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苏宁发展史,已经经历了3次营销大变革。第三次变革更是冒险闯荡互联网零售市场,实现经营模式由线下经营向O2O模式转型的革故鼎新。
这期间所遭遇的阻力之大,在苏宁成长史上前所未见。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苏宁人在思想上的统一。张近东表示,集团转型互联网零售,归根结底是每一个人的转型,要落实到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型上。
转型时期,“工装风波”无疑是激荡起巨大涟漪的一颗石子,风波的平息则是苏宁“同一目标、同向而行”文化的缩影,更体现了苏宁变与不变辩证法的胜利,体现了互联网转型时期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因为文化变革,从来不拘泥于形式,而是思维的变革与创新。
在苏宁连锁时代,苏宁员工的着装统一为定制的藏青色西服,男性必须打领带,不能穿运动鞋。苏宁还设置了专职部门不定期巡查,违例者通报处罚。这是张近东信奉军事化管理的一个细节,它象征着统一、明确的目标和下级对上级决策的绝对服从。
在向O2O模式转型时期,一次高管会议上,眼看会议时间马上到了,才晃进来两位年轻男士,穿着牛仔裤,脚踩运动鞋,一副休闲随意的样子与早已到达会场、穿着工装正襟危坐的“老人”形成鲜明对比。顿时,一股浓浓的尴尬气息弥漫在整个会场。
在大众的印象里,以乔布斯、扎克伯格的T恤、牛仔裤为标志,穿着简单随意似乎成了互联网开放、创新思维的象征。但在传统的苏宁人看来,互联网强调开放与创新,强调思维活跃,都没有错,但它们和工装没有必然关系。有人甚至举例说,IBM公司员工也是统一穿着深色西服,这并没有妨碍它成长为“蓝色巨人”。(www.daowen.com)
一时间,在苏宁内部,是否要继续穿西服工装成为激烈讨论的话题,有人开始质疑苏宁整天喊着向互联网转型,却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是“西服电商”,认为苏宁缺乏“互联网基因”,是试图“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进而质疑苏宁互联网转型的成功性。
转机发生在2013年,在张近东走访一趟印度后,“西服电商”的冰山出现了一丝松动。
在印度的“软件外包之都”班加罗尔,张近东专门向当地的科技企业咨询了员工的穿着问题。他们工作时也穿西装,只有星期五可以不穿。回国后,他跟公司高层交流了这一情况。后来,苏宁采取折中的办法,实现一种有限度的开放,不同体系开放程度不一样,相同体系在不同场合的开放程度也不一样。
在苏宁易购经营体系,电脑前坐着的年轻人很少再穿工装;在职能体系,领导和员工的着装统一仍被视为是最好的形象体现;作为经营部门的苏宁门店,为了形象上的统一,西服工装依然是硬性要求。
“西服电商”的故事,使苏宁人加深了对自身文化的思考与认识。在坚守零售行业本质与向互联网转型、谋求变革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开放与聚焦、创新与守正、破与立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苏宁要有自己变与不变的辩证法。面对其他文化的冲击,要冷静辨别、理性选择,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