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无接触经济时代,如何安全度过行业危机?

无接触经济时代,如何安全度过行业危机?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商业地产主要依据“场”聚合商户品牌和客流形成交易平台,获取提成和租金。商业地产就是消费者的“场”与商户的桥梁,这个“场”除了满足了在商户消费的消费者需求,还满足了消费者的衣、食、住、行、娱、购、游等生活方式。企业如果没有数字化的系统支持,在疫情下就会面临倒闭的危机。疫情严重的武汉地区服务也在升级。

无接触经济时代,如何安全度过行业危机?

传统商业地产主要依据“场”聚合商户品牌和客流形成交易平台,获取提成和租金。因此,传统地产的运营指标与组织模式是根据开发选址、物业维护、招商/出租率管理、营销运营等项目展开的。

商业地产的数字化转型最终实现的是产业链共赢,在此过程中,可以提升“场”的运营效率和营销坪效(1),帮助企业提高专业的运营能力,这样不仅给商户带来收益,而且也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传统商业地产往往不是十分了解智能科技的应用与技巧,多数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挑战,具体分为以下三类:

传统的商业地产,IT部门仅仅是公司的服务支撑部门,平台和技术都具有封闭性,没有数字化转型链接的枢纽。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规模也在变大,消费者需求变得多元化以及行业业态之间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商业地产想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不被击垮,就必须完成数字化转型。而IT部门不改变,就很难完成转型。因此,企业必须完成从内向型的IT管理向开放型的IT管理平台转型,这都是数字化转型的必备条件。

大部分商业地产在运营时处于思维“离线”状态,对数据不够关注。IT系统的封闭性不仅难以达到相互融合与互通,而且浪费了大量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传统管理思维的惯性造成企业对数据不够关注,并且领导层对数据的认知往往停留于汇报阶段,并未深度了解数据与业务之间的是相互关联、相互依靠的关系,甚至对于一些数据根本没有进行分析总结,阻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商业地产就是消费者的“场”与商户的桥梁,这个“场”除了满足了在商户消费的消费者需求,还满足了消费者的衣、食、住、行、娱、购、游等生活方式。购物中心就是满足人们需求的场所,但是大众需求是跨越多个行业的,所以商业地产就要改变传统思维,解决缺乏大数据支持的问题,要实现智能化的场景链接闭环,通过生态大数据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企业如果没有数字化的系统支持,在疫情下就会面临倒闭的危机。中国制造业面临的考验就是需要推动数字技术物流等供应链,以及整个全球产业链的数字化。近年来,制造业想走向工业4.0时代的一大趋势就是数字化供应链。

企业供应链有两部分受到疫情的影响:一是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产品市场、原材料市场和能源市场的价格和供应需求,以及对政策环境和交通环境的影响;二是内部成员的影响,主要包括交通管制引起的物流不畅、延迟复工引起的物流资源不足等物流服务影响,原材料不足、备品短缺等供应商供应能力的影响,以及延迟复工、强制隔离引起的用工人员短缺等人员到岗的影响。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传统的供应链也需要改变。在业务需求多样化的今天,打造灵活的数字化供应链是迫不及待的事情。智能制造与数字化供应链的融合可以针对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过程完成无缝连接,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必须考虑产品维度、生产维度、业务维度三个维度。

通过数字化供应链,把存储器传感器、传输系统、通信模块利用物联网、云计算、计算机等导入到产品中,使产品附有通信、感知和储备等功能,进而让产品可定位、可识别、可追溯,最终达到制造业产品智能化。

企业生产维度的智能化包括装备和生产方式的智能化。首先,在生产设备中,通过人工智能信息处理、3D打印、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合成,形成具有协同化、网络化的生产设施以及自我适应、学习、组织的智能生产系统,以上都离不开数字化供应链。其次,在生产方式中,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打造新生产模式与业态,具有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特点。重构生产体系运行模式中的产品流、信息流、资金流,重建了新的产业生态系统、产业价值链和竞争格局,提高企业的商业流动性

企业业务维度的智能化包括服务和管理的智能化。首先,对于管理智能化,通过大数据技术和区块链技术,准确完整地掌握企业的相关管理数据,使企业具有更加高效、准确、科学的管理模式。其次,智能制造的核心内容是智能服务,多数制造型企业已经认识到转型模式的重要性。新的服务产品也会不断出现在生产方式的变革中。

数字化供应链与智能制造的有机结合并不是提高设备的效率和精度,而是智能化、合理化地使用设备,将资源价值最大化。

随着线上销售模式日益增多,现在的商业服务已经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存在于供应链的全过程中,其中包括:全渠道、全场景、全品类、全要素等等。

伴随着环境和消费需求的改变,服务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服务要素的重要性变得尤为突出。例如,一些企业对于标准化、重复性、简单的服务会利用机器人进行服务,而个性化、复杂的精准服务由员工亲自服务,服务效率和服务效果的双重提高,才能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

客户服务端有传统的托底作用,而直播、社群销售让端口前移,在某种程度上客服兼备了销售的职能。从这个角度分析,客户体验和客户服务在线上销售,甚至在整个商业过程中都举足轻重。

随着科技的发展,售后服务不再依赖于客服人员,机器人也可以代劳。人工和机器人的结合会推动社区、直播等线上销售的发展。在客服人员不足或咨询量激增的情况下,机器人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疫情期间消费者需求几乎都移到了线上,消费者对服务需求的激增,供应与物流都受到影响,这时就凸显了客户体验和客户服务的重要性。

