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桥巡礼:横街万安桥的历史与现状

古桥巡礼:横街万安桥的历史与现状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将有代表性的21座民间古桥记述如下:横街万安桥万安桥位于横街镇林村,始建于宋,历代重修,现存桥梁为清代重建。该桥自清重建后,一直来未见其有改建或添建现象,是我区境内迄今保存较完整的古桥梁之一。桥、亭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浇制,坚实牢固,迄今保存完好。近年来,为保证过往行人安全,由村出资在该桥两边加装了钢管安全护栏。

鄞州多水,江河溪流纵横交错,蜿蜒曲折。为启通途,鄞州区的先祖们取木石为基,架桥为渡。千百年来,桥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桥又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桥梁文化

鄞州区是宁波市现存民间古桥最多的地方,宁波全市现存415座,鄞州区就有101座,而这些民间古桥建筑特色鲜明,种类繁多,有廊桥拱桥、梁桥、特型桥。有始建于唐朝的大涵山桥、惠明桥;宋朝的武陵桥、百梁桥、高桥;明朝的新桥、碧环桥等等,以清朝居多。现将有代表性的21座民间古桥记述如下:

横街万安桥

万安桥位于横街镇林村,始建于宋,历代重修,现存桥梁为清代重建。该桥为双孔石拱廊桥,南北向横跨于浣花溪中上游。桥全长9.7米,宽4米,南北两桥堍各设踏跺13级。桥上建有瓦屋数楹,中间通道,两边有廊,其建筑结构明间为抬梁式,两次间穿斗式。木栏板高0.67米,桥墩用长方形块石迭砌而成,结构严谨,制作精良。该桥自清重建后,一直来未见其有改建或添建现象,是我区境内迄今保存较完整的古桥梁之一。

始建于宋朝的古洞桥位于横街镇庄家溪上流的新洞山村,原名翠山寺桥。《鄞县通志》载有古洞桥《兴建记》,从宋朝冯温舒所撰"四明郡之西山,雄气胜概,林岩秀润,溪流清远,由桃源乡(注:金林村)岁输赋于鄞溪,驾长虹以通兰若“,足见古桥(长虹)与佛寺(兰若)的沟通密切。为当时重镇林村翻越屯岭,过毛岙到樟村的重要古道,东西水利的重要枢纽。

该桥长30米,拱跨达17.5米,高7米,桥基以江村岭岩石为基,基上登石为拱,拱与桥面紧贴,桥顶宽3.5米,两桥堍宽达7米,两侧构成八字形,整个拱圈呈1/4圆圈状,设计十分科学,是鄞州古代造桥历史上的代表性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此桥曾于1923年由里人李声雷募修。2006年底溪下水库蓄水后,横街镇政府投入100多万元,于2007年1月20日始对该古桥进行整体拆迁至距原址1500米的翠岩山南麓小溪上。是我省首次大规模异地保护的古代拱桥。

大雷古洞桥

迁址后的古洞桥

跨泾桥位于邱隘镇横泾村,民国版《鄞县通志》记载:“县东横泾市西,跨小塘河,为横泾市南北往来要津”。现存桥梁为清代建筑。

该桥南北两端桥墩用长条块石砌筑,桥面上建有清式建筑五间,既可行人,节日期间又能作为戏台唱戏。据当地民众回忆,古时中秋佳节,河上划龙船,台上唱戏,气氛异常热烈。桥屋的明间为桥亭(亦称戏台),亭顶为卷棚顶,枋上原有“三国演义”等彩绘图案,现已不存,但整座戏亭迄今保存基本完整。南侧次间、梢间前附有硬山顶走廊,内立有清嘉庆甲子年(1804)碑石一通,碑名曰"公禁碑",该碑高1.65米,宽0.77米,全文正楷,内容为禁止在桥上、亭间进行一些不良行为。

