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博客技术起源晚一点,但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的另一个代表性的Web 2.0技术是维基(Wiki)技术。“维基”源自夏威夷语,其本意是“快快”的意思。据说维基技术的创始人俄勒冈州波特兰的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在去夏威夷国际机场的Wikiwiki快巴上获得了维基技术的灵感,因此他给这项技术起名“维基”。坎宁安在1994年开始着手开发维基技术。1995年3月25号,世界上第一个维基网站c2.com开始运行。
当伯纳斯-李在1990年设计出万维网时,他头脑中的万维网仍然是一个将纸质媒体延伸到网络空间的协议载体,而这个载体提供了信息之间的即时关联。尽管在他的回忆录里,伯纳斯-李也提到了万维网可以通过超文本技术和点对点连接将每个人收集和创造的信息通过网页共享,但他认为每一张网页的创建者对该网页有当然的版权和拥有权,别人最多有指向该网页的超文本链接权利。他没有意识到也可以允许一个人不但浏览、共享,甚至修改另一个人发布的网页信息。
维基网站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但允许用户创建新网页而且允许用户通过浏览器以很简单的方式编辑和修改已经创建的网页。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创新,不过当2000年正在开发中的百科全书网站Nupedia的总编劳伦斯·桑格(Lawrence Sanger)第一次听到这个技术时,立即意识到这个技术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并想到完全可以用这一技术来摆脱他正在参与的免费网络百科全书的发展困境。
免费网络百科全书是商人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在2000年年初同其合伙人出资创办的。威尔士出生于亚拉巴马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父亲是一个杂货店的经理,他的母亲和外祖母则经营一所规模很小的运用类似于蒙氏(Montessori)教育法的教育法进行教学的私立学校。他从小在这所私立学校受教育。威尔士上小学时着迷于阅读世界知识百科全书,并从此对百科全书产生了兴趣。
威尔士大学毕业后在阿拉巴马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先后读了一些金融学的研究生课程。虽然没有写博士毕业论文,他却活学活用了所学的这些课程,在芝加哥通过炒期货和期权发了财。赚够了钱后,威尔士选择了退休并退出了金融领域。或许是受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互联网创业热潮的影响,他在90年代中期和其他两个投资伙伴成立了一个小搜索引擎公司,虽然这笔投资不太成功,却为以后成立他所梦想的网络百科全书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
威尔士和桑格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网上邮件列表认识的。桑格当时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读哲学博士,主攻知识的认知。威尔士在有了建立一个网络免费百科全书的想法后就希望桑格能够受聘来主持这个计划,他认为哲学家最适合承担这个任务。桑格也很喜欢这个想法,于是还没毕业就加入进来并成为这个计划唯一的全职雇员。威尔士也说服了他的另外两个合伙人,通过他们共同投资的搜索引擎公司来资助这个计划,整个计划在2000年年初开始实施。
最初,威尔士和桑格试图通过传统的花钱雇学者撰写条目的方法来逐步建立一个免费网络百科全书。他们还添加了同行评审的程序,以增加百科全书的权威性,但是进展很不理想。在18个月时间里花掉25万美元后,这个免费网络百科全书一共才收入20多个条目。威尔士和桑格都开始怀疑最初想法的现实性。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桑格在与一个朋友吃饭聊天时偶尔听到了维基技术。尽管当时桑格还没有找到机会去亲自体验一下维基技术,但他几乎立即就意识到这项技术,特别是允许任何人创建或编辑任何网页的功能对免费网络百科全书的巨大意义。于是,他向威尔士提出了建立一个以维基技术为依托的网络百科全书的想法。因为维基网站的技术简单而且不需要雇佣额外的程序员,威尔士很快就同意了。这样维基百科全书(Wikipedia)作为他们正在建设的网络百科全书的一个大众编辑版本很快出台了。
