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得人者存,失人者亡;盛世,得人者盛,失人者衰。
孙中山先生也曾说过,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其实,人才与企业命运与共,早已成为共识,只是有的企业将这个共识或挂在嘴边或束之高阁,有的企业却将它变作踏踏实实的实践。
今天的苏宁,是28万员工的苏宁,也是28万个家庭的苏宁。苏宁兴衰,关乎28万苏宁人的人生理想,关乎28万家庭的安定幸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苏宁人与苏宁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无论环境如何更替,企业如何变革,制度重于权力,同事重于亲朋,倡导家庭式氛围的企业文化理念,苏宁在始终不渝地坚持。张近东抱持着“大家长情结”,给予员工利益共享和生活关怀的同时,赋予家庭另外两层深意。
一为锤炼,给予员工职业空间,赋予能力培养机制,大胆任用提供平台。在张近东的人才观里,要提前任命,让员工到岗位上历练,即注重潜力、面向未来、大胆提拔。广阔的职业发展舞台,始终是企业留人的重要策略。在大胆任用高潜人才的同时,张近东激励员工“先开枪、后瞄准”,勇于创新、敢于试错。30年来,和其他高管一样,他每年都要带教数名管培生,既是传承苏宁文化,更把苏宁经验倾囊相授。
二为沟通,共享信息,交流情感。在苏宁,强调沟通,而非汇报。张近东主张,组织管理有层级之分,但信息共享没有层级界限,倡导“谁影响你的工作就和谁沟通”。如今苏宁有多个业务板块,组织体系不断演化,沟通是否畅通有效,不仅关乎员工职业体验,更影响工作问题的解决。
IBM前任总裁托马斯·约翰·沃森曾笃信: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然而只要留下我的人,我就可以重建IBM。日本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也认为,一个企业的消亡,最深层次的原因是人。(www.daowen.com)
本田宗一郎认为,一个企业的倒闭往往与现金流断了有关,但现金流是表象,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产品不能畅销,而比产品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人,是消费者、经销商与员工能不能结成一体化的关系体系,能不能结成一个共同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团结一致,开创共同的未来。
苏宁相信,企业与员工之间除了物质与契约之外,还应该有着情感和信仰上的纽带。
在苏宁,家庭氛围不仅是阳光雨露、和气共处,而且蕴含着平等尊重、协作互助,事业相互成就、利益共创共享、责任共担共当、命运休戚与共等深层内涵。
企业转型的重中之重,就是人才队伍的转型建设。苏宁作为一家成功实现O2O转型的传统零售代表,可谓是将人才这一课上得栩栩如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聚人力无以谋大事。对此,张近东很有心得,“人力资源是比货币资源更为重要的资源”。
对零售业来说,独木难成林,凝聚人心,才是确保智慧零售顺利布局的根基。正如孟祥胜所说:“融入苏宁这个博大精深的空间与文化,不管是老人、新人、年轻人都能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与机会。”这也许就是苏宁的最大魅力所在。
不过,互联网转型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如何拥有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是苏宁,也是每个企业都需要进一步深刻思考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