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出现前的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已经从消费者能否在购买一件产品或者服务之前还是之后才能检验商品质量的角度出发,将所有的商品分成了三大类。第一类商品是在购买之前就可以检验质量的商品。一般情况下它们的质量可以在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得到保证,所以不需要等购买使用以后才能确定。书籍、音像制品、电子消费产品等都属于这一类,通常被称为搜索性商品(Search Products)。对搜索性商品来说,顾客最关心的是价格,因为无论从哪一个商家买,质量都应该是一样的。第二类商品的质量在使用以前比较难以检验,但一旦购买使用之后就可以知道,所以被称为体验性商品(Experience Products)。比如我们去一家新开的餐馆,它里面提供的饭菜和服务就是体验性商品,因为我们只有在品尝和使用之后才知道优劣。第三类商品的质量即便是在购买和使用以后也难以检验,通常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使用才有可能知道它的好坏,绝大多数保健营养品,比如维生素,还有很多服务类产品,比如汽车的维护保养都属于这一类。因为难以衡量,所以用户通常凭着对商家的信任来购买这类商品,所以它们被称为信用性商品(Credence Product)[57,58]。
通常我们在购买后两类商品的时候,需要依靠一定的外界信息,比如使用过的人对它们的评价来决定是否购买。同一种商品对不同的人来说可以是不同类的商品。比如一本上市不久的新书对还没有读过的人来说是体验性商品,对已经读过的人来说则是搜索性商品。世界名著对大多数人来说通常都是搜索性商品,因为其质量已经获得社会的广泛承认。类似的道理,汽车维护服务对普通人来说是信用性商品,但对有丰富经验的汽车维护专业人士来看是体验性商品。
搜索性商品是消费者电子商务网上零售的首选。显然,网络零售商希望更多的商品变成搜索性商品,这样消费者便有可能从网上直接购买这些商品。不过搜索性商品的弊端也很明显,很容易将商家之间的竞争变为纯价格竞争。体验性商品和信用性商品虽然通过网络销售比较困难,但是如果有足够多的人已经对它们进行了评价,而且消费者相信这些评价是可靠的,那么它们将接近搜索性商品,所以用户提供的评价和网上的信用体系成为关键,这一特点导致了后来的数字是核心的电商理念。(www.daowen.com)
1995年电子商务呈现大爆炸式发展,所以这一年也被称为电子商务史上的寒武纪[1]。有无数跃跃欲试的互联网企业家思考该在网上卖什么和如何卖这一终极网络销售问题,给出终极答案的应该算创立亚马逊网络零售帝国的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