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脱贫攻坚注重因地制宜,壮大特色产业,以产业发展精准扶贫,先后创新形成以“党组织+劳务公司(劳务服务中心)+企业+农户(贫困户)”的灵台模式、“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静宁模式和“党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群众”的庄浪模式[2],走出了一条条极具平凉特色的扶贫之路。
平凉市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立足本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应农民增收之需,以发展苹果、红牛、劳务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支撑,制定“牛、果、劳”三大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实施意见,落实特色优势产业完全覆盖贫困村、贫困户(见表2)。聚焦富民产业培育,突出贫困村、贫困户特色产业全覆盖,科学编制项目计划,项目安排精、细、准,推进“三变”改革试点,发展多元产业,推进精准脱贫。
平凉市以“牛、果、劳”为脱贫攻坚三大主导产业,确立一条产业扶贫思路即“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实行“五个一”产业运作模式即一个产业一名责任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规划实施方案、一个运作平台、一套运行机制。截至2018年2月,平凉市市级财政列支1000万专项资金用于牛、果产业发展,列支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劳务产业发展,确保扶贫产业渗透到村、户一级。截至2018年6月,全市70%的贫困群众依靠产业发展,实现稳定脱贫。
平凉市以基础母牛保护、肉牛繁育、规模养殖、品种改良等项目为重点支持,对建档立卡贫困养牛户给予500元/头/年的养殖补贴;在牛舍建设、饲草种植、机具配置、母牛购置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截至2017年底,在贫困村新建规模化养殖小区38个、饲养肉牛27.6万头。
表2 2015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多元富民产业支持计划县(区)分解表(www.daowen.com)
数据来源:根据平凉市扶贫办提供数据整理。
按照适宜区全覆盖的要求,平凉市重点扶持示范园区建设、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果农培训等,加快果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截至2016年底,平凉全市苹果种植面积总量已达256万亩,参照全市农业总人口数量计算,农民户均苹果种植面积接近5亩,苹果种植在最佳适宜区基本实现全覆盖,2017年全年引导贫困户新植苹果面积达5万亩。
劳务产业方面,平凉市按照“四个一”即“完善一套组织领导机构,制定一套年度培训工作计划、一套资金整合使用办法、一套考核办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机制,结合贫困劳动力需求、特色优势产业和市场前景等要素,加大省内外劳务基地建设,[3]分层次、分类别确定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整合使用人社、教育、农牧等部门培训资源。2017年,平凉市全年共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3.5万人次,农村致富带头人示范培训3639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377人次,完成贫困户劳动力输转8.5万人次,实现收入19.2亿元。
平凉市坚持因户施策,贯彻执行因地制宜总方略,发展区域性多元富民产业。截至2018年初,在贫困村引导建成温棚蔬菜568亩,种植全膜玉米33.6万亩、马铃薯24.1万亩、中药材3万亩,通过以上诸多措施,进一步夯实了当地农民增收基础。依据2018年上半年统计数据,平凉市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来源于全市牛、果、劳三大产业收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