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发展研究》研究思路和方法优化

《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发展研究》研究思路和方法优化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力求遵循历时性和共时性两种逻辑联系厘清研究思路,对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的发展问题展开研究。但是,在探讨第一个核心议题之前,本研究将对数字传播与媒介发展进行一番深入分析。数字传播与媒介发展的研究作为前提条件,是本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研究采取史学研究的客观态度和方法,坚持用历史过程的观点分析广告生存形态变迁和发展的过程。

《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发展研究》研究思路和方法优化

本研究力求遵循历时性和共时性两种逻辑联系厘清研究思路,对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的发展问题展开研究。

历时性研究思路的形成,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命题:广告是动态发展的。广告伴随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诞生,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先后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发展阶段。广告在这漫长的历时性发展过程中,生存形态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最原始的实物展示、口头叫卖到印刷广告,再到广播广告和电视广告等电子广告形态,直至当前发展迅速的网络广告、朋友圈广告等数字广告形态。如果说每一次重大传播技术的诞生都是广告生存形态变化的本质动因,那么,正在经历着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数字传播技术将会促使广告的生存形态进一步发生哪些变化呢?因此,本研究将数字传播与广告生存形态的发展变迁确定为第一个核心议题,力图运用达尔文主义范式论证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数据库生存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但是,在探讨第一个核心议题之前,本研究将对数字传播与媒介发展进行一番深入分析。这主要是基于对另一个基本命题的考虑,即正是媒介传播技术所引发的媒介形态的变迁,导致广告生存形态的变迁。广告以媒介作为传播载体,其发展总是与媒介的发展紧密相关。广告的动态发展过程,一定是伴随着媒介形态的变迁而发生某种生存形态的转变。数字传播与媒介发展的研究作为前提条件,是本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第一个核心议题研究结论的得出,本书将对“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的终极生存形态——专业化数据库生存”这一重要研究结论展开实践层面的论述,凸显本研究的实际运用价值。

按照共时性的发展逻辑,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生存形态的变迁,必将导致广告产业形态和观念形态的变迁和发展,这是进行广告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在同样的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的产业形态随着广告产业主体广告策略的改变将如何实现升级和重构?而广告观念形态又应该如何作出调整以顺应广告发展的大趋势并推动广告行业的大发展?这是遵循共时性发展脉络对广告的发展问题作出的思考。

根据以上研究思路,确定本书的分析框架如图1-1:

图1-1 分析框架

本课题拟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本书所涉及的文献,主要依据两条线索:一是关于数字传播与广告发展的已有研究文献,它主要是广告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构成了本书开展研究的基础性文献;二是广告生存和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性文献,它主要是生物进化论的相关研究文献。这些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要探讨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的发展问题,不可避免地要对广告已经历的数千年历史进行回顾,对其生存和发展变迁过程进行梳理。因此,本研究采取史学研究的客观态度和方法,坚持用历史过程的观点分析广告生存形态变迁和发展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纵观历史发展不同阶段,广告生存形态各自独有的特点,对其进行归纳和比较研究,将使本研究对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发展的探讨更具深入性和合理性。

规范研究主要依据逻辑的推理,强调概念的统一性和论证的严密性。本研究涉及媒介数字化生存的几个不同阶段的界定,并以此为基础对广告在不同阶段的生存状况作出判断和描述,并对其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提炼和概括。这需要对不同阶段媒介数字化发展的概念相当清晰,并对广告的发展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

[1] 蔡凯如.关于广播电视媒介形态的理论考察[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3,3(1):11-15.

[2]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3.

[3] 富勒.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M].陈莉萍,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44.

[4] 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9.

[5] 利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历史与未来[M].熊澄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13.

[6] 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2-44.

[7] 来向武,赵战花.媒介特征与传播偏向的优势——当前我国数字报纸的媒介形态变化探析[J].新闻知识,2008(1):66-68.

[8] 刘瑞生.播客:Web2.0时代的典型传媒形态——国内播客现状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06(5):46-51.

[9] 刘雪颖.从媒介形态的嬗变看数字电视现状和发展[J].当代传播,2003(5):81-89.

[10] 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9-20.

[11] 肖盼章.媒介形态视角下的网络电视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5):18-19.

[12] 张金海,王润珏.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背景下的广告生存形态[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4):493-497.

[13] 张立勤.20年后媒介形态变化断想[J].青年记者,2007(17):15-16.

[14] 徐沁.泛媒体时代的生存法则——论媒介融合[D].杭州浙江大学,2008.

[15] 朱建伟.数字传媒时代媒体的网络化生存[J].新闻爱好者,2008(8):96-97.

[16] 刘千桂.众媒介理论——广告解放运动宣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8.

