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分级诊疗的工作思路
浙江分级诊疗的工作思路可以从3个导向出发:①利益导向,主要从就医医疗费用、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医疗服务便捷有效几个方面着手;②需求导向,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医疗资源科学配置;③问题导向,“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庭冷落”的就医格局一直困扰着医疗改革的进行,改变群众传统的就医习惯迫在眉睫。基于此,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开展分级诊疗、双下沉两提升、责任医生签约服务”三位一体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体系建设重大举措。
(二)医费调控,拉开不同等级医院的收费标准
省级医院一类手术、二类手术、三类手术费基本未调价或稍作调整,目的是引导省级医院以收治危重患者为主,尽量将一类手术、二类手术、三类手术患者留在当地医院(表1)。
(三)医保调控,拉开不同等级医院的报销额度
以浙江省绍兴、金华、宁波3个地级市为例,具体通过以下表格展示各等级医院的报销额度差距,从而实现医保调控,助推分级诊疗(表2)。
表1 县级与省级医院手术次均收费对比(元)
表2 分级诊疗转上级医院的备案管理及报销水平
(四)行政调控(www.daowen.com)
浙江省制定的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考核标准不仅针对各级卫生计生委,同时也作用于各级政府。到2017年,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应当达到以下标准: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达标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②试点地区30万以上人口的县至少拥有1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和1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五)加大基层医院投入,限制城市大医院扩张
建立健全分级诊疗保障机制,完善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制定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标准,通过行政管理、财政投入、绩效考核、医保支付等激励约束措施,引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重点控制三级综合医院数量和规模,建立以病种结构、服务辐射范围、功能任务完成情况、人才培养、工作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床位调控机制,严控医院床位规模不合理扩张。
(六)城市实行社区医生签约制度
2015年7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5〕65号),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印发《浙江省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规范(试行)》。到2020年,全省规范签约服务覆盖一半人口,基层就诊比例达到60%以上。逐步建立责任医生与居民之间良好的契约服务关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全科医生为核心,以全科服务团队为依托,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签约服务内容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等。
(七)部分病种实行社区首诊制
为方便慢性病患者病情稳定后就近简便配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引导慢性病患者向基层分流,浙江省从2015—2017年实行慢性病连续处方试点工作,具体情况如下:①2015年试点病种为:高血压、糖尿病;②2016年新增病种:类风湿关节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③2017年新增病种:血脂异常、支气管哮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