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化签约服务内涵建设、扩大签约服务覆盖范围
在服务宣传方面,不能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应当加大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层内涵的宣传。在服务内容方面,应当面向居民需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签约服务包。在服务人群方面,要从重点服务人群向年轻人群和健康人群延伸,同时加强居民对于服务竞争选择机制的建设。在服务保障方面,需要进一步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予以倾斜。深化医疗联合体协同服务机制,加强双向转诊、资源共享;完善家庭病床、社区康复等。
2.抓典型、树标杆,扩大家庭医生优质服务的品牌示范效应
面对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短缺的现状,家庭医生可能无法从社区中心一系列与签约服务无关的工作中完全抽身,难以真正实现家庭医生只对签约居民负责,同时有部分家庭医生尚未转变思想导致签约工作开展不力,签约人数少、效果差,也需要在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的同时增强对改革的理解、积累群众基础。对此可以集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优势力量为技术水平高、群众基础好、签约人数多的家庭医生提供全面的支持,抓典型、树标杆。首先要在改革初期形成一个家庭医生优质服务的品牌示范效应,带动激励更多的家庭医生创造自己的品牌和口碑,逐步打造一批可以承担签约居民健康、费用守门人职责并且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来满足自身价值实现、增加收入水平以及提高社会地位,在社区居民和医生群体中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增强社会各界对家庭医生制度建设的信心。
3.多渠道、全方位加强家庭医生的人才队伍建设(www.daowen.com)
首先,当前社区开展的家庭医生培训被大多数家庭医生所诟病,存在针对性不强、内容重复等问题。因此,根据家庭医生的服务技能需要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进行调整改善,结合家庭医生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培训工作。其次,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行之后的签约服务费的支付工作,真正扭转社区卫生服务在医生群体中“事多、钱少、地位低”的固有印象,同时探索医疗联合体内的医生“多点执业”来壮大家庭医生队伍。最后,继续巩固当前签约服务按人头支付机制的实施、提高家庭医生技能水平以提高家庭医生的基本收入。同时还应当建立合理、完善的人员保障机制,从政策层面完善全科医生职称晋升通道,设置与专科医生同样的职称考评级别,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的支持,在编制不足的情况下,向家庭医生倾斜,在职称评定、社会保障方面给予全科医生更多的优惠和保障,让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得到经济收入的同时有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
4.完善家庭医生团队的分配制度和双向转诊的激励机制
随着家庭医生签约覆盖面的扩大,签约服务的提供数量也必然会增加,有效的激励是保证签约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在建立激励机制之前要改革团队的人才组建、管理和用人制度,给予家庭医生充分的选择和支配权力,由家庭医生自己组建自己的工作团队,共同拓展签约服务并承担服务责任,建立利益共同体关系。团队成员的报酬一部分来自财政补贴,另一部分由家庭医生给予适当的收入分配和激励,直接与其签约服务挂钩,有助于提高团队参与签约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对协同服务联盟成员直接的激励机制也同样重要,即构建利益平衡机制,实现医疗联合体协同服务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大力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和签约服务的开展,夯实协同服务的群众基础,促使家庭医生和居民建立长期稳定的依赖关系,真正将社区居民围在区域医疗联合体内部,以扩大医疗联合体成员的共同群众支持平台。其次要充分发挥医保的主导作用,加强医保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对当前的补偿激励机制和医保支付方式进行改革,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院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平衡机制和长期有效的补偿激励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