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美、欧、中的智能电网特征分析

美、欧、中的智能电网特征分析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提出智能电网要具备六大特征:自愈、互动、兼容、创新、优质和安全。欧洲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特征为:灵活、易接入、可靠、经济。我国的智能电网必须以特高压骨干输电网为基础,建立坚强的输电系统,以便于实现能源的大范围合理配置,为电力系统更高层次的智能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美、欧、中的智能电网特征分析

1.美国智能电网

2001年,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提出“Intelligrid”(智能电网)的概念,并于2003年提出《智能电网研究框架》展开研究;美国能源部(DOE)随即发布Grid2030计划,通过采用先进的材料技术、超导技术、电力电子技术,重点研究控制技术、广域测量技术、实时仿真技术储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技术等,以构建全美骨干电网、区域性电网、地方电网和微型电网(分布式电力系统)等多层次的电力网络,争取到2030年建成完全自动化、高效能、低投资、安全可靠、灵活应变的输配电系统,以保障大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及电能质量。

美国电力化建设开展较早,但对电网建设投入不足,电力系统从业人员年龄结构逐渐老化,电网设备陈旧,存在稳定性问题,急需提高电网运营的可靠性。因此其智能电网建设关注于加快电力网络基础架构的升级更新,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系统自动化水平。

美国将智能电网的概念描述为:智能电网是一种新的电网发展理念,通过利用数字技术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和规划方案的动态优化,对各类资源和服务进行整合重组。智能电网的范畴不仅涵盖配电和用电,还包括输电、运行、调度等方面。

美国提出智能电网要具备六大特征:自愈、互动、兼容、创新、优质和安全。

2.欧盟智能电网

2005年,欧洲提出类似的“smartgrid”概念,2006年,欧盟智能电网技术论坛推出了《欧洲智能电网技术框架》,认为智能电网技术是保证欧盟电网电能质量的一个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主要着重于输配电过程中的自动化技术。

欧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网架架构、电源布点、电源类型臻于完善,负荷发展趋于平缓,电网新增建设规模有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各国电网运行模式不同,国家间电网互连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二是面临大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以满足《京都议定书》环保标的压力

欧洲智能电网建设更加关注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完善社会用户的增值服务。(www.daowen.com)

欧洲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特征为:灵活、易接入、可靠、经济。

研究重点在于研发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储能技术、电动汽车与电网协调运行技术以及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技术,以便带动欧洲整个电力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3.中国智能电网

2008年11月11日到13日,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组织特别会议召开,在会上开始使用“Smart Grid”,中国将之翻译为“智能电网”,并在国内统一推广这一概念,以指导相关研究的开展。

在2009年5月召开的“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式提出“坚强智能电网”的概念,并计划于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的坚强智能电网,正式拉开了中国坚强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建设序幕。

我国的智能电网必须以特高压骨干输电网为基础,建立坚强的输电系统,以便于实现能源的大范围合理配置,为电力系统更高层次的智能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中国正处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时期,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巨大压力;同时,地区能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情况极不平衡:负荷中心在中东部地区,而能源中心则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其中蕴藏量极大的风能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以及沿海地区,太阳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新疆和内蒙古等北部和西部地区。因此,我国的智能电网必须以特高压骨干输电网为基础,建立坚强的输电系统,以便于实现能源的大范围合理配置,为电力系统更高层次的智能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