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停车场价格管制的原则优化建议:停车场收费原则探析

停车场价格管制的原则优化建议:停车场收费原则探析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点是选择合理的停车收费价格区间,采取分时段、分停车区域差别收费的引导策略。截至2010年上半年深圳市平均每公里机动车密度已经超过270辆的国际饱和容量标准,车辆密集的中心城区已严重超负荷,交通拥挤的片区在日益扩大。

停车场价格管制的原则优化建议:停车场收费原则探析

考虑将停车场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范畴,给予其投资者减免土地出让金、市政设施配套费、电力配套费等优惠待遇。停车场价格管制中应充分考虑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利用停车收费政策引导市民出行方式,缓解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应有利于促进停车场的建设和发展,改善停车位的供求矛盾,体现城市整体交通发展战略和公交发展战略,充分考虑用车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重点是选择合理的停车收费价格区间,采取分时段、分停车区域差别收费的引导策略。

1. 停车收费管制应立足于缓解日益突出的交通拥堵问题

提高停车收费,有利于调节私家车的使用时间、使用频度,提高公共交通的分担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将对提高停车收费能否取得明显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而提高停车收费又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公共交通的发展争取了时间,并为其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资金。车辆的出行不可避免地要占用社会资源,对社会造成影响。车辆的全部成本应包括它所占用的公共道路和停放空间、所造成的污染以及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等导致的成本。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了“道路使用收费”、“区域通行收费”等措施,或者是通过燃油抽取“污染税”、“拥堵费”等,以平衡个人车辆出行的成本与支出的关系。但在现阶段,由于我国大多数城市尚未出台相应的措施,对个人车辆出行者而言,因出行而支出的实际费用并没有涉及社会资源、污染、安全威胁等方面的因素,其实际支出与所产生的实际成本严重失衡,造成了车辆的滥用。为解决这种状况,在其他措施尚未实施、完善之前,可以通过停车收费的形式来弥补个人车辆出行的支出空缺,以平衡实际成本与实际支出,同时也为公共交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资金来源。应积极鼓励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停车场开发,以停车需求分类供应原则、区域差别供应原则和用者付费原则为核心,逐步实现停车位供应市场化,引导停车行业的良性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机动车增长和道路资源增长不平衡,导致交通拥堵情况日趋严重,交通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发展,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确保城市平衡发展的当务之急。大中城市的道路交通环境经过前几年的综合治理,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管理中人、车、路、环境等诸要素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地呈现激化趋势。而其中车多与路少的矛盾尤为突出。以深圳市为例,全市道路总长不到6000公里,而2010年4月机动车总数已达150万辆,并且以每月7000多辆的速度在增加,机动车保有量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0%,而道路网络建设速度严重滞后,[1]修路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车辆增长的速度,据统计深圳市同期道路里程的年均增长率仅为8%,路网密度仅为1.237公里/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上半年深圳市平均每公里机动车密度已经超过270辆的国际饱和容量标准,车辆密集的中心城区已严重超负荷,交通拥挤的片区在日益扩大。

2. 依靠交通政策全方位地解决停车问题

实践证明,要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速度赶上小汽车的增长速度几乎无法实现。要解决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不能单纯依靠迎合的方式来满足停车需求,更要通过交通政策,设法减少一些私人车辆的出行需求。城市交通政策除了关注交通设施的增长,更应强调交通供需的平衡。交通供需的平衡包含两层含义——供应引导需求和需求有序增长,调整停车收费有利于正确引导城市交通的发展。(www.daowen.com)

提高停车收费标准将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人们出行方式的选择呢? 上海市相关机构的调查问卷得到了以下数据 (如表4-2所示):[2]

表4-2 提高停车收费标准对选择出行方式的影响程度

续表

停车价格管制政策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国的一体化交通发展政策之中。采用调节停车费用的方法,可以影响居民出行总费用,从而引导其改变出行方式。提高停车收费可以引导一部分车主在权衡出行费用后放弃私车出行而转向公共交通,从而不仅有利于缓解交通拥挤,而且还可提高社会资本投资停车场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此外,通过提高收费改变车辆拥有的全成本,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小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避免了收取新车上牌费等行政强制手段存在的效率低下、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等诸多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