维基百科全书与原来他们构想的网络百科全书的编辑方式正好相反。在维基百科网站里任何人都可以为维基百科全书创建条目,也可以修改已有条目内容。最初除了桑格做一些必要的简单维护工作外,没有其他的编辑。威尔士和桑格相信维基百科全书的权威性可以通过林纳斯定律来保证,这就是“在足够多的眼球面前,所有的漏洞都会被发现”(Given enough eyeballs,all bugs are shallow)[14]。该定律应用在维基百科全书时可以理解为只要有足够多的读者的关注,所有的条目问题都会最终被发现并得到纠正。
维基百科全书的成长速度很快就超出了威尔士和桑格的预期。网站建立不到一个月,就有了1000多个条目,以至于桑格不得不把全部精力花在维基百科全书的维护和升级上面,而没有时间去管理他们原有的网络百科全书项目。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原有的网络百科全书计划被彻底停掉为止。在维基百科全书建立两周年的2003年1月仅其收集的英文条目就已达到10万多条[15]。维基百科的早斯页面如图8-1所示。
图8-1 维基百科的早期页面(2001年)(www.daowen.com)
在维基百科全书的成长背后有着一批对维基百科做经常性维护和贡献的志愿者,他们自称为“维基人”。关于维基人为什么愿意为维基百科提供免费的服务,我们可以引用另一条林纳斯定律来解释。托瓦兹为《黑客道德和信息时代的精神》(The Hacker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Information Age)一书撰写的序言“是什么让黑客心动?又称林纳斯定律”中将人做事情的动机归纳为谋生、社交和乐趣三个层次,而且是从单纯为了谋生到纯粹追求人生乐趣的过程中不断升华的。对给Linux做免费贡献的业余黑客程序员来说,社交和乐趣,而不是与金钱联系最紧密的谋生是其主要的动机。林纳斯定律其实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不谋而合。维基人对维基百科的贡献的动机也可以从社交和乐趣两个层面来解释。事实上,维基人在世界各地都经常有聚会。而为维基百科做贡献在他们看来是一种时尚和乐趣。
意识到维基百科全书的发展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方式,2003年6月20号威尔士宣布正式成立非营利性的维基媒体基金会(Wikimedia Foundation)来统一管理已经发展起来的众多维基项目,它们包括维基百科、维基词典、维基语录、维基教科书,以及后来的维基资源、维基新闻、维基共享资源等。基金会的全部工作都由维基人义务承担。2005年2月维基媒体基金会已经能够通过由各类组织和个人募捐所筹集到的经费而独立运营了。
维基百科在飞速的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不少问题。最常见的是维基人由于彼此之间的观点对立而对个别网页的恶意破坏(Vandalism)现象。比如在200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前后总统布什和参议员柯里的条目说明都不断遭到他们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的修改和再修改。有时编辑不得暂时锁住对这两个人的条目的修改。尽管会有这样的恶意破坏但也并不影响维基百科绝大多数条目的中立立场。IBM的合作用户体验研究小组在跟踪调查了维基百科中颇有争议的条目(如堕胎、伊拉克)的修改情况后发现,尽管恶意破坏时有发生,但被破坏的条目很快就被其他读者恢复[74]。
在维基百科流行之初,还有不少人对维基百科的条目的自我改善能力持怀疑态度。对此,《时尚先生》杂志的编辑雅各布曾于2005年9月在维基百科上做了一个实验。他故意创建了一个充满各种事实和语法错误的条目,然后想看一看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个条目的质量在通过其他人的修改后到底能有多大提高。实验的结果大大超过他的预期。条目在创建后的24小时内,就被修改了224次,随后的第二个24小时内,又被修改了149次。当这一条目在大约三天后被最终锁定时,已经从最初的709个词和14个段落变成了771个词和15个段落。这期间,条目词数曾经一度高达857,而段落数一度只有13个。至于最后锁定时的条目内容改善情况,这位号称曾经读过23卷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这样写道:“我觉得应该把我所有的文章都提交给维基人让它们被维基化。”[75]
