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年的努力,平凉的生态环境有了可喜的变化,具体表现在:水源涵养能力、河流径流量提高,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生态文明建设在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有效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并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1.空气环境质量。平凉产业结构以煤电化为基础,改善环境压力较大。平凉实施的《空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经过5年的努力,整个地区的良好空气天数逐年增加,重点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2017年,平凉市城区主要污染物的监测显示,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为12μg/m3,同比下降36.84个百分点;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为39μg/m3,与2016年持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73μg/m3,同比下降8.75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30μg/m3,同比下降26.83个百分点;全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0天,占全年90.2%[2]。(见图1)
图1 2017年平凉市空气主要污染物同比变化(单位:μg/m3)
数据来源:平凉市环保局数据。
2.水环境质量。平凉市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2017年地表水断面水质检测为优、良级别的比例为85.7%:其中泾河地表水水质由2012年的Ⅳ类水质、水洛河和葫芦河地表水水质由2012年的Ⅴ类水质改善为全年水质综合评价达到国家Ⅲ类水质标准要求;汭河、达溪河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水质标准[3]。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和地下水水质均为良好品质,水质100%达标。崆峒水库全年实测水质为地表水Ⅱ类,水质状况为优。(www.daowen.com)
3.声环境质量。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居民娱乐生活增多,家庭购车数量的增加,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有所增加。平凉市加强了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对城市声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通过居民区绿化、道路绿化,形成隔音、吸音屏障,减轻噪声污染。通过在主城区道路禁鸣汽车喇叭、限制大型货车进入主城区等规定强化交通噪声管理。2017年平凉市区域环境噪声趋于平稳,声环境质量与2016年持平,城区噪声100%符合国家标准。
图2 平凉市各县(区)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图
资料来源:《平凉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6—2025)》。
4.土壤环境质量。2017年,平凉市环保局开展土壤污染情况调查,积极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9月,平凉市政府印发了《平凉市2017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经初步筛选排查,平凉市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稳定,未发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超标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没有因涉嫌受污染的土地开发或使用不当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根据测算,泾川县有石油勘探污染耕地面积385亩,华亭县污染地块面积正在监测中,崆峒区和静宁县未发现土壤污染。灵台县,崇信县和庄浪县尚未进行监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