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城市管理智能化转型,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早在2011年,宁波市就在全国第一个提出构建智慧城管。智慧城管于2011年5月筹建,2012年4月正式启动运行。通过近10年来智慧城管一期、二期项目的建设,加快推动城市管理实现从屏幕可视向智能可判转变。到2019年10月,中心城区城市化管理区域智慧城管覆盖率达到100%,全市中心镇、建制镇智慧城管建设、运行全覆盖,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市、区县(市)、乡镇(街道)一体的智慧城管三级平台体系,成为国内首个全面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智能化城市管理的系统平台。
1.布设智能传感器,实现城市感知“耳聪目明”
宁波智慧城管广泛应用视频监控、物联网传感器、北斗卫星遥感等新的技术感知手段,创新了城市问题的采集方式,让城市真正地“耳聪目明”。在2012年实时共享公安、交警等部门的4900余路视频监控资源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发展到2019年实时共享了公安、交警等部门的5万余路视频监控资源。同时,通过自建固定视频监控、车载无线视频监控、单兵无线视频监控等各类前端设备,为智能管控提供直观的视频信息,让智慧城管查报问题更加实时、快速、有效。在噪声扰民管理方面,通过在工地、娱乐场所、广场等重点区域安装噪声传感器,实施噪声分贝的采集和监管,有效解决夜间噪声扰民的问题。在市政井盖管理方面,通过在窨井盖上安装RFID电子标签,对窨井盖的物理状态、位置状态及身份信息进行主动、实时的感知和管理,及时发现损坏、偷盗情况并进行补救,为市民的道路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2.建设统一数据平台,实现城市动态“一屏可视”(www.daowen.com)
宁波市积极开展智慧城管“一级平台,两级应用”集中式建设,统一全市智慧城管平台。宁波智慧城管平台于2011年10月开始建设。2013年,宁波智慧城管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平台,有效整合了地理测绘2430平方千米地图、200余个万米单位网格、4700余路公安视频、340路自建视频、260万条交警车辆信息、56万条工商企业征信信息等资源,实现了巡查信息、执法管控路面信息、事件基础信息、执法队员信息、辖区道路信息和渣土运输信息、交通移动监控视频信息等所有资源的共建共享。到2018年实现全市53个建制镇平台建设全覆盖,网格覆盖面积已达756.5平方千米,是建设初期的5.5倍,划分万米单位网格6520个,集成部件数据216.5万条。在此基础上,智慧城管打破信息壁垒,整合了规划测绘部门9816平方千米的地理测绘信息资源;实时共享市场监督部门约97万条企业征信资源;实时共享交警部门近450万条车辆信息、公安等部门5.2万余路视频,以及供排水、城区内河、环卫户外广告、停车诱导等信息,实现了城市动态“一屏可视”。
3.推行非接触性执法,实现城市管理“精密智控”
非接触性执法是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新时期改进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水平、提高执法效果的重要举措,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以现场可视化为前提,以取证多元化为保障,积极探索运用视频监控、影像摄录等信息技术手段固定违法事实证据,大力推行非接触性执法,可以在当事人“零口供”情况下完成整个违法行为查处。宁波市对非接触性执法的探索始于2009年,到2017年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目前,宁波市非接触性执法集中于查处流动摊贩无照经营、临街商铺跨门占道经营、建筑垃圾违规处置、车辆违停等违法行为,有效提升了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执法效能,减少了基层执法的矛盾和冲突。2018年5月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宁波市召开非接触性执法现场会,“宁波经验”获充分肯定,并开始向全国推广。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全市通过非接触性执法办理案件5021起,处罚金额730.50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