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于创新物资供应链管理的政策建议

基于创新物资供应链管理的政策建议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药品、耗材的质量管理强调从药品研发、技术转移、药品制造以及临床应用过程等全盘考虑,实现对于药品物资供应链的全面质量管理。

基于创新物资供应链管理的政策建议

1.全局视角看待物资供应链

必须以全局的视角审视整条物资供应链,而非单纯通过控制定价来实现对医疗价格管理的目标。药品、耗材和检验(查)的价格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先后曾30多次在全国范围内降低药价,单从频率和次数来看,反映了国家对于降低药品价格、解决患者“看病贵”问题的决心。但医药行业依旧药价虚高、生产企业举步维艰、药品研发乏力、流通领域危机重重。可见其最根本的原因并非是价格的高还是低能够直接体现的,而是整条供应链的过程扭曲、成本价值冲突等带来的后果。因此,要实现医疗物资(包括药品)价格的降低,首先要通过供应链重构带来的价值回归重组现有的供应链流程与环节,从深层次上改变医疗物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运行的基本模式,以全局的视角审视整条供应链并做出相应的变革,唯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药品、耗材价格过高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果单纯以规模经济的市场寡头垄断议价,或者政府监管调控等手段,虽然短时期内可以降低价格,但整条供应链的流程、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等问题均未能得到妥善解决。从长远来看,价格的降低不但未必能给供应链终端的患者带来福音,反倒从某种程度上破坏了药品、耗材相应的研发、生产、流通的自然规律,打击了供应链各环节主体的积极性,增加了物资生产供应的难度,从而遏制了新药、新耗材的进一步研发。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要求,因此,必须以系统化、全局化的观点,从整条供应链的角度给出妥善的解决方案才是最优化的管理模式。

2.以患者安全为中心

必须以患者安全为中心,重视医疗物资质量的控制与监管,而非单纯以降低价格作为唯一的目标。当前我国医药市场流通层级过多直接导致药品、耗材流通成本高、流通效率低,间接增加了运营的风险,使得药品、耗材的质量难以控制,并且流通渠道过多使得相应的质量监管也愈加困难。药品、耗材的质量管理强调从药品研发、技术转移、药品制造以及临床应用过程等全盘考虑,实现对于药品物资供应链的全面质量管理。我们认为供应链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控制、质量保障和质量改进等多个层面。对于供应链末端的患者而言,控制药品、耗材的质量并非仅仅是供应链上某个环节或某家企业的职责,而是要从原先单一的终点控制模式,转移到过程与终点控制全覆盖的模式上来,做好物资质量的科学管理。对患者而言,最重要的不仅仅是价格的降低,而是在价格降低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证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这也是制度设计时必须思考和重视的关键所在。(www.daowen.com)

3.专业医师回归临床

必须通过供应链管理创新倒逼医院管理制度变革,整合专业化的供应链服务团队,解放专业化的医疗服务队伍。在医改的过程中,政府一直在着力推动医药流通行业的整合,因此物资供应链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竞争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医药流通企业与医院进行供应链深度整合的新模式意义深远。医疗物资供应链的整合可以帮助流通企业提高药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和管理成本;而通过实施供应链项目,医院的药房已经从原来的利润中心逐步向临床药学服务中心转型,这样的变革能够释放医院在管理、成本、效率上的压力,从而将精力聚焦在医疗、护理等本职工作方面,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同时,医药流通企业作为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团队,提供和培养专业化的物资管理服务专员,聚焦后勤保障等诸多环节,通过强化物流运营与管理的专业性,提升医院整体运营效率。除此之外,利用现代供应链管理手段以及较为成熟的信息技术,实现医院和医药流通企业各司其职,即医院承担临床药师服务和医疗护理服务,医药流通企业承担药房的供应链仓储与物流管理配送服务。以此通过专业化分工来整合资源,有效地提升整条供应链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一直坚信,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的创新物资供应链管理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是一种创新的、系统性的、集成化的管理运营模式,具有可操作、可复制等诸多优点,适合在上海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