态来获取信息,并且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调查方法。

实验分析的基本要素是:

①实验者,即实验调查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主体,他们都以一定的实验假设来指导自己的实验活动。

②实验对象,即实验调查者所要认识的客体,他们往往被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这两类对象。

③实验环境,即实验对象所处的各种社会条件的总和,它们可以分为人工实验环境和自然实验环境。

④实验活动,即改变实验对象所处条件的各种实验活动,它们在实验调查中被称为“实验激发”。

⑤实验检测,即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所作的检查或测定,其可以分为实验激发前的检测和实验激发后的检测。在实验分析中相关因素的作用关系如图6-2所示。

图6-2 实验研究中要素的作用关系

(2)实验研究法的优缺点

实验研究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①实验者具有独立自主性,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来决定研究的变量,设计变量的水平,而不用遵循实现环境的“自然状态”。

②从时序角度看,实验研究法是纵贯式的研究,在实验进行的时间内,可以在多个时点进行测量,从而得以研究变量的动态变化。而其他方法如问卷调查,只能得到某一时刻的测量值,不能够得到一段时间内的变化。

③能够获得比其他方法更为令人信服的因果关系。因为在实验中,实验者可以通过操控自变量来观测因变量的变化,还可以通过设置控制组来判断操控的强度。

④实验法能够比其他方法更有效地控制外源变量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分离出实验变量并估计其对因变量的影响,还可以通过调整实验变量和实验条件获取常规条件下难以发展的极端情况和交互作用。

⑤实验方法具有可重复性,这是研究科学性的重要表现。

⑥实验研究法的成本通常较低。

实验研究法的主要缺点是:

①人为营造的实验条件会使得研究对象远离现实情景,导致所获取的结果信息外部效度降低。

②如果实验样本本身不具有代表性,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降低。

③当实验变量和水平数目增多时,会导致实验成本的急剧增加。

④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涉及的研究对象大多是人,人类的行为变异相当大,难以通过实验条件控制。同时,也使得实验研究面临诸多法律和伦理方面的限制。这也是实验研究方法更多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而较少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得到有效运用的原因所在。

(3)实验分析法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伴随实验研究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实验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也得到了非常快的发展,并取得了许多成功应用的案例。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①实验研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运用当时所能够达到的技术,使用生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相同的实验方法,对人类的心理进行较为精细的研究,将心理学发展成为了一门实证科学。1883年,斯坦利·霍尔(Stanley Hall)建立了美国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兴起了在全美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的浪潮,各种实验心理学的学派纷纷涌现,使得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促进了心理学各应用领域分支学科的发展,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据粗略统计,心理学超过一半的研究成果来自实验方法。

②实验研究在教育学中的应用。在实验研究方法进入教育学领域之前,教育研究主要采用精神科学的分析方法,通过自然语言对教育现象进行解释。19世纪中期,自然科学形成了实验和检验假设的方法论,注重对事物进行量化分析,采用数量化模型来解析和描述事物要素间的关系,并通过对事物要素的关系命题的逻辑演绎或归纳来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这对社会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提出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主张用自然科学范式来研究社会问题,追求方法和结论的科学化。20世纪初,德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梅依曼(E.Meumen)和拉伊(W.A.Lay)分别发表了《实验教育学纲要》和《实验教育学》,主张教育学应该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实验和假设的逻辑方法及定量描述来确定教育活动中的相关因素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克服既往教育学理论只注重思辨的缺陷。自此,教育实验开始在教育学领域盛行,教育学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都与教育实验相联系。

③实验研究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尽管有人把经济学实验方法应用的历史上溯到1738年贝努利(Bernoulli)为研究“圣·彼得堡悖论(St.Petersburg paradox)”所做的实验,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应把20世纪30年代作为经济学实验方法的开端。

1931年,萨斯通(Thurstone)为检验传统的效用曲线而设计了一个实验,要求每个主体在包括帽子与鞋、帽子与衣服的商品集合中作大量的假定选择,他记录了每一个主体的详细选择数据并发现,在假定无差异曲线是双曲线的情况下,在评价主体准备在帽子与鞋、帽子与衣服之间做出交易选择的数据之后,评价一个曲线是可能的。萨斯通得出的结论是:这类选择数据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代表,而且以这种方式评价无差异曲线是可行的。但这次实验具有偶然性。