邱隘镇跨泾桥

该桥建筑风格独特,桥面既作戏台又可行人,一桥两用的形式实为罕见,是研究江南水乡桥梁建筑特色的重要实物资料。

皎硬桥位于五乡镇皎硬村,清代建筑。南北向横跨于鄞东后塘河之两岸。

该桥为两墩三孔拱型石桥,中孔大,两侧略小,成对称状。全长27.3米,宽3.50米,南北两桥堍各设踏跺11级,券面石上镌刻“皎硬桥”三个大字。桥东西两面设有石栏板及望柱,之间用榫卯结构连接.栏板高0.47米,望柱高0.80米。十对望柱上荷花莲纹饰雕刻形式各异,有圆头、方头的覆莲或仰莲,亦有单层、双层或束腰的覆、仰莲等。栏板末端置有卷草纹饰的碑石二对,东西两面的桥壁上刻有楹联四对,其中东联日:圮上杭怀儒子事,杭中再见丈夫第。西联日:于环联映大江清,鳄背给成无龟逅。勾勒出一幅古人进京赶考时,桥上妻送郎君郎别妻的动人画面,桥南附近有“重建鄞东皎碶桥碑记”的碑石一通,长2.50米,宽1米,其风化程度甚重.文字已漫漶不清,隐约可见有“清乾隆”等字样,由此可知该桥为清乾年间所建,迄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五乡皎碶桥

黄昏晨桥位于云龙镇任新村下庵东,民国二十年(1931)建造。

该桥为二墩三孔拱形水泥桥,南北走向。全桥长22.24米,宽2.50米,高4.80米。桥口成簸箕状,外口宽5.24米,桥孔中孔大,两边孔略小,其中中孔跨水7米,两边孔跨水4.50米。桥之东西两面为水泥栏板,高1米,栏板外侧题有"能孝父母天佑得福,能孝父母天佑长寿,能孝父母……”等吉祥类词语,券面板上题有“黄昏晨桥”四个正楷大字。以上文字均用水泥浇制而成。

桥北建有水泥浇制的四角攒尖亭一座,为桥梁的配套工程。桥、亭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浇制,坚实牢固,迄今保存完好。

据传,该桥为鄞州姜山陈德富先生在上海建筑业致富后,不忘家乡培育之恩,在全市范围内共建了类似的十座大桥。

云龙黄昏晨桥

花桥位于横街镇凤林村,建于宋代。

该桥为薄墩式石梁平桥,二墩三孔,南北向横跨于浣花溪中游的两岸。全长16.1米,宽2.25米。桥墩由三块长条石直竖排列,墩石上盖置巨大条石,条石两头伸出处无雕刻,两边亦无栏板和桥额,整座桥梁结构简朴。该桥南北两岸均为凤林村村民住宅,一直来是沟通该村南北两岸的交通要道,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保存尚属完整。近年来,为保证过往行人安全,由村出资在该桥两边加装了钢管安全护栏。

定桥,位于姜山镇定桥村西首。据旧志记载:桥建于宋初,宣统三年里人重修。桥为三孔石拱桥,全长23.90米,宽3.05米,两堍踏垛均为22级。桥面左右有栏板14块,栏板之间设置望柱共16根,堍下抱鼓石四块,内侧雕有云彩纹饰。三孔石拱,中孔最大,两边略小。正中两边栏板外侧均刻有正楷桥名“定桥”二字,其旁边款,左直书“广福寺衲定林创建,广福寺重修”,右刻“道光辛丑岁小春月,乾隆丙辰岁仲冬月”。

鄞江光溪桥

光溪桥.,亦名许家桥,位于鄞江镇光溪村许家弄南端。为石砌单孔石拱桥,建于嘉靖三年(1524),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修。桥长35.95米,宽4.15米。南堍有踏垛28级,北堍有踏垛25级,并有引桥向西连接官池墩。两旁设桥栏、望柱,桥面望柱头雕有狮子。桥孔两边上端有石匾额,东匾横书“光溪桥”。西匾题“四明首镇”,边款署“大清嘉庆三年、光绪壬寅修,仲夏二月立”等纪年字样。桥孔两侧置有向外悬眺的石雕龙首,其下为长条柱联,匕联“环溪分月影长涵蕙水文澜”、下联为“虹桥联古道遥逋百里舟车”。全桥布局合理,造型古朴,宏伟壮观。

