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严峻形势,打出政策保障、要素配置、合力攻坚的“组合拳”,稳住经济“基本盘”,夯实创新带动基础,撑起高质量发展“龙骨”,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向前。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打好基础。辽源市委七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清晰地指出了新时代振兴一步一个脚印的根本路径:以推进“五大改革”为动力,以构建“六大体系”为抓手,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推动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
“稳”的基础不断打牢,“进”的态势越发明显,辽源向高质量转型发展、新时代振兴迈出了如此坚实的步伐,筑基蓄能,辞别追梦的一年;向“稳”求“进”,开启圆梦的篇章。
辽源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推动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在改革、出路在改革,他们从理念变革与创新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入手,补齐“四大短板”、聚焦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以优化营商环境、融资环境、政策环境、城市环境、干事环境为基础的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出改革创新新路。
根据辽源的资源禀赋,优化发展路径,健全支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现代经济体系、现代城市体系、地域文化体系、自然生态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党的建设体系,突出落实好推进辽源高质量发展的一些关键性举措、创新性机制、牵动性载体,推动辽源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
总体布局上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供应链、保障资金链、提升价值链,形成了打造“2115555”产业格局的工业转型思路;提出了以发展“梅花鹿、禽蛋、柞蚕、东辽黑猪、林果、食用菌”六大特色产业为基础的辽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明确了以补短板、提能级为目标的城乡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探索出转型升级新路。
同时,抓重点发展要素,以增强城镇承载发展要素能力为目标,全域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程,规划建设现代文教产业新区和生态产业示范新区,抓好中心镇和全部行政村系统规划建设,推进城镇乡村业态、生态、文态、社态、形态“五态融合”,探索出城乡联动发展新路。
产业升级上,大力挖掘梅花鹿、琵琶、东辽河文化、长白山文化、矿山文化等文化资源内涵和价值,不断拓展“文化+”的领域,推进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双轮驱动”,探索出文化辽源发展新路。
促进项目建设“达产达效”,抓产业项目,增强基础能力,展现新风貌、彰显新作为、开创新局面。辽源市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提出了“三抓一稳”,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扩大有效投资规模。
聚焦“2115555”产业细分领域,实施79个工业项目;聚焦“梅花鹿、禽蛋、柞蚕、东辽黑猪、林果、食用菌”六大农业特色产业,实施15个农业产业化项目;聚焦职业教育、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实施30个服务业项目。推动欧亚体验式购物广场、汽贸小镇仓储物流园、辽源市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旧址展览馆二期工程、诺丁山文化创意产业园、湿地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
抓基础设施项目补短板,实施城乡路网、水网、热网、气网、电网、互联网、地下管网“七网共建”工程,抓好105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四通高铁前期工作,辽源支线机场、303国道改建两项工作2020年一季度要有实质性进展,开工建设红五星互通立交桥和外环路改造等17个交通项目。结合雨污分流、截污汇管,开工建设辽河大路菱形立体交叉路、隧道下穿等20条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完善人民大街、福镇大路等10条市政道路建设,开工建设“四水八岸”及“六山”城市游(公)园,全面完成2019年15个、2020年28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实施拆迁腾空7处、2319户棚户区改造地块。全面补齐东丰(县城)、东辽(县城)及安恕蛋品等10个特色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抓生态环保项目促绿色发展,完成东辽河流域治理项目,积极谋划足民等5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推进“百万亩”造林、“百公里”河道治理、“百万亩”良田建设等生态修复工程,2020年完成造林26万亩(约173平方千米)、治理河道30公里、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约133平方千米)以上。开工建设17平方千米采煤沉陷区治理等8个生态修复项目。推动稼源秸秆生态板等项目竣工投产,推动正能热点生物质热电联产、中广核生物天然气等项目开工建设,加快中节能3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落地步伐。
抓民生项目提高群众幸福感。推动南部新区新建占地22.5万平方米市第五中学12年一贯制学校等24个教育项目建设。推进市中医大厦改扩建等8个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启动占地6万平方米市中心医院南部新区新建项目。完成市清漪园养老院项目建设,推动龙山区康养小镇早日开工。全面竣工南部新区“四馆”并投入使用,抓好龙山区全民健身中心等9个文化体育项目建设。
抓平台项目集聚发展要素,全面启动完善辽源经济开发区、东丰经济开发区、东辽经济开发区、龙山工业开发区和西安工业集中区配套功能建设,加快推进东丰国际梅花鹿产业创投园建设,东辽现代农业(蛋谷)产业园开工,辽源浙江(绍兴)产业园建设,南部现代文教产业新区、北部生态产业示范新区建设。园区建设要坚持规划引领、基础先行、平台带动、产城融合。
抓招商促进招商引智“选优选能”,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做到引企业、引项目、引资金、引技术、引人才一起抓,让企业接踵而至、项目接二连三、人才千军万马、资金持续涌动。注重产业招商,注重平台招商,注重以城招商,注重服务招商。(www.daowen.com)
