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入凉山——带着责任和希望的四次行动

深入凉山——带着责任和希望的四次行动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2019年年底,11月13日,11月18日,12月3日,12月12日,我连续“四上”凉山。无论是部署工作、召开会议,还是陪同上级领导调研,每一次到凉山来,我都有一个心愿:去帮扶的两个村看一看。一个月四上凉山,每次都是带着责任来,带着问题回去,又带着办法再来。

你穿着破敝的衣服,在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群中行走,骄傲永远不能走近这个地方。

——泰戈尔

情感,讲工作,没有纸上谈兵的论道,只有起而行之的实践。

细数5年来的扶贫工作,从空间上看,我到凉山的次数比到其他任何地方都多。其一,凉山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是四川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其二,是烟草局在普格县的定点帮扶对象,这是我们的“责任田”。其三,凉山还是全国战略性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以前就来得多,本身就有特别的感情。

再从时间上看,我大致算了算,我每年要来这里十几次,最多一年去了二十余次,这5年我到凉山至少有五六十次之多,超过了开展扶贫工作之前到凉山的所有次数之和,想想还是不容易的。

其中,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2019年年底,11月13日,11月18日,12月3日,12月12日,我连续“四上”凉山。凉山这个主战场,始终是我心头最牵挂的地方。

从11月13日开始,到12月12日,这一个月的时间,我几乎都一头扎在扶贫工作里。年底的事情其实很多,各条线的工作都进入收尾总结的阶段,都是一摊子的事情等着。但扶贫工作是头等大事,必须抓住重点,其他工作只能统筹兼顾、见缝插针地协调并进。这四次到凉山,第一次是甲甲沟村后期工作收尾了,我们要到村上召开工作例会,部署最后的收官行动;第二次,那是陪同国家烟草专卖局主题教育指导组的段组长到村调研。甲甲沟村和特补乃乌村有了一定名气,很多同志来到四川,都想去实地看一看;第三次,是陪同省上曲木史哈常委来甲甲沟村调研。这个村也是他的“责任田”,他时常关心甲甲沟村的变化与发展;第四次,是我们烟草局与省上9个帮扶单位,和普格县一起召开年底前的联席会议,总结一年工作,部署新一年的任务。(www.daowen.com)

无论是部署工作、召开会议,还是陪同上级领导调研,每一次到凉山来,我都有一个心愿:去帮扶的两个村看一看。每去一次喜悦一次,每去一次感慨一次。看到村里一天又一天变化,心里就多一点亲切感和满足感,内心告诉自己:快了,快了,老乡的小康梦就要实现了。

看到老百姓高兴的笑脸,人还是那群人,但精神面貌一下子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有时我也想,自己本身分管工作就多,一天也很忙很累,要想推脱少跑基层,借口肯定是有的。但我内心深处,真的把扶贫工作作为一项人生最有意义的事业来做。到凉山来得多,是因为始终牵挂着帮扶村整个项目的推进。收官之年,越到最后,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和最难办的事,只有经常去现场督战,与他们一道,一个关口一个关口跨过,才能取得最后决战决胜。

我还清晰地记得,国庆70周年庆典的时候,天安门上空三次打响“人民万岁”的礼花;在这几年习总书记新年贺词,“关心扶贫”的指示始终不会缺席,至今仍历历在目。一个月四上凉山,每次都是带着责任来,带着问题回去,又带着办法再来。

我很喜欢这样几句话: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位卑未敢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

时至今日,扶贫工作不也是这样吗?干扶贫的,都是这样一群人,他们驾着车、走着路、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大山,越过一条一条的大河,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进入山里。他们也许是驻村干部、是烟草行业的年轻员工,是工人,是农民,是慈善机构,是陌生人,他们都是普通人,却是没有忘记贫困群众的人。他们的心是火热的!

我想,在凉山这片热土上,正是这样的扶贫人,用奋斗把每一个地方的梦想照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