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要发展,电力须先行,电力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产业,电网是连接电厂与用户、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基础平台。40多年来,电力企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部署,致力于为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更可靠的电力供应,有效支撑了社会经济发展,并在规模、能力、创新技术等方面不断创造新纪录、提升国际影响力、迈向世界制高点。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电网很少出现较大的安全事故,尤其是大型的停电事故基本没有发生。最近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电力行业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整体安全生产情况总体趋于平稳,极少发生10人以上人身伤亡事故、特大电网事故,以及特大设备事故。
我国电网安全水平较高,与电网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是分不开的。电网企业一直高度重视电网安全,不断致力于提升安全运行水平。打造了世界上安全运行水平最高、安全运行记录最长的特大型电网,没有发生过像美加、欧洲、印度等曾发生的大面积停电事故。这可以归因于,企业时刻牢记电网安全的重要性,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创新装备系统、强化管理手段,在建设规模持续加大、电力系统更加复杂、电网控制难度增大、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情况下,保持了全国电力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事故程度、事故次数长期得到有效控制,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保驾护航。国家电网公司严格执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遵循《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设立可靠的“三道防线”,研制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仿真系统、精准负荷控制系统,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实行差异化设计,有效提高了电网快速应对能力和抵御严重自然灾害的能力。
近十年来,我国电力企业生产中电网事故、设备事故数量呈现显著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人身伤亡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却有所增加。与2005年相比,2015年电网事故起数减少98.6%,设备事故起数减少99%;而人身伤亡事故起数仅减少23.5%,伤亡人数减少约40%。虽然,2005—2008年人身伤亡事故起数曾出现下降趋势,但从2009年起,电力人身伤亡事故起数逐年上升,并在2013年达到56起的历史高峰。
可见,近年来虽然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情况逐年好转,事故数呈下降趋势,但是在人身安全方面却形势严峻,甚至有恶化的趋势。此外,自然灾害和外力破坏对电力安全影响日益严重,电力系统防灾抗灾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虽然没有发生大的电力安全事故,但是我国电力安全生产事故依然严峻。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国内总产值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必然导致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同时不可避免地,对电力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在这样一个历史大发展的时期,也必然决定了电力安全生产的一些特点,其中之一表现为,电力行业也进入了安全生产事故的“易发”时期。尤其是电力行业人员伤亡事故、安全事件依然处于“易发”时期,这类事故的“易发”有其客观的因素。
我国经济总量和电力发展的增速决定了用电量的增长较快。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位,而我国也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力生产国。电力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发电机装机规模从1亿kW到2亿kW用了7年零3个月,从2亿kW到3亿kW用了5年零1个月,从3亿kW到4亿kW用了4年,4亿kW到5亿kW用了1年零8个月,5亿kW之后,每上升一亿kW的时间都在1年时间之内;发电机装机容量由1978年初的5 712万kW到2007年的超过7亿kW,截至2018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9.0亿kW,是1978年装机的33倍多。由于电力发电用电总量规模的急剧扩大,必然引起安全事件的增多。(www.daowen.com)
电力行业的系统性、特殊性。电力系统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随着电力现代化作业条件、技术手段的进步和改善,电力生产的装置设备更加精密、结构日益复杂。任何精密复杂的系统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容错能力低,操作中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电力安全生产系统无法运作,引发事故。
电力企业在安全人因方面重视和投入不够。长期以来,大多数电力企业在安全人因方面重视不够,但这并不是由于企业对于人的关注的主体缺失,相当程度上,这是由于企业从对于硬件设施的倚重到开始重视人的因素的必然历史过程导致的。
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制度建设层面,我国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在法律法规、安全规程上已经趋于完善,政府、行业、社会三方监管机制也已经形成;企业的安全责任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在安全设备层面,企业在安全设备上的投入不断增加,设备安全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安全防护技术不断更新,防止电力安全事故的技术手段不断加强。但是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人身伤亡事件仍不断发生,并且是透过层层防护走向事故,而在电力系统中能有这样穿透性、能动性的因素只有一个对象,就是人。电力生产的所有环节和过程是需要人的参与、控制和维护的。人是安全的发起者、维护者和终结者。当系统和设备运行失效、突发事件降临之后,在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的过程中,人成为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有的设备,在安装初期符合要求,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积累,产生磨损老化而留下潜在危险,由于设备的无意识性,设备不能自动消除或报告隐患,因而人的安全素质和保障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海因里希曾经调查过美国75 000起工业伤害事故,发现占总数98%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只有2%的事故超出人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是不可预防的。在可预防的工业事故中,以人的不安全行为占主要原因的事故有88%,以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主要原因的事故仅占10%。
因而,从事故致因来看,人因和物因是事故预防、控制和处理的两个核心因素。人因控制相对物因难度要大,其稳定性也低,加之心理、行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群体、组织和管理也受到相应的影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在迈过了法制建设、设备提升、安全管理体系完善等门槛之后,已经逐渐意识到人的重要性,安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已经基本形成,安全文化的活动也与安全生产有机结合,不断深化开展。毋庸置疑,下一阶段的安全管理必定会投向更为复杂的因素——人的因素。这也是对安全管理中要更加关注人因安全,把握人的心理生理特征,更科学合理分配安全投入、开展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
同时,为满足大规模电力输送和高效配置的基本要求,我国需要构建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强大电网。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成熟及商业应用为我国大电网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加快构建大电网安全综合防御体系,充分发挥大电网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的体制优势,将有力保障我国电网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并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