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阳光拯救穷山沟的故事介绍

阳光拯救穷山沟的故事介绍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拐进山沟后好长时间也看不到一辆车一个人,可能贫穷的山沟还在沉睡。据说凉山州彝族是彝族伟大的阿普笃慕的长子慕雅热的后代。因为时间宝贵,此行的目的是要对特补乃乌村的贫困情况进行摸底。扶贫,就是要举全国之力,尽快让这里的老百姓摘掉贫困的帽子,让温暖的阳光照进这穷山沟。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

——吉伯特

2015年的冬季时节,当时省上的张作哈资政,带领我们去普格县特补乃乌村调研。那是我第一次踏上特补乃乌村的扶贫路。那天早上虽然艳阳高照,但可能是下了霜的原因,感觉天寒地冻。拐进山沟后好长时间也看不到一辆车一个人,可能贫穷的山沟还在沉睡。车在“跳跃”的路面上颠簸,把车里的人甩来甩去,让我有些昏昏欲睡。司机突然小声说:“我们快到了。”

远处是一个被群山包围的山凹,通往山凹的路越来越狭窄,路上也看不到车轮碾压出来的凹陷痕迹,很明显进来的车很少。我看到山凹的尽头稀稀疏疏的立着几个房子。“村子就在里面么?”特补乃乌村就只有这几户人?

“村子还在上面呢。”

据说凉山彝族是彝族伟大的阿普笃慕的长子慕雅热的后代。当年洪水泛滥毁坏了彝族人的家园,阿普笃慕便分配他的六个儿子向六个方向迁徙开疆拓土,慕雅热就到了凉山并开枝散叶,居住在2000至3000米的半山腰上,但特补乃乌村的老百姓却居住在自然形成的河道两旁。

我往山上望去,山不高,才初冬,但一片片落叶飘落在这贫瘠的山梁上。这怎么住人啊,连块像样的耕地都找不到,我心里咯噔了一下。进村的最后这一段路特别难走,全部是30度左右的陡坡,而且窄得只能过一辆车。路基塌陷很明显,而且到处都是大坑小坑。司机尽量躲避着路面的乱石和坑洼。十几公里的路硬是花了一个小时才走完。真是不敢想象,如果村里有人突发个疾病怎么来得及?

走到村口,看见几个老乡披着察尔瓦蜷缩着蹲在地上。这才早上9点多,太阳的温度还不高,山谷里的冷风嗖嗖地吹在身上。这个时候本该是辛苦劳作的时候,却成了他们一天生活的前奏。这个季节虽然已经没有农作物可以下地了,但为什么他们都不愿意出去务几天短工补贴家用呢?他们看着我们一行人下了车,都眯着眼睛呆呆地看着我们。我们给老乡们挥了挥手表示招呼,他们也许提前知道我们今天要到村上慰问,有个年轻一点的小伙子大方地喊着“各位领导好”。

因为时间宝贵,此行的目的是要对特补乃乌村的贫困情况进行摸底。所以张作哈资政带领我们马上钻进一个又一个低矮的门洞,走访慰问每一家每一户。我们还给十多个特困户带去米、面、油,另外还准备了2000元的慰问金。同行的同事和我一样,都是第一次走进这个极度贫困村,看着一间间茅草房、土坯房、胶布房,看着支锅石上的铁锅是分辨不出内容的浑浊汤食,看着墙上挂着一串串有些霉变的玉米棒,晒得有些蔫的元根菜摆满了窗台,看着院落里遍地的猪屎鸡粪,同事举着手机到处找寻信号,看到眼前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如此破败不堪,我们的心都很沉重……

特补乃乌村从村入口到第六组大部分住家都是沿河而上,因为流水冲刷自然形成的河沟成了老百姓祖祖辈辈的饮用水,也是老百姓洗菜、洗衣服的地方。天晴时,水还是比较清澈,一旦到了雨季,那完全就是浑浊的泥水,只能沉淀以后再用。(www.daowen.com)

村里没有医疗室,看病要到乡卫生院去,但是因为收入来源太少,得了各种小病只是摇摇头就扛过去;遇上了慢性病,就只是忍着病痛熬下去;患上了不治之症,根本就不奢望去治疗,只能在痛苦的折磨中煎熬。

我们走进一个叫俄力莫有合的家,去的时候他正卧病在床,三间破损的房子,又矮又压抑,还有种说不出来的冰冷感觉,似乎从来没有太阳照到过,墙壁上长满了潮湿的霉斑。夫妻二人生育三个小孩,男主人患上了肺结核病,我们去的时候看见他正在咳嗽呕吐,床边的地上一摊污秽的呕吐物,好像是早上吃下的东西全部吐了出来,他尴尬地向我们笑了笑,眼眶里噙满了泪水。女主人的怀里还抱着个一岁多的孩子,黑黝黝的眼睛瞪着我们,大的孩子十七八岁,外出打工去了,一年多都没回来过;二女儿已上四年级,正在室外的板凳上写作业,她看了我们一眼,毫无表情地又自顾着写自己的作业。我还是忍不住问她:“想上学吗?”“想!”“有什么需要么?”“伯伯,我想要个新书包,那个旧的带子快断了。”

这里老百姓最苦的是口袋里没有钱,因为大部分都是山坡地,自然资源差,随便怎么垦,也翻不出几分适合栽种的土地,所以就算终年勤恳,种点土豆、玉米、苦荞,能够自己吃就不错了,根本换不回收入。仅靠着喂几只鸡、养几头猪和牛作为生活来源。有的家里也种点水果、蔬菜,一年到头也捡不了几个钱回来。这样的状况,哪来钱修缮房屋、上医院看病、送小孩上学。尽管每年政府也补给一些,但也是杯水车薪,个别彝族群众恶习难改,好不容易养了一头猪,卖来的钱不是用来贴补家里急需,而是去买酒喝,常常喝得大醉,酗酒成了他们的“命根子”,可见这里酗酒之风有多么严重。

特补乃乌村其实离县城不远,离乡镇更近,连这样的地方都贫困得令人窒息,那些大山深处的村里又会穷成什么样子呢?特补乃乌村的现状就已经超乎我的想象了,比这里还要难的贫穷样子想都想象不出来。

离开特补乃乌村往乡办公室走的路上,张作哈资政在说什么,我没听到,我有点走神,脑子里不断想象出未来这个村将建成什么样的新村。那每家每户破旧的房子在我脑海里反复呈现,老百姓那一张张绝望和希望交织的面孔让我又十分地感慨。扶贫,就是要举全国之力,尽快让这里的老百姓摘掉贫困的帽子,让温暖的阳光照进这穷山沟。

我们常常讲,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老百姓过成这样的生活,难道都是他们造成的?原因多种多样,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既然现在党中央和省上把凉山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们烟草局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国有企业,就必须肩负起一份责任,好好地打一场漂亮仗。

而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作为省局(公司)分管扶贫的副总,还兼任扶贫办主任,我必须尽快回到成都与扶贫办同志坐下来好好研究一下,制订出个初步方案,尔后给主要领导汇报一下,一定要在最短时间拿出一个特补乃乌村脱贫的具体实施方案来,让老百姓尽快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让这个穷山沟变成真正的幸福村。

特补乃乌村旧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