很多商家客服缺口严重,又有很多人宅在家中无所事事,因此阿里对外招聘“云客服”,既解决了平台问题又为有工作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招募云客服能够满足短时间内的井喷式客服需求。某高校教师说,疫情期间绝大多数学生都在家里,完全有能力胜任云客服服务,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社会实践和就业需求。

疫情严重的武汉地区服务也在升级。武汉快递停运、物资短缺,很多企业针对这一问题推出了武汉专线,解决了千万武汉消费者的服务需求。从电话求助到完成求助,表面上是一个电话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其实是线下多方共同努力才得以完成的。由此产生的影响是联动的,就好比在水中丢入一块石头,一时激起一层层涟漪。

现代社会物流业就好比城市的毛细血管,触及四面八方。清华大学对企业复工诉求的调研表明:77%的企业认为物流通道是必须要优先恢复的企业,物流需求排在企业复工的首位。但落地到运营层面,物流企业还是面临多重考验。(www.daowen.com)

一方面,救灾物资和医用需求激增,电商末端配送需求也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企业延迟复工让很多物流企业处于无货可运的状态。

波动的需求为企业调配、合理安排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突变的需求极有可能影响物流款的回流,增加现金流压力

全国各地因隔离、流动限制让很多物流一线人员难以返岗,企业出现“用工荒”。公路运力资源也因为司机进出疫区需要隔离,而出现短缺现象导致应急仓储特别是医疗物资专用仓储急缺。

物流在实际运营中还要面对各类的阻隔和切断。随着通关关口关闭,跨境物流通关率低,地区性道路封闭和运输线路暂停等诸多因素叠加,导致区域性和全国网络受阻,这些都增加了物流实效保障的压力。

封村庄、封小区的命令一下达,农村地区的包裹无法运送到村里;小区禁止进入,小区内的快递柜无法使用,终端配送的安全性和运作都面临极大的挑战。

面对上述的诸多挑战,物流企业在短期内的关注重点是要稳定网络,加强上下游和行业协同,共同面对疫情下的运营压力。

第一,加强对运力资源和网店的支持,确保物流网络安全、可控和稳定;

第二,保持与上下游客户的充分协同和沟通,提高对需求波动和需求突变的应急管理和防控;

第三,灵活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一线人员的共享和借调,缓解用工荒问题;

第四,积极加入社会化平台联盟,充分共享资源和网络。

实际上,京东物流、苏宁物流、菜鸟网络等社会化物流企业和平台已经展现了强大的社会作用,尤其在疫情期间,在应急物资的调配和供给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灵活的应对能力受到业界好评。物流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京东物流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现可圈可点,钟南山院士更是亲笔题词,京东物流在运送医疗物资时“快”得淋漓尽致,这与京东长期在智慧物流方面的投入密不可分。京东物流无人仓中的机器人比人工效率高十几倍。展望未来,智慧物流将会从深度、广度、长度三方面继续扩大。物流企业要重点考量如何持续强化技术的投入,构建自动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供应链体系,如何打造全科技型物流企业,这样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

疫情期间,“无接触”配送深入消费者,深得人心并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扭转了智能快递柜使用率低的局面。菜鸟裹裹、百事快递、苏宁物流等企业都大力推广“无接触”配送模式,通过约定位置自提包裹,这一举措大大缓解了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安全压力。在未来,“无接触”配送的发展将会为最后一公里的商业模式和功能带来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

头部企业的实践充分说明了在整个供应链中,物流的作用不仅仅是运输物资,物流企业需要同客户深度协同。在未来,企业要想有立身之本,就要打破碎片化、提升物流节点业务兼容能力和多功能性,构建局部可调整,整体连接的物流网络。

现在无论是卖汽车还是送外卖的,无论是线上的互联网巨头还是线下的零售商,都达成了流量红利消失、获客成本提高的共识。营销创新和模式创新是企业构建属于自己品牌的私域流量池的两条不同路径。在模式创新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企业开始效仿代表新零售的盒马鲜生。但最引人注目的是直播营销。从2020年2月开始,直播卖货红遍大街小巷,掀起了全民直播的热潮。大家都设法弥补第一季度的销量亏空。卖房、卖车、卖家具、卖冰箱……似乎一切都可直播售卖。

这种营销策略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文化浸入大众生活而形成的。这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自带网红属性的直播具有强大的引流能力。直播营销,在全民居家的情况下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显示了自己巨大的价值。面临危机的零售企业直播卖货是最佳的尝试,因为几乎零成本还可以全方位展示产品和服务,比电视直销更生动直接,能降本增效。

直播是快速完成的过程,同线下买卖双方无数次的对比和沟通完全不同。通过直播成功的交易没有太多的铺垫,都是比较直接的,用户也没有过多的考虑与揣摩。

直播追求的是临门一脚,一锤定音后迅速到达高潮。所以售卖的产品一定要能快、准、狠地抓住消费者,让消费者有充分的购买理由。

选择直播产品是很有讲究的。无论你的产品是一支口红还是一辆汽车,都要意识到直播带来的是快速且易逝的流量。因此,企业要选择具有吸引力,且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这样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拿到大量订单。

想要让屏幕前的观众在短时间内乖乖掏钱最难的是解决信任问题。你说价格实惠、产品很好、促销力度大、真正的物美价廉,但如何才能让观众相信这些呢?道具在信任建立中也很重要,直播中最好的道具就是场景。例如,特殊优惠的专属场景、热销抢购的氛围场景、生产加工的专业化场景等。

直播成功的标准不是现场火爆,下单踊跃就大功告成了。直播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续的整条路才是跋山涉水的考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