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年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当中,我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体会就是,单独做乡村可能是很不全面的。我们认为乡村振兴实际上应该跳出村子,将目光放眼于整个县域或者至少镇域范围进行整体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
乡村运营是伪命题。在乡村不要期待高额的投资回报,我们的目的应该是通过以县域经济为基础的乡村振兴整体战略执行,产生土地价值以及营造产业集聚需要的空间,同时通过产业的发展带来后续的可持续性收益。多年来,袈蓝在“做好土壤”价值观及方法论的引导下,已在全国范围内完成超50个综合性地区城乡融合发展项目。
袈蓝在2017年就开始将目光聚焦在县域乡村振兴上,并在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不断深耕,打造出旌阳全域振兴模式,该模式也获得了业内外极大认可。
袈蓝X新农人
在旌阳全域振兴模式中,我们策规划设计为引领,以落地的产业整合及文化运营服务为支撑,实现对项目从顶层设计、落地建设、招商推广及陪伴式运营的一体化服务。在旌阳区“全域规划、全域推进、全域服务”的理念指导下,我们根据当地资源组合优势,助力旌阳各示范村走出属于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通过“城乡融合”“三产融合”“蓝绿空间与产业融合”“人的融合”“三生融合”五大融合,提出聚集产业拉动内需,进而推动新型城镇化实施。
袈蓝专注于新型城镇化项目和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中和建成后的资源对接和文化产业开发,我们从全域规划角度出发,尊重当地文化发展,根据“点上典范、线上示范、面上规范”推进机制,率先打造出旌阳乡村振兴示范村——高槐知行村、红伏知行村,为城乡融合的构建提供方法、业态与服务。在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过程中,积极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径,通过“破冰、松土、播种、浇水”的工作方法,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从源头降低返贫概率。
旌阳区深耕项目的总体规划以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背景,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内核,以农民为主体,以新农人为核心驱动,聚焦农、文、学、养、游五大核心产业,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助力打造新业态、新模式,提出以“产业布局解困+永续发展为本”的设计原则,引入IP分批开发,核心业态牵头,扶持重点产业,降低后期运营成本,持续激发乡村产业活力。
在乡村振兴项目中,袈蓝创新采用“EPC+O”模式,从策划、规划到建筑设计及施工全程把关,统筹融合规划区域内扶贫开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设施配套等各专项规划。配套搭建运营平台,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治理,和高槐村集体共同成立社会企业,联合五大合作社进行持续赋能。红伏知行村项目落地过程中,在政府的主导下,我们探索出了“聚资源、融产业、享发展”的政府+企业+村集体(村民)的共振模式。
袈蓝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逐渐探索形成“农创+乡创+创业+乐业”的众创田园模式,以“众创田园”组织人的身份,实地聚集“新农人”。近年来,在旌阳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高槐强化智力支撑,构建起了“支部+新农人+原住民”共创体系,打造文创人才聚合新高地,回引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带动本地村民创业就业。植入袈蓝公社为高槐村带来了惊人的变化,业态由原来的15个增加至58个;增加就业数量140人;游客由原来的年均36000人次增加至540000人次;民房租金由4年前的约7000元/年,增加至现在约100000元/年。2017年,在袈蓝开始运营高槐村之前,村集体收益约为10.5万元/年,袈蓝负责运营后,村集体收益在2020年达到了113万元。通过袈蓝策规和开发建设运营后,高槐知行村先后获评: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村、幸福美丽乡村文化院坝和廉政文化综合示范村、住建部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中国乡创地图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省优秀先进党组织等称号,先后接待政府考察团136次。(www.daowen.com)
以“立足德阳、辐射西部、面向全国”为目标,旌阳区委区政府联合袈蓝,正积极谋划从点到面打造集教育培训、考察游学、学术交流、智库咨询为一体的乡村振兴产学研综合性平台,并以“高槐乡村振兴学堂”为引领,带动旌阳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及周边产业协同发展。袈蓝十分关注乡村振兴教育支撑,联动新乡贤、企业家、返乡创业者等人才,配合健全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体系。
2019年5月,高槐和袈蓝联动新农人共建了首家乡村儿童美育启智公益平台——儿童创新实验室,为当地儿童免费教授书法、国画、美术等10余种公益课程,通过一年48个周末、300+课时,年服务10000+人次。同时举办精品农业高级研修班、乡村民宿高级研修班、乡村美食高级研修班、乡村咖啡高级研修班、高槐创新实验室等,培训人数约200人。众创活动——“槐商公社”品牌活动及培训班8场,累计培训近800余人。
红伏知行村入口
高槐知行村旌阳区青少年创客教育基地
通过旌阳区全域振兴模式的打造,我们发现,该模式是响应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实践,不管是时间的延续还是空间的统筹,都能汇集更为优势的资源,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
这是一个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的时代,飞速发展的科技革命对社会产生强烈冲击,整个社会都被“快节奏”所裹挟,而我们的乡村却依旧滞后于时代。但是,乡村有自己的内循环系统,在振兴乡村的路径上,我们必须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慢不得,也急不得。我们需要挖掘那些恒久不变的东西,植入新的元素,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产生新动能,这才是慰藉乡愁,让乡村焕发新生的有效途径。
扫码了解更多邹迎晞的乡创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