碧环桥位于五乡镇仁久村,2005年4月5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乡碧环桥

碧环桥建于明代,在五乡夹塘村(现仁久村),为单孔拱形石桥。全长11米,宽2.4米,桥堍宽4米。桥面两侧均有浮雕荷叶栏板,各边五块。栏板间置望柱各边六块,柱头雕刻莲花,有覆莲、仰莲、含莲等多种形状,桥堍设彩云纹抱鼓石。跨度仅2米的桥孔容得一条中型的舟船通过,桥基桥墙都用长条石交错叠砌,有块石护底。拱桥采用高1米、宽0.6米的拱形大石,分4节并列,砌成的圆拱超过半圆成为“陡拱形”拱圈。专家认为这种“纵联分节并列砌叠法”具有良好的抗外力性能,拱圈顶部的一块扇形桥额有雕饰方额横书“碧环桥”正楷桥名,上款“嘉靖癸巳(1533)”,下款“仲冬鼎建”。这一座460余年前的石拱桥,直至今日仍保存完好。

该桥规模不大,但砌筑规整,雕刻精细,并有确实纪年,是鄞州区境内有价值的古桥梁之一。

高桥位于高桥镇西首,1982年6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桥位于官塘河中段,横跨在大西坝与后塘河的汇合处。官塘河北濒姚江,西连四明山余脉的石塘山、深溪山,南经集士港、古林而入奉化境内;向东经后塘河即至宁波城。根据《鄞县志》记载南宋宝祐四年(1256)冬由大制使判府事吴潜重建。宋人袁商《重建高桥记》谓:“桥横跨西塘河北岸,南通晋家桥,北通大西坝村,自昔由杭、绍来宁为必经之路。”以后,历代相继维修,现桥为清朝光绪八年重修。

高桥为单孔石拱桥,因高大故名,为鄞西平原最雄伟之古桥。全长28.5米,面宽4.68米,拱洞跨10.3米,孔高6.8米,并筑有1米宽纤道。洞高孔大是它的特点,有“船舶过往而风帆不落”之说。桥洞上方两侧各有石匾一方,北刻“指日高升”,南刻“文星高照”。在南北两边各有对联一副,南联是巨浪长风,想见群公得意;方壶圆桥,都从此处问津。北面一联,因年代久远剥蚀不清了。桥的两头各有伸出的鳌头雕饰,桥堍设置踏跺,东33级,西32级;两边有栏板24块。间置双覆莲花望柱,桥堍两侧设有云彩纹抱鼓石,整个桥体中心窄,两头宽,呈菱形透视,给人以稳重雄伟之感。

高桥不仅在交通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它自身也流传着很多历史故事。比如高桥曾经是南宋首次大败金兵的战场。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躲避金兵来到明州,金兵追袭,浙东制置使张俊就在高桥大败金兵。为了纪念这个大胜利,高桥还曾有过“高桥会”这样的迎神赛会。与高桥有关的历史故事还有“'宁波滑子”和“黄泥墙与宁波花轿”等。

高桥

金鸡桥位于塘溪镇邹溪村。1994年11月18日被公布为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塘溪金鸡桥

金鸡桥长28.1米,宽2.3米,为六孔五墩石砌平桥。桥下是来自赤堇、梅岭等崇山峻岭的梅溪和亭溪的水,通过南岸山根开凿的三孔碶闸和水渠,流进下眷周湖塘、大嵩、朱家、虾爬袋等地,以灌溉农田。桥东通大碧浦村、鹳山村,西通邹溪村、塘头街,旧时是咸祥到塘溪的交通要道。该桥桥墩两头刻有龙、虎头状的装饰,手法简练粗犷,为这座石桥增添了几分艺术色彩,又反映了古人造桥时避邪镇妖的意愿。