围绕“2115555”产业项目,延产业链上下游对接项目,瞄准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关键环节开展靶向招商、精准招商、敲门招商,引进枢纽型项目,带动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促进形成产业生态集群。比如:依托金翼蛋品的产业规模和产业链优势,整合带动人才、技术、产业、市场等各种资源,打造世界级蛋业产业生态圈;依托袜业的产业规模,加快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形成市场要素不断聚集、竞争力不断优化的纺织袜业产业生态圈;依托启星铝业、利源精制对外出口优势,大胆创新引进外资工作机制,吸引重大外资项目落户辽源,打造高精铝产业生态圈;依托鸿图锂电、中聚新能源、汇丰电机等企业,紧紧对接一汽新能源开发院,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科研链,围绕科研链布局转化链,围绕转化链布局招商链,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
做好“筑巢引凤”文章,加强与新希望、中庆集团、铁骑力士等企业合作,抓好北部生态产业示范区、南部现代文教产业新区、东丰国际梅花鹿产业创投园、中国蛋谷等规划建设,打造承接产业集聚、商务活动、生活配套的综合性平台,突出以商招商和中介招商,吸引各类工商项目入驻。用好东博会、农博会、吉商大会、袜交会、琵琶节等平台,加快打造以“2115555”产业为重点的分类招商平台,绘制招商地图,重点支持东北袜业与雅戈尔、皮尔卡丹建立合作,加快梅花鹿产业遍访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等知名药企,增强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与一汽集团、天津力神关联度。
依托城市土地资源,完善区域配套环境和功能定位,做足土地出让条件,谋划好城市开发建设项目,开展城市建设招商,使经营城市与融资招商有机结合。
建立洽谈、签约、落地全流程全链条服务机制,提高招商成功率、项目落地率、资金到位率和竣工达产率,努力做到项目签约之日,就是启动开工之时。
抓改革创新,加快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紧扣“2115555”产业发展技术需要,发挥上海厚德食品研发中心、欧洲格致公司研发中心、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动力电池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科创中心引领作用,用好省级化药中试中心、省级针纺联盟等创新平台,依托李德群格致汽车等4个院士工作站,加大产业技术创新、企业研发成果转化力度。加强科技计划项目谋划储备,争取更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加快推进格致汽车高端汽车轻量化模具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项目建设,打造新材料、新能源电池、医药健康、蛋品加工、汽车模具五大省级科技创新中心。制定实施《辽源市工业重点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行动方案》,通过开展智能制造,建成一批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重点抓好东北袜业智慧园区平台等项目建设。支持东北袜业园建设3个智能工厂、打造15个数字车间。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围绕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制定实施《辽源市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行动方案》,加速制造企业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智能产品+增值服务”转变,支持欧蒂爱智能化服务化综合体等“两业”融合示范引领项目建设。培育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推动重点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努力把格致汽车、鸿图锂电、金翼蛋品、诺德高科、华纺静电等一批企业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制定实施《辽源市新一轮工业企业三年滚动技术改造工程实施方案》,抓好鑫达钢铁120万吨炼焦等70个技改项目,提高企业科技水平。
“稳”字当头,确保“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把稳增长作为第一要务,千方百计保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以稳政策促进稳增长。开展政策落地年活动,全面落实中央逆周期调节政策,适应国家GDP统一核算改革。结合落实吉林省精准调控稳增长防风险22条政策,制定出台符合辽源实际的“六稳”政策。保证减税降费措施落地,创新财税激励政策,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健全调度约束机制,保证各类政策落地见效。
以稳企业促进稳增长。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建立市委月调度经济运行交流会,市委常委和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包保重点工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包保重点行业等制度,开展部门、县(区)领导“百人助百企”活动。对“2115555”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
以稳投资促进稳增长。全面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从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出发。包保产业、行业、企业的市级领导,结合开展“三抓”“三早”行动,把投资计划落实到项目,投资工作最终要以实物工作量来衡量。2021年4月底开展地毯式项目开工巡检。
以稳消费促进稳增长。开展消费供给年活动,激活旅游消费、电商消费、夜间消费、节庆消费。全力支持汽贸小镇一期国贸城和御水丹堤大型商场开业。
抓改革就是抓发展,市委、市政府以改革促发展打造一流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影响力。
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善环境,深化“无差别综合窗口”改革,推动数据共享和“一张图合规性审查”,建立区域评估制,简化企业破产审办程序;推进融资环境改革。出台相关文件,推进“信用+金融”平台建设,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组建担保联盟,成立产业基金公司,加快推动中票、资产证券化、公司债等发行工作;推进政策环境改革。建立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制定招商引资“一事一议”政策保障高素质企业、项目落户辽源,加快“僵尸企业”出清,支持高“亩产”企业发展,重点扶持进入生态产业示范新区的民营企业;推进城市环境改革。推进辽东一体化发展,完善“多规合一”规划体系,健全规划管控机制。构建城市“双修”长效机制,编制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市创建规划,开展采煤沉陷区普查相关工作。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维护市场化进程;推进干事环境改革。建立“大督考”制度,开展常态化督查、差异化考核,落实激励保护政策。此外,继续推进经济领域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生态文明领域改革。
2020年,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一个现实与梦想的接驳之站。辽源人民攥紧发展定力,用必胜信心和攻坚精神抓紧高质量发展态势,不断汇聚高质量发展的源源不竭动能,用行动和作为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