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9月,张近东召集全国近百名中高层骨干齐聚中山疗养院,正式作出了苏宁战略转型决策:从批发重心转为零售重心,尝试连锁经营。
这在当时看来难以理解的决策,不曾料想在30年后,真让苏宁从那片幽静的民国使馆区的一个小门面脱颖而出,进化成了中国零售商业的头号“航母”。
唯结果论而言,苏宁当年的决策是无比正确的,但若问原因——为什么苏宁就如此执着于零售?今天再看当时张近东的大胆坚持,不仅对现在企业家制定企业战略具有启迪作用,从个人角度来看,更对人们行事具有深刻的指导性。
30年以来,苏宁历经连锁、电商、智慧零售,张近东亲手描绘的零售宏图也在不断升级迭代。
当然,苏宁这些年取得的成绩更是璀璨动人,比如,在2019年9月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19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苏宁控股集团以6024.56亿元营收再次入围,并蝉联互联网零售行业第一。
原因究竟何在?
一个类似的说法是,森林生态里以树木为主,河流生态以河流为主,生物学上讲,任何一种生态都需要有“生态主”,以它为核心衍生进化。
而对苏宁来说,零售就是自己的“生态主”。多方资料显示,张近东多次为零售明心志——零售始终是我们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未来无论苏宁如何变化,零售始终是苏宁不变的坚守。
从大处说,零售是苏宁永远的事业,苏宁始终将自己定位为零售商;从小处说,苏宁的事业离不开不断创新,从而更有效地解决供需困境,更好地服务用户,实现自身永续经营。
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升级和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衣、食、住、享、用各个层面的品质需求被全面激发,任何单一的购物体验都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零售产业迎来新的变革机遇。
在此背景下,苏宁更是紧随时代变化,开启互联网转型,商品实现了从电器经营向全品类经营的拓展,渠道实现了从实体连锁到线上线下协同的拓展,产业布局实现了从大零售上升到大消费、从商品零售向生活服务的转变,最终提出了引领第三次现代零售业变革的智慧零售。(www.daowen.com)
如今,苏宁布局的每一个产业都是智慧零售的重要构成,金融、物流、科技是智慧零售价值创新的基石,置业则承载着智慧零售线下场景的建设,而文创、体育又是智慧零售创新内容和服务用户的重要组成。
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各产业是那条条河流,而智慧零售如同大海,大河奔腾向前,终汇聚大海。张近东说:“无论未来苏宁还将衍生出什么产业,都是为了互联网零售的深化和优化。”这无疑传达出一个重要讯号:苏宁全产业的发展都要聚焦零售,反哺零售,成为智慧零售的组成部分。
多元是为了一元。以产业布局的形态来看,苏宁所有产业都有零售基因,都是为了更充分地聚焦智慧零售、做强智慧零售。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也有迹可循:如果将苏宁这三个10年进行复盘,我们会发现,无论从空调专营到家电连锁,再到科技转型,苏宁形成了“一大两小多专”店面族群和易购App,都在时时刻刻为用户服务,为零售服务。
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我们之所以碰头,是因为要想完成某一项具体工作,单凭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不够,需要结合几个人的学识和经验。”
同理,苏宁要想将零售这个事业做得更好,也必须链接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秉着劲往一处使的原则,借助其他产业之力,发零售之力。
对此,张近东解释道:“我们不是多产业平行布局、多元化的独自发展,而是以零售为核心,顺应互联网时代,构建零售核心资源,打造零售产业生态,实现互联网零售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他强调:“苏宁的所有产业发展,都是以零售为核心。无论未来苏宁产业布局还会怎样延展,零售始终是1,其他各产业都是这个1后面的0,通过0的添加,倍增苏宁零售整体的资源实力和行业竞争能力,而这就是集团要长期坚持、始终坚守的聚焦零售、同心多圆的发展战略。”
是的,坚守零售这一巨大的“金矿”,正是苏宁成功的重大法宝。
会变的是时代,但不变的是初心。任何行业,或是说任何事物,都有其不变的内核。
而苏宁也正是找到了零售行业不变的内核——那就是如何更好地服务客户。不管以前还是现在,张近东始终都在给行业做榜样,勤奋务实,率以为表,始终把握住零售行业的本质,坚持围绕行业本质进行企业核心能力建设,从始至终,坚持在零售服务业深耕细作、开放融合,持续追求超越的用户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