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康依托以“制度+科技”为基础的医联平台,主要从病种绩效和专科绩效着手,开展精细化绩效管理。其中,病种绩效是基于病例分组的绩效分析和重点病种的分析,而专科绩效是对专科能力的评价与分析。自2006年建设市级医院临床信息共享项目以来,申康不断实现医院间的临床信息共享、减少重复检验检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方便患者就医的目标,目前平台已连接38家三级医院,可实时查阅医院的业务运行情况。
在病种绩效方面,建立“申康版”疾病诊断分组,进行病种难度分析和手术难度分析,在每半年的院长书记会上公布数据,并纳入年度的院长绩效考核附加分项目。力求科学合理地评价工作量、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实行同质化比较,树立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巩固三级医院诊治疑难杂症和急危重症的功能定位;鼓励医院收治难度相对较高的病种,优化住院病种结构并提高病种难度。
“申康版”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统计了每家医院的病种组数以及每家医院病种难度CMI、RW>2高难度病种的例数。2013年,申康中心基于病例组合(Case-Mix)理念,借鉴澳大利亚AR-DRGs分组方法,与复旦大学、瑞金医院合作研究,构建了上海申康版疾病诊断分组器。又以全国《手术分级目录(2011版)》为基础,结合海南、天津等省市公布的手术分级标准,参考上海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实践应用情况后,制定了符合上海地区疾病谱和上海三级医院临床实际的“申康版”手术分级目录。根据风险和难易程度不同,将6 500余项手术分为一级手术、二级手术、三级手术和四级手术。
近年来,病种组数除综合性医院略有下降外,各类市级医院病种组数均有所增加,综合性医院、儿科类医院病种难度CMI略有增加,而其他专科类医院、中医类医院、妇产科专科医院略有下降。
以综合性医院与中医类医院来分析说明,2016年病种组数增加的医院有23家,CMI上升的有11家,其中双指标都提升的有7家,收效明显。
病种绩效指标与去年同比有明显改善,有35个病种平均住院日缩短,25个病种术前等待日缩短,6个病种的均次费用降低,14个病种的均次药费降低,28个病种的药占比降低,6个病种的均次卫材费降低,11个病种的卫材占比降低。
从病种难度分段来说,高难度病种比例与去年同期持平,RW>2的高难度病例增幅略高于一般病种0.25%,5<RW<10和RW>10的高难度病例增长迅速,增幅分别比去年高70.1%、17.6%,增幅远高于其他各分段病例(图1)。
综合性医院、中医类医院、郊区新院RW>2的高难度病例数增幅超过市级医院平均水平(图2)。
从综合性医院总体病种结构校正后的各院住院均次费用来看,CMI越高、医院住院病种难度增加越多,校正出院后均次费用下降越明显(图3)。经校正,长征医院(0.54万)、中山医院(0.32万)、华山医院(0.16万)、长海医院(0.13万)、第六人民医院(0.10万)这5家医院出院均次费用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长征医院,下降了19%。(www.daowen.com)
图1 病种难度构成情况
图2 不同医院类别的病种难度情况
图3 不同医院校正的出院均次费用
从病种量统计的角度来看,2016年病种共覆盖了16个临床专科,全年共有41.74万例,占市级医院出院病例总数20.3%。费用总计达135.20亿元,占市级医院出院总费用的34.9%。
将各代表性病种按前3位医院市场份额排序的雷达图,在第一象限的病种中,2016年的曲线与2015年非常接近,说明相关病种排名前3位的医院的市场份额较为稳定(图5)。第四象限的10个病种中,2016年的曲线与2015年差异较大,说明这10个病种前3位的医院优势地位不明显。与2015年相比,超过半数病种的前3位的医院合计病例数量占比有所减少(表现为箭头所指折线这一层次凸出的点多),说明市级医院收治公布病种的积极性已充分调动。
以可视化方式展示了三级甲等医院以ICD-9-CM-3编码分类的骨科手术的开展情况以及具体例数(图6、图7)。以手术操作部位为核心,可视化呈现手术例数,颜色越深,表示该部位手术次数越多,能非常直观地表示各部位手术次数的多寡。
实施精细化绩效管理后,相关措施充分调动了医生收治疑难杂症的积极性,病种结构也得到了持续优化。2013年以来,有18家医院高难度病例数量持续增加,8家医院CMI持续上升。2016年,有17家医院的高难度病例比例和16家医院的CMI比去年增高。
同时,精细化绩效管理也提高了医生开展高难度手术的积极性,优化了手术结构。自2014年以来,手术难度持续提升,三级手术和四级手术增幅始终高于一级手术和二级手术,四级手术增幅始终高于其他各类手术。2016年,22家医院的三级手术和四级手术比例高于2015年同期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