对现代实验经济学产生重要影响的是哈佛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爱德华·张伯伦(E.Chamberlin)教授。1948年,张伯伦在哈佛大学创造了第一个课堂市场实验,用以验证市场的不完全性。张伯伦的实验数据显示,实验中的实际成交价格与市场均衡理论中所述的均衡价格有偏差,但他本人并未引起重视,也没有把实验经济学当作一个研究工具。但人们都把张伯伦的实验看作实验经济学的开端。

1950年,约翰·纳什(John Nash)将博弈理论引进议价行为模型,并进行了纯议价博弈实验。纳什提出有关谈判的对称性、效用线性变换的无影响性和不相关可选择方案的独立性两条公理。满足这两条公理,则存在纳什均衡。纳什通过实验,证明议价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议价者对可能的选择结果的偏好及他们对风险的规避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1951年,莫斯特勒(Mosteller)和诺杰(Nogee)对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人偏好(选择)进行了试验研究。

将实验方法规范化使其成为经济学不可缺少的方法应当归功于张伯伦的学生弗农·史密斯(Vernon Lomax Smith)。1956年,史密斯通过长达6年的实验,验证了竞争均衡理论。据此实验所撰写的论文《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mpetitive Market Behavior)发表在1962年的《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这是一个开创性工作,它不仅提供了如何科学严密地设计经济学实验的成功范例,而且将实验与十分丰富的经济学理论和假设很好地融合,通过实验结果的丰富内涵来揭示先验的经济理论需要通过可控的实验进行检验的必要性。同时,在这篇文章中,史密斯的实验结果揭示了经济中机制的重要性,并促使理论研究对机制的关注,从而使人们充分体味到实验经济学在提供理论上的启示和新知方面所具有的效力,颠覆或改写了经济学不属于实验性科学的历史,进而展示实验经济学的魅力和前景。

目前实验经济学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学研究和行为科学研究(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相互渗透;第二,实验经济学家试图通过对实验中经济参与人的行为过程的观察和分析,构造微观经济理论的动态基础,以弥补主流微观经济学的缺憾;第三,对政策决策的实验研究是实验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方面开展研究的主要代表是加州理工学院经济学和政策实验室、亚利桑那大学实验经济学和政策科学实验室、约克大学实验经济学中心。

有鉴于实验经济学研究的快速发展,1999年,著名经济学家宾莫尔(Ken Binmore)在他的论文《经济学为什么需要实验》(Why Experiment in Economics)中曾预言:“目前实验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已经如此普遍,以至于可以毫无疑问地说,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实验经济学先行者的时刻就要到了。”

2002年,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弗农·史密斯,201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再度授予以实验经济学为理论支撑的行为经济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弗农·史密斯的获奖原因是“开创了一系列的实验法,为通过实验室实验进行可靠的经济学研究确定了标准”。而理查德·泰勒则是因为“将心理上的现实假设纳入到经济决策分析中。通过探索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的后果,他展示了这些人格特质如何系统地影响个人决策以及市场成果”而获奖。实验经济学家两度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说明经济学实验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高度评价和主流经济学界的普遍认同,实验经济学的研究促进了现代经济学科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以及社会计算学的兴起,以模拟仿真技术为支撑手段的信息化实验技术也开始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借助计算机的模拟仿真手段,构建能够模仿现实系统的人工系统,通过两套系统的相互连接,对二者的行为进行对比分析,形成对各自未来状态的“借鉴”和“评估”,能够提高预见结果和洞察风险的能力;将计算模拟作为“计算实验室”中的“试验”过程和“生长、培育”复杂系统的手段,进行特定对象系统的社会计算试验,对相关行为和政策的可能导致的结果进行反复试验、比对和评估,从而提高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化决策以及有效控制与管理的能力。

可以预见,随着以模拟仿真技术为依托的社会计算学的发展、成熟,实验研究法将会在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