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展览会的历史发展

中国展览会的历史发展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实行计划经济,经济贸易型的展览会在国内经济中失去存在、发展的土壤,只有个别展览会仍具有一定的贸易性质,例如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总体来看,这一阶段作为中国展览业的萌芽时期,展览会数量少,组织水平和专业化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展览中心城市。新一轮的场馆建设必将推动中国展览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展览会的历史发展

我国展览会的产生迟于欧洲,但与欧洲展览会一样源于集市,并以集市为主要形式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到了清末和民国初期,中国举办过几次具有一定规模、并有现代特征的博览会和贸易展览会,例如北京的“劝工陈列所”、南京的“南洋劝业会”、上海的“中华国货展览会”、杭州的“西湖博览会”等。抗战时期,也曾举办过一些展览会,目的是为了彰显成就、鼓舞士气、促进经济发展和抵抗日本的侵略,当时展览会的举办对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流通领域的作用并不大。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实行计划经济,经济贸易型的展览会在国内经济中失去存在、发展的土壤,只有个别展览会仍具有一定的贸易性质,例如被誉为中国第一展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展览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逐渐形成规模化和专业化。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展览业快速发展的30年,一般将中国展览业在这段时期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起步阶段、积累阶段和飞跃阶段。

1.起步阶段(1978年~1989年)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展览业迎来了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1978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十二国农业机械展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国际性展览会,标志着中国展览业由起步期的“单国展览时期”向“国际展览时期”过渡。

1982年8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部、外交部《关于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接待外国来华经济贸易与技术展览会若干问题的规定》双双出台,标志着我国展览业法制化、规范化的开端。1984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建成,成为北京20世纪80年代十大著名建筑之一。与此同时,出国参展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其标志性的事件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1986年参加了瑞士“巴塞尔样品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上,中国首次采取了以展览为手段、以贸易成交和销售为主要目的摊位展览形式,改变了以往以宣传成就为主的展贸分离的整体式展出方式,展览会的贸易性、专业性大大加强,从而使中国展览业开始与现代国际展览业接轨。1989年6月,深圳国际展览中心建立,拉开了深圳展览业发展的帷幕。自此,深圳展览业在全国率先走上市场化之路。

总体来看,这一阶段作为中国展览业的萌芽时期,展览会数量少,组织水平和专业化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中国展览业不论是出国参展还是来华展览,均作为配合新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手段,主要目的是冲破当时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宣传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由于尚未形成将展览会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的经营意识,此阶段的展览会从严格意义上讲大都不具备现代展览会的特征。

2.积累阶段(1990年~1999年)

中国展览会的产业化历程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等方面目标的确立,随着金融、贸易和现代工业的聚集,我国一线城市如上海、广州、北京的展览业迅速崛起,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1990年上海举办的国际展览会只有40个,展览面积为10万平方米;1999年上海举办的国际展览会达到150个,展览面积为80万平方米。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除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地的展览业已初具规模以外,全国明确提出将展览经济作为新增长点的城市多达三四十个。环渤海经济圈的天津、大连、廊坊等,珠三角经济圈的深圳、东莞等,长三角经济圈的宁波、杭州、苏州、南京等,这些国内二线、三线城市都已开始将展览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www.daowen.com)

与此同时,外资展览公司也开始纷纷入驻中国。1995年我国首家中外合资展览公司——京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一家由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亚洲公司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也是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会公司在中国的总代理。京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展览业国际化的开端。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是我国展览业发展的积累阶段,展览会数量逐渐增多,新展览法规颁布,展览组织企业成立,国际展览会的比例逐渐增大,展览中心数量不断上升,展馆面积不断扩大,为我国展览业奠定了很好的发展基础。

3.飞跃阶段(2000年至今)

从展览业的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来看,北京、上海、大连、珠海等城市正在涌现出如“国际防织机械博览会”、“国际机床展览会”、“国际汽车展览会”、“大连时装博览会”、“珠海航空博览会”等一批在亚洲乃至世界上都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品牌的专业化国际展览会。

中外合作办展也迅速开展,继中国国际展览公司同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在北京成功合作举办了“中国卫生洁具、供暖及空调设备展览会”(ISH China)和“中国汽车配件展览会”(Automechanika China)后,国外知名展览公司或是合资,或是以展览品牌合作,与国内展览集团公司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目前我国展览业已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从机械、电子、汽车、建筑到纺织、花卉、食品、家具,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国际专业展。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展览中心城市。从展览会规模看,北京为全国之最;从展览会数量看,上海位居全国首位。

全国各地的展览场馆建设在2000年后又掀起了一个新高潮,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自2001年11月2日正式开业以来,每年举办约60余场知名展览会,所有展馆已于2012年完成,目前室内展出面积为20万平方米,室外面积为13万平方米。位于广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三期已全部竣工,全部室内展出面积近34万平方米。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于2014年底竣工,届时将拥有50万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包括40万平方米的室内展厅和10万平方米的室外展场,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竞争力的会展综合体。新一轮的场馆建设必将推动中国展览业的进一步发展。

2000年以来中国展览业的发展,无论是展览会的规模、国际化水平、专业化程度,还是展览品牌知名度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一阶段是中国展览业飞跃发展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