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球能源互联网:从特高压到能源互联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从特高压到能源互联网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高压逐渐成长为中国在世界上具有绝对竞争力的技术和产业,继而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成为国家竞争优势,直到以其为关键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登上国际舞台,成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中国创新推动特高压发展并引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全球能源互联网:从特高压到能源互联网

在2015年9月26日联合国发展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世界郑重推介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在业界看来,中国“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战略构想,正是基于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技术方面的成功实践。作为“中国创造”的一张国家名片,“高大上”的特高压似乎离大众有些远。但是,如果从治理雾霾和清洁发展的角度去认知特高压,认知“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认知“清洁替代、电能替代”,就会发现原来它就在你我身边。作为“中国创造”的一张国家名片,多年来,特高压经受了从技术到商业模式等各方面的磨砺。特高压逐渐成长为中国在世界上具有绝对竞争力的技术和产业,继而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成为国家竞争优势,直到以其为关键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登上国际舞台,成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蓦然间,一个重大课题亟待探究——作为一个国家创新典范,特高压的背后是一套怎样的支撑体系?

树立“大能源观”,立足国内、放眼国际、总揽全局,统筹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战略构想浮出水面。通过建设跨洲特高压骨干通道,形成连接“一极一道”大型能源基地与亚洲、欧洲、非洲、北美、南美的全球能源系统,实施清洁能源跨洲配置;通过建设洲内跨国特高压线路,满足洲内国家之间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或电能交换需求,提高洲内电网互济能力;根据各国资源禀赋和需要,通过建设国家级特高压电网,形成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连接国内大型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这正是全球能源互联网构想中所描述的全球特高压骨干网架。在家里用上北极的风电、赤道太阳能,将会伴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成而成为现实。

从特高压到全球能源互联网,国家电网充分体现了精神的力量,即忠诚报国的负责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中国创新推动特高压发展并引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国家电网提出,未来几十年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期,总体分为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三个阶段。到2020年,加快推进各国清洁能源开发和国内电网互联、智能电网建设;到2030年,推动洲内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和电网跨国互联;到2050年,加快“一极一道”能源基地开发,实现电网跨洲互联,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

2004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开展特高压工作,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核心技术和全套设备制造能力,制定了完整的特高压标准体系,特高压交流电压成为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我国成为世界首个、也是唯一成功掌握并实际应用特高压尖端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随着特高压技术的全面推广,电网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能输送载体,还是强大的能源转换、高效配置和互动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将煤炭、水能、风能、太阳能等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实现多能互补、协调开发、合理利用;能够连接大型能源基地和负荷中心;能够与互联网、物联网等相融合。把全国、全洲甚至是全世界的能源网连接起来,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

阅读材料:国家特高压发展政策

“十三五”特高压规划重点:

(1)第一批“五交八直”工程:

为治理东中部地区严重雾霾,满足西部北部能源基地和西南水电基地电力外送需要,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加快建设“五交八直”特高压工程。计划2016年开工建设,2018—2019年建成投产。目前,±1 100 kV淮东—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建成投运。

(2)第二批“四交两直”工程:

为加快形成东部、西部同步电网,建设东北特高压环网,东北与华北、西北与西南、华北—华中与华东特高压交流联络通道,以及金上—赣州、俄罗斯—霸州直流等特高压工程,2018年前开工,2019—2020年建成投产。

(3)第三批“三交一直”工程:

2020年以前开工建设东部电网内部网架加强工程、内蒙古特高压主网架、西部电网向新疆和西藏特高压延伸工程,以及伊犁—巴基斯坦直流等工程。

思考题

1.你觉得中国电力未来会如何发展?(www.daowen.com)

2.对我国的特高压技术的现状你有何想法?

3.如何实现特高压的经济社会效益?

4.如何评价全球能源互联网?

参考文献与续读书目

[1]刘振亚.特高压交直流电网[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2]刘振亚.特高压电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刘振亚.中国电力与能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2012.

[4]刘振亚.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研究成果专辑(2005—2011年)[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2012.

[5]田建华.特高压输变电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6]刘振亚,张启平.国家电网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7).

[7]马钊,周孝信,尚宇炜,盛万兴.能源互联网概念、关键技术及发展模式探索[J].电网技术,2015,39(11).

[8]董朝阳,赵俊华,文福拴,等.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8(15).

[9]李文华,刘振亚.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创新 为世界能源电力转型提供重要启示[N].中国能源报,2016-12-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