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纪复式记账的产生标志着绩效评价思想的起源,至今,绩效评价已经历经了7个世纪。纵观历史,绩效评价可分为三个阶段:(1)从19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称为成本分析阶段;(2)20世纪20年代—20世纪80年代,称为财务绩效评价阶段;(3)20世纪90年代至今,称为战略绩效评价阶段。具体如下:
1.成本分析阶段
19世纪初,随着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经营范围的拓展,铁路、钢铁等行业根据自身特点构建了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业绩计量指标。在当时,简单成本评价法的确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只能用于事后分析计算,无法在事前及事中进行成本控制。19世纪末,泰勒建立了以标准成本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该方法表达直观,使经营活动效率得到量化,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使成本控制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从事后控制逐步转向事中甚至是事前控制。20世纪以后,随着新古典企业理论和行为科学的发展,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和管理能力也成了绩效评价指标。在该阶段,由于生产能力低下,管理制度不完善,企业管理者若想获取更高的利润,只有降低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绩效评价指标十分单一。此外,成本核算属于反馈控制,对控制企业流程、完善企业管理而言,不仅反应迟钝,而且存在时间滞后。
2.财务绩效评价阶段
20世纪初,学者开始提出运用财务指标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后来逐步演变成较为成熟的财务绩效评价方法。1925年,吉尔曼在其发表的《财务报表分析》中构建了企业财务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本框架,为管理会计的经营分析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财务绩效评价的早期服务对象主要是管理者和所有者,后来开始转向投资者和债权人,而评价的内容则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方面。20世纪20年代前后,亚历山大·沃尔提出了流动比率、产权比率等七大财务比率,并据此确定行业标准比率,进而对企业经营及信用状况进行评价,为企业财务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20世纪40年代,企业逐渐开始实行多元化经营及分权化管理,唐纳森·布朗开发的杜邦财务综合评价体系极大地促进了财务绩效评价的发展。此外,其他学者也对此有所贡献,如米切尔研究了绩效评价与经理人报酬之间的关系;摩尔斯发现投资报酬率等是最常用的绩效评价指标。进入20世纪后半叶,“每股收益率”、“净资产回报率”及“内部报酬率”等指标的出现进一步扩充了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www.daowen.com)
该阶段的理论研究,通过对企业公布的三大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和资产营运情况,甚至是企业的收益及变动情况。同时能利用现行的会计信息系统,并不断完善和扩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既能与时俱进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但该阶段的研究仅限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方面,利益驱动十分明显,对于企业管理者的评价和激励等仅针对以利润指标为核心财务指标数据,易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短视行为。因此,财务绩效评价方法也有其缺陷。
3.战略绩效评价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改变了企业竞争环境和竞争规则。尽管财务性绩效评价仍是主流,但已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随着企业对战略管理的日益重视,战略绩效评价体系开始形成。企业除了对短期利益进行财务指标评价,也开始考虑进行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同时绩效评价指标的不断创新也丰富了企业长远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时期,由于市场环境转变,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绩效评价逐步突破单一财务指标体系范畴,开始从企业战略高度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处于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战略经营时代的企业,对资本回报率保持关注的同时,更加重视能拥有多少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源。一方面,企业价值和经济附加值(EVA)等财务指标有效弥补了利润指标的缺陷;另一方面,顾客满意度、企业学习与成长能力等非财务指标又丰富和扩展了整个指标评价体系,同时注重各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使得战略绩效评价体系更具科学性、适用性和普遍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