维基百科全书的声名鹊起吸引来众多支持者,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最有影响力的质疑来自桑格。由于维基百科全书的原始投资在2002年2月被全部用光,对桑格的雇佣合同也随之取消。他不得不离开他的全职工作而返回俄亥俄州立大学教书。尽管离开了维护工作,桑格仍然很关注维基百科的成长。他在不同的网络媒体上发表了不少支持和宣传维基百科的文章,但在2004年年底他却第一次公开地表示了对维基人的反智主义倾向的忧虑。其实他也承认维基人的反智主义倾向部分源自他和威尔士在创立维基百科之初对权威主义的否定。他们认为维基百科对条目的收录不需要过多地考虑条目创建者本人的权威性,因为维基技术本身提供了一个通过志愿者的参与进行条目自动修改和提高的运行机制。但是随着维基百科的成长,这种反智主义倾向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所谓从量变到质变,真理越过一步就变成谬误。很多对维基百科感兴趣的专家发现,当他们在维基百科里添加了自己研究领域的新条目时,经常会遭到某些非专业人士的不必要修改,这让他们不得不通过额外的解释工作来证明自己原先条目内客的正确性,这令很多专家感到非常不耐烦,以至于为此远离维基百科。所以桑格呼吁维基人改变过去的对专家的非正常抵制情绪,充分尊重专家的意见。
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评论》杂志在2004年年末的一篇文章中也表示了对维基百科条目的权威性的质疑。最极端的揶揄大概来自大英百科全书的前总编罗伯特·麦克亨利,他直接把维基百科全书比喻成公共厕所。其理由是读者在阅读或修改维基百科全书上的条目时,并不知道是谁在此之前修改过,这就如同人们上公共厕所时并不知道马桶在此之前被谁使用过一样。当然他的这种比较极端的批判态度跟威尔士和桑格一直声称维基百科全书在不久的将来要取代大英百科全书有关。
来自学术界和传统出版界的质疑使得维基百科的研究人员产生了评估维基百科词条权威性的想法。2005年《自然》杂志组织了一项调查研究,他们选取了一批重要的科学领域的知识条目,然后从维基百科和大英百科全书中选取了各自对应的定义,把条目的来源隐蔽后将每一对定义交给该领域的专家来做一个审阅比较,看是否有严重的错误以及整体准确性如何。在收到的42条审阅意见中,从维基百科和大英百科全书中各自发现了4条严重的概念性错误和分别为162条和123条一般性错误。这表明维基百科对科学名词定义的准确性几乎接近于大英百科全书[76]。在这项调查中《自然杂志》还发现在以顶尖科学家为主体的1000多名《自然杂志》作者中有70%听说过维基百科,17%每星期查阅维基百科,10%实际修改过维基百科的条目。如果说准确性是维基百科需要不断提高的一个方面,那么它对条目的覆盖性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方面。维基百科的现有条目对新兴科技的相对完整和准确的覆盖,与对其他领域条目(如古代历史)的相对缺乏形成对比。如何平衡条目对各种学科的覆盖将是维基百科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尽管是非营利性网站,维基百科也一度面临竞争,不过在这一领域赢者通吃的竞争模式显然起主导作用。财大气粗的谷歌曾经在2007年年底推出类似于维基百科的Knol项目,试图与维基百科竞争。但几年下来只累积了10万篇条目文章,而且主要以健康和医学为主。2012年4月30日谷歌不得不关闭了这项服务。
维基技术不但通过维基百科在普通网络用户中得到广泛引用,一些企业也将维基技术结合博客、短信等其他Web 2.0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和与用户沟通上。维基技术的用户参与思想使得像乐高这样的玩具生产商意识到通过网络和Web 2.0技术,可以仅花费很小的成本便可以让用户直接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从而直接生产出符合用户个性化需要的商品,这成为很多先知先觉的公司争取用户参与的新机会。
博客和维基技术是较为深层次的用户交互技术,这两种技术和其所代表的模式都需要用户的主动与深度参与。还有一批有代表性的Web 2.0技术仅需要很少的用户参与,甚至是间接参与就可以创造内容,并实现资源的共享,这一类模式被统称为“众享运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