惠明桥位于洞桥镇洞桥村西首,东西向横跨在南塘河北岸与仲夏港支流的汇合处。

该桥始建于唐,宋治平年间(1064-1067)倾圮,明正统五年(1440)重建,清同治七年(1868)再修,系石结构双孔石拱桥。全长20.5米,宽2.9米,桥面两侧各设栏板十四块及望柱十六根。两头桥堍置抱鼓石四只。东堍有踏跺十级,西堍八级。南侧正中栏板上端横额书“惠明桥”正楷大字,边款竖刻“同治戊辰至秋里人重建”等小字。桥洞两孔之间镌有伸出的龙首。桥西堍花园巷东侧外墙上有直立石碑四块,其中一块为明正统五年碑,碑额为“重建惠明桥记”。

惠明桥,作为古鄞县治通向明州府水陆通道第一桥,至今还留有两个原通航官船的圆形桥孔,直径宽达&3米。这座古桥,仍保持原有的宏大气派。惠明桥所在的惠明港又称仲夏港或里龙江,即是唐时通向小江湖和南塘河的咽喉,惠明桥对河岸原为阻咸泄洪的兰浦堰,桥旁曾有建有唐咸通十三年的天王寺。(www.daowen.com)

该桥做工精细,造型风雅古朴,系鄞州区现存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古桥梁,有着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洞桥镇惠明桥

大涵山桥位于东吴镇生姜村,横跨于东吴河、少白河、大涵山港与后塘河交汇点上,桥与大涵山相连,故以山名桥。2005年4月5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处河道纵横,河面宽达50米,深2.5米以上,为东吴乡河道最深之处,久旱不涸,水流清甘。大涵山桥就建在这五港交汇之处,山、水与桥相映,人行其间,有世外桃源之感。桥的近旁有史家湾村,山幽林茂,是一个僻静之地。南宋初,鄞县学行皆优的“八行先生”史诏就避居于此。其子孙有南宋朝赫赫有名的“一门三宰相”。

大涵山桥始建于唐代,明万历间重修,清道光、宣统间再修,为一座三孔、二墩(直竖)的石结构三眼平板桥。桥的中间栏板上题有“大涵山桥”桥额,下款为“万历戊戌(1598年)吉旦”纪年,全桥长13.9米,面宽2.28米,左右桥孔各宽3米,中间桥孔为5米。最奇特的是桥墩由5块长条石竖直排列,墩上覆置巨大条石作横梁,有榫槽与桥墩、桥板相衔接;墩上横梁伸出的两头刻有兽头一对,故立于桥侧作为护桥神。桥面呈弓形,坡度不大,两境各有石垛11级。

东吴镇大涵山桥

大涵山桥建造迄今已逾千年,重修后亦经400个春秋。它建于河面辽阔、流水湍急、俗称“虎狼关”的五港口河面之上,迄今仍挺立港口,稳如磐石,这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据考证:该桥的直竖桥墩由于薄而有榫卯结构,尖角单面迎水,既减弱了水流的冲力,又加速了水流的排泄,桥体经受住千百年急流的冲击而稳固如初。

位于章水镇蜜岩村的蜜岩庙旁,为单孔高石拱桥,桥长20米,宽2.75米,高4.5米,跨度10米,建于1852年(清咸丰二年),为83岁应元弼所建,现保存完好,属鄞州区文保点。

章水万安桥

昼锦桥,又称“牌楼桥”,位于姜山镇同三村,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

该桥为二墩三孔梁式石桥,东西走向,全长11米,宽2.5米,桥面板离水面高度约2.7米。桥墩由三块长条石直竖排列,墩石上盖置巨大条石,条石两头伸出处为素面装饰。桥面板由两块条石铺架而成,两边无栏板,东西两岸边筑有金刚墙,为长条石垒砌而成。南侧桥面板上刻有“昼锦桥”三个楷体大字,下款为“明嘉靖十四年重建”。根据现掌握的资料,该桥为鄞南现存唯一的薄墩式梁桥,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

姜山昼锦桥

隐仙桥位于横街镇横街村,始建于元大德年间,清同治九年重建。

故该桥现为四墩五孔平梁桥。至今桥上仍保留有两个桥名,一日:

隐仙桥南北向横跨于鄞西中塘河之西端。原为二墩三孔石梁平桥,附近原广德湖桥废圮后,被迁移拼接于隐仙桥之北,隐仙桥,一日:广德湖桥。该桥全长18.55米,宽2.92米,栏板高0.47米,石料质地为当地产的光溪石。其栏板与望柱连接处均采用榫卯形式,结构坚固。桥墩用长条块石叠筑,制作精良,砌筑规整,桥西迎水一面的桥墩采用分水尖的作法,以减轻洪水冲击的力量。该桥是鄞州区域内至今保存较完好的古桥梁之一。

横街隐仙桥

鹿窠洞桥位于章水镇杖锡村(原杖锡寺大门前),2000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桥上未见其桥名及具体年份记载,有关史料亦无记载。

该桥为高拱单孔平桥,整座桥梁用长块条石叠砌而成,总高5米,拱券高4米,桥面宽4米,跨度4.6米。南北向横跨于百步溪两岸,南通百步阶,北为原杖锡寺遗址。杖锡寺创建于唐,宋天圣四年(1026)天童寺僧修已来山主寺,遂成禅林,现遗址周围留有许多宋代经文摩崖石刻及古迹。该桥地处杖锡寺山门之南,古时为杖锡寺的主要通道,经有关专家根据该桥的建筑风格及其周围地理环境的保存状况推断,疑该桥为宋代所建。

鹿窠洞桥

位于洞桥镇蕙江村,南北横跨鄞江中游。始建于1078年,后经多次重建维修。桥长77.4米,宽8米,6墩7孔,桥上建有瓦屋桥廊,桥梁由124根大木架设,是省内现存最长的石墩木梁廊桥。1998年被评为“甬上十佳名桥”之一,2005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宁波民间有一副趣联:七塔寺七座塔,塔塔朝天天朝塔;百梁桥百根梁,梁梁映水水映梁。说的是宁波两处有名的古建筑——七塔寺和百梁桥。

百梁桥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变迁,经过了几十代人的营建、修葺,终于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

由于鄞江水流湍急,奔腾不息,当时的浮桥经常被洪水冲毁。公元1078年,在当地人朱文伟父子的主持下,建造了一座长达百米,宽7米,高10米的6墩7孔木梁桥,由于其中6个桥洞中每洞铺架直径50厘米大木14根为梁,中间桥洞用16根木梁,合计百梁,因而桥得名“百梁桥“。桥面用厚栗木板铺成,桥上建瓦顶廊屋27间,廊屋之顶用132根廊柱承托,左右二厢数十条长凳可供旅人歇息,桥廊中间是行人和人力车的通道。在桥上可西眺四明群峰,东望江河阡陌。明代诗人沈明臣在此写下了“青天回首归何处,落日千峰兴不孤”的诗句。

进入20世纪,由于鄞江下游元贞桥架通,百梁廊桥这个昔日的“鄞奉通途”,显然失去了重要地位,除了桥边的村民外,很少有人从此经过。“山自西来水过去,碧溪两岸一桥通,垂帘卖酒联成市,杨柳青青花自红。”宋代鄞州诗人周睿眼中的美景依旧,只是繁华早逝。

1982年,这座浙东最大的廊桥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以来,有关部门多次拨款,当地百姓捐款上千人次,修护百梁桥。2003年,鄞州区政府对百梁桥桥体腐朽构建进行更换,并恢复了桥体两端石阶,还全面按照原始色彩油漆,达到“修旧如旧”的古朴风貌。经过多次修护的百梁廊桥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现长77.4米,宽8米,桥下木梁为124根,仍名“百梁”。此外,在百梁桥的下游百米处,另建了一座公路桥.专供通行机动车,古桥上只有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以长久保护这座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廊桥。

百梁桥

洞桥位于洞桥镇洞桥村,南北横跨南塘河。又称老洞桥,始建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为厚墩双孔木梁廊桥,长18米,宽7米,现为区文保点。

