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辽源发电厂举行小指标竞赛活动

辽源发电厂举行小指标竞赛活动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展“小指标”竞赛后,辽源发电厂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热潮。辽源发电厂全体职工用实践证明了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在竞赛中,他们狠抓安全生产,总结事故发生的规律,把消除操作差错、设备异常、设备障碍列为“小指标”竞赛的重要内容,提高了工人的主人翁责任感。

辽源发电厂举行小指标竞赛活动

辽源发电厂始建于1918年,是我国最早的火力发电厂之一。20世纪60至70年代辽源发电厂的“小指标”竞赛经验,在短时间内风靡全国,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广为报道。1977年以后,全国发电厂普遍开展学习辽源发电厂“小指标”竞赛的经验,使发电运行管理逐步走上了正轨,为当时的企业如何快速实现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思路,也在辽源发电厂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7年6月,西安县解放后,辽宁省军区组成接收委员会,接管电厂和矿山,并成立矿电管理委员会西安电业公司,后改称西安发电厂。西安发电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厂职工千方百计地恢复生产工作。发电设备边修边用,在进行维修时,工人们经常吃住在维修现场,把百孔千疮的设备修复到正常工作。发电厂领导和职工摸索管理规章,推广4条经验,用“红、绿、黑”3种颜色点表示“好、中、差”。1951年,西安发电厂锅炉运行推广孔宪财小组锅炉经济燃烧法的经验,燃料工人惜煤如金,不浪费1克煤。当年实现多发电量215万度,完成产值763万元,全年节约168万元,为国家建设积累了资金,为国家恢复生产提供了巨大电力能源

1953年,国家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是辽源发电厂(1952年,西安发电厂更名为辽源发电厂)“小指标”竞赛萌芽的关键。这一年,辽源发电厂意外地没有完成国家下达的降低煤耗率的指定计划。厂领导和干部发动一线员工查找原因。大家在讨论时建议道:企业只是把国家每年下达的大指标照抄照转给车间、班组,没有将指标很好地分解落实。“这种蒙着干、干着看、年末算的工作方法,不是个好办法,原因难找,责任难落。应该把大指标进行分解,然后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分解指标的思路,很快得到了集体认可。

1954年开始,辽源发电厂从领导干部、技术骨干到一线员工三级联动,研究制定出了涉及面广、可操作性强又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小指标”,并先在锅炉、汽机分场试点。该方法是先把煤耗率分解为锅炉效率和汽机汽耗率,然后再把锅炉效率分解成锅炉气温、气压、排烟温度等,把汽机汽耗率分解成真空、凝汽器端差、给水温度等“小指标”。然后,在总结锅炉、汽机分场“小指标”竞赛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到电气、热化、燃料、修配、土木等分场,并将“小指标”内容由生产、经营扩展到安全等各个方面。

辽源发电厂领导和工人分析“小指标”竞赛完成和任务落实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辽源发电厂先把上级下达的8项大指标(安全、发电量、供热量、煤耗率、利用小时、燃料单位成本、固定费用、全员劳动生产率)分解细化成521项“小指标”,然后再把这些“小指标”按分场、工种、机台、值班岗位加以落实,按月下达指标,按日公布完成情况,按月考核评比和奖励,形成了全员、全方位的“小指标”竞赛。

开展“小指标”竞赛后,辽源发电厂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热潮。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小指标”竞赛活动的深入开展,催生了“小布衫不干”与“小半夜学习”劲头的涌现。

为了给国家多发电、多省煤、多节电,辽源发电厂开展了节约“五个一”活动(即节约一厘钱、一克煤、一度电、一滴油、一滴水)。在“小指标”竞赛中,锅炉分场表现最为突出。运行人员为了提高锅炉效率、降低灰渣可燃物,在设备、技术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创造了“堆灰、拨灰”操作法。他们面对日本20世纪30年代的老设备,硬是用双手和汗水向设备夺煤、夺电。工人们经常拿起40斤重的大炉钩子把未燃尽的炉灰由炉尾部拨回再燃烧。几百度的高温在胸前炙烤,工人们一趟趟地拨着灰渣,常常是一趟下来汗水打湿的衣服还没有干透,工人们又投入到下一趟的工作当中。就这样,工人们用无数的汗水,将灰渣可燃物指标由过去的7%至8%骤降到2.5%以下,这就是“小布衫不干”。(www.daowen.com)

1964年,党中央号召学习大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辽源发电厂员工掀起了比学习、比思想提高、比技术进步的热潮。除了“小布衫不干”之外,“小半夜学习”活动也诞生了。辽源发电厂员工在厂领导的带领下,每天晚上下班后坚持学习《毛泽东选集》、大庆企业精神等,常常是一学就学到半夜。一线员工常常是刚下班回家吃口饭,就回到厂里看别的师傅怎么起机、起炉。工休期间的许多工人常常坐在车间看别的同事如何操作。广大员工不断学习进步,让电厂成为当时最突出的学习型企业,为辽源发电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小指标”竞赛活动为辽源发电厂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从1960年7月21日到1965年5月14日,辽源发电厂创造了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安全生产纪录1758天,名列全国发电企业之首,创造了在同类火力发电厂煤耗率的最低标准。时任水电部部长刘澜波来厂检查工作时,给予辽源发电厂很高评价:“辽源厂其貌不扬,内部坚强。”1964年3月,辽源发电厂被水电部命名为“五好企业”。

1972年10月4日的《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辽源发电厂坚持开展“小指标”劳动竞赛,连续17年全面完成国家计划,取得了增产节约的显著效果的经验。辽源发电厂全体职工用实践证明了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

“小指标”竞赛超额完成计划的同时,也促进了安全生产。电力事故是工业生产的一大灾害。电厂的安全生产不仅是保证本企业完成国家计划的基础,而且是保证很多企业正常生产和完成国家计划的重大因素。在竞赛中,他们狠抓安全生产,总结事故发生的规律,把消除操作差错、设备异常、设备障碍列为“小指标”竞赛的重要内容,提高了工人的主人翁责任感。

检修工人为了保证设备完好,坚持设备计划检修制度和日常维护制度。他们在检修1台吸风机动平衡时,按规定振幅不超过10道就算合格,经过检修已达8道。工人说:“检修标准越高,设备运行越好,生产就越可靠。”又继续精心检修,最后降到3道才交工。就这样,全厂的发电机汽轮机等主机转动振幅,十几年来一直保持高精度运行。锅炉的上千个阀门、几千个焊口做到无漏泄,检修后的机组做到1次起动成功。近4年时间,50多次事故被工人们消灭在萌芽之中。全厂35个班组中28个班组保持了10年以上安全生产纪录,其中17个班组已保持20年。辽源发电厂涌现出许多先进集体和个人,极大地带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辽源发电厂在生产实践中体会到,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职工的社会主义觉悟,只有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才能高产、优质、安全、多品种、低消耗地增产节约,并提出了“宁愿炉旁汗水流,不让克煤度电丢”的口号,充分发挥出广大群众的生产热情,不断掀起了“小指标”竞赛热潮。

20世纪70年代,辽源发电厂被国家授予“大庆式企业”称号。辽源发电厂的“小指标”竞赛活动,对社会主义生产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