[17] 刘千桂.众媒介理论——广告解放运动宣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4.

[18] 许日华,郭嘉.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人民大学谈媒体融合[EB/OL].(2006-4-11)[2016-9-18].http://news.ruc.edu.cn/archives/7509.

[19] 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21.

[20] RICH GORDON.The Meanings and Implication of Convergence,Digital Journalism:Emerging Media and the Changing Horizons of Journalism[M].New York:Rowman&Littlefield,2002:57-73.

[21] 许颖.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J].国际新闻界,2006(7):32-36.

[22] 王鸿涛.媒介融合现状与前景[J].中国记者,2007(6):72-73.

[23] KETTERER.Case Study Shows Limited Benefits of Convergence[J].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25(3):52-65.

[24] A.MICHAEL NOLL.The Myth of Convergence[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edia Management,5(1):12-13.

[25] 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14.

[26] 鲍德温,麦克沃依,斯坦菲尔德.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M].龙耘,官希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

[27] 朱强.广播电视新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22.

[28] 黄琳.数字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7-8.

[29] 喻国明,李莹.“Web圆桌”的演进及其社会效应[J].新闻与写作,2008(10):27-28.

[30] 高钢.谁是未来新闻的报道者?[J].国际新闻界,2008(6):60-65.

[31] 陈刚.新媒体与广告[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

[32] 黄晓钟,杨效宏,冯钢.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11.

[33] 程洁.试论新旧媒介的划分[J].国际新闻界,2006(5):40-43.(www.daowen.com)

[34]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12月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31亿,手机网民达6.95亿。

[35] 如王文科等主编的《传媒导论》、美国学者斯坦利·J.巴伦的《大众传媒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

[36] 陈培爱.中国广告业:发展中摆脱困境[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6):33-35.

[37] 叶茂中.危机与机遇:互动时代的中国广告业[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65):41-42.

[38] 王文科.传媒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316.

[39] 郭炜华.新媒体基本特质及发展趋势[N].中华新闻报,2006-3-15(C4).

[40] 郑欣.空间的分割——新媒体广告效果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0.

[41] 程洁.新数字媒介论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6.

[42] 帕夫利克.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7.

[43] 于小川.技术逻辑与制度逻辑——数字技术与媒介产业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6):871-874.

[44] 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221.

[45] 麦奎尔.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3.

[46] 黄升民,杨雪睿.碎片化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新媒体发展[J].市场观察,2006(5):34-37.

[47] 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8.

[48] 王宏.数字媒体解析[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49] 于小川.技术逻辑与制度逻辑——数字技术与媒介产业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6):871-874.

[50] 黄琳.数字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6.

[51] 程士安.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广告业发展之路[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6):27-29.

[52] 程士安.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广告业发展之路[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6):27-29.

[53] 舒咏平.数字传播环境下广告观念的变革[J].新闻大学,2007(1):98-101.

[54] 熊蕾.广告的权力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8:117.

[55]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口出版社,1997:199.

[56] 杜国清在《广告即战略——品牌竞合时代的战略广告观》一书中提出新的广告观。

[57] 舒咏平.广告传播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5.

[58] 张金海.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77.

[59] 拉塞尔.克莱普纳广告教程(第十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4.

[60] 张金海,廖秉宜.网络与数字传播时代广告告知功能的回归[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6(7S):48-49.

[61] 黄升民.分与聚:一个潮流五大关键[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6S):25-26.

[62] 丁俊杰.2008年,中国广告业的动力与动向[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3-47.

[63] 卢安宁.数字时代的广告生存形态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8.

[64] 黄迎新.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广告生存形态变迁[J].东南传播,2009(6):15-17.

[65] 黄迎新.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广告生存形态变迁[J].东南传播,2009(6):15-17.

[66] 张金海.广告的现实生存与未来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4):492.

[67] 张金海,王润珏.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背景下的广告生存形态[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4):493-497.

[68] 余晓莉.广告营销功能观的历史变迁与现代转型[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4):498-501.

[69] 程明,姜帆.整合营销传播背景下广告产业形态的重构[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4):502-507.

[70] 舒咏平.数字传播环境下广告观念的变革[J].新闻大学,2007(1):98-101.

[71] 舒咏平.数字传播环境下广告观念的变革[J].新闻大学,2007(1):98-101.

[72] 陈刚.后广告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广告空间[J].现代广告,2001(7):28-29.

[73] 拉塞尔.克莱普纳广告教程(第十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6.

[74] 陈刚.后广告时代——创意传播管理革命[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7):28-29.

[75] 陈刚.后广告时代——创意传播管理革命[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8(7):28-29.

[76] 王菲.媒介融合中广告形态的变化[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7(6):17-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