该桥是浙东幸存的一座厚墩双孔木梁廊桥,其桥墩由条石砌成,特别硕大,厚3米,宽7米,迎水的一方做成分水尖,减轻了洪水季节急流的冲击力。遥遥望去,厚墩犹如中流砥柱,巍然如山。

洞桥的桥面,由直径约33厘米的30根柏木为梁,上铺地板,竖立64根木柱,建9间廊屋。廊屋中间为通道,西为商店,东置木凳,供行人坐歇。建桥匠师又在桥南北二堍各建四柱的硬山顶凉亭,作为与桥面廊屋的联合体,使洞桥的整体建筑构造富有变化。由于桥上廊屋设小过梁,卷篷顶青瓦砖皮石灰拼缝,即使风骤雨狂,廊屋也不会渗漏。远看洞桥犹如一座楼台,因此桥上有楹联日:舟楫频摇波底月,楼台倒映水中天。

老洞桥

跟百梁桥一样,洞桥在昔日也曾是商贸和文人荟萃之地。据记载,以前桥旁有建于唐代的天王寺和兴教寺,有建于宋代的天兴寺和建于明清的回龙庵,甬上名流望族中的楼氏、赵氏、朱氏等近千户聚居于此。清代初年的史学家全祖望曾写道:“溪上盛时,碧瓦朱薨,翠耸鳞比,望之如神仙居。呜呼盛矣!”至今桥边留下的百米船埠,数十缆绳孔还历历在目。据说当年桥下二洞往返于甬城的航船每天多达40余班,直到20世纪70年代。刻在洞桥桥亭上的对联“巩固舆梁广通过客,苍茫烟水频泛来船”,是当年繁华景象的生动写照。

时至今日,由于现代交通的发展,洞桥渐受冷落,但却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人的悉心呵护。2006年.洞桥作了全面修缮,保持了当年古朴结实的风貌。在老洞桥东边,新建了一座新洞桥,分担了大部分的交通压力。

位于集土港镇湖山村的十三洞桥,桥孔多达13孔,故称十三洞桥。桥面全长53.31米,桥墩高近6米,东西横跨湖泊河。唐宋之间,鄞西平原曾有过烟波浩淼的广德湖,湖泊河是广德湖西缘较深的水道。十三洞桥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是宁波孔数最多的塘河桥,也是现鄞州最长的多孔石梁桥。

根据清代《甬上望族表》记载,在宋代嘉熙年间(1237〜1240年),宁波笫一大孝子董黯的第四十三世孙董全八,听闻鄞州西乡山碧水清,于是从慈溪迁入鄞州集土港镇湖山村,再次渔樵耕读,世代繁衍至今,逐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董家村。清代嘉庆卜四年(1809年),董家村董澜考中进士,名列嘉庆己巳年恩科会试第七名,官授江西余干县知县。在离家30余年为官期间,董澜始终恪守官箴,勤于治理,政绩显著,且一生两袖清风,深得民心。所以等到年迈回故里时,形成了万人夹道送行的动人场面。

董澜虽然在外为官,但仍十分挂念家乡。当时董家地处湖泊河边,宽阔的河面阻断了与对岸的交通,村民出村进城都很不方便。于是董澜出资牵头建造了一座石桥,就是现在的鄞州第一长桥十三洞桥。从此便打开了董家村几近封闭的大门,沟通了湖泊河两岸的交通往来,附近村人只要过桥即可到董家村、高桥和集土港。

鄞江镇悬慈村境内有座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年)的悬慈桥,全长18.34米,宽近6米,桥上覆盖木屋5间,以大柏木为梁,登石4墩5孔。桥墙上,8根悬伸出的石梁,有力地承托着长达10.64米的木梁,使承重梁跨度缩短为8.94米,成为浙东罕见的伸臂式木梁廊桥。

近30年来,村庄扩建,乡村之间有了康庄大道,偶尔只有耕作的乡民、采风的文人行走在古桥之上,庵、庙、亭阁也都废弃,曾经承重的4个墩石改为两个水泥柱。值得庆幸的是,悬慈桥的桥屋、桥石和桥台还保持了原貌。

表1-26 民间古桥一览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