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如何准确把握互联网契机,建设规范可行的“互联网+分级诊疗”体系,顶层设计是关键。
“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健康医疗大数据领域完成了“4631-2”工程的设计,其中,“4”代表4级卫生信息平台,分别是:国家级人口健康管理平台、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地市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与区县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6”代表6项业务应用,分别是: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计划生育与综合管理;“3”代表3个基础数据库,分别是: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与全员人口个案数据库;“1”代表1个融合网络,即人口健康统一网络;最后一个“2”是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依托中西医协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医疗健康公共服务系统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国家卫生计生资源体系。
卫生信息标准是卫生信息化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围绕我国卫生改革与信息化发展总体需求,统筹规划,有针对性地研制、推广和普及应用卫生信息标准,对顺利实现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支撑保障意义。
首先,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化方法和标准描述规范,解决不同标准开发单位之间标准编制的规范性、一致性和兼容性问题,提高标准质量。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卫生信息数据元标准化规则》《卫生信息数据模式描述指南》《卫生信息数据集元数据规范》与《卫生信息数据集分类与编码规则》共4项基础类标准,以及有关数据元目录和数据集编制规范等。其次,按照“顶层设计、底层实现”的技术思路,围绕医改任务对规范化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和实现动态管理、消除信息孤岛的迫切要求,组织有关业务部门和动员大批专家、社会力量,集中力量研制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数据类标准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形成《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解决方案》,以及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医疗服务、疾病管理等多个业务应用系统数据集标准。最后,加强医学术语的研究(目前唯有临床医学术语没有实现统一标准化)。选取特定领域和试点医院进行医学术语的理解与标准化翻译试点,然后总结经验在全国推广,并在推广中不断完善,实现临床信息的标准化表达和机器可读、异源数据语义互操作、详细过程记录利于医保控费、医疗质量监控即医院精细化管理和临床大数据的有效分析及应用。最终形成了5大标准体系,即基础类标准、数据类标准、技术类标准、安全与隐私类标准和管理类标准。标准的出台为各地全面推进实用共享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及时、规范的技术指导,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卫生信息化框架全力跟进,形成了5大数据应用层:临床研究、公共卫生、行业治理、管理决策与惠民服务;4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层:聚类分析、分类挖掘算法、文本挖掘算法与数据可视化;其他的还有数据存储层、数据处理层、数据采集预处理层、基础软件层与硬件实施层。(www.daowen.com)
医疗相关数据全部集中到国家级平台,对外通过云方式连接,形成全员人口个案数据集中的业务体系。过去,“云”是一个概念,现在云技术已经发展成熟,虚拟平台支持已顺利实现,国家级的健康信息平台业已建好并进入试运行阶段。国家全民健康大数据以电子病历数据和电子健康档案为主索引,数据平台包含广泛的数据信息,比如机构信息、人力资源、医用设备、全员人口、出生信息、产妇分娩、死亡信息、药品编码,等等。国家全民健康大数据平台与国家健康大数据应用发展委员会、国家医疗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国家相关部委、互联网应用平台、公众健康平台和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均紧密联系。
健康医疗大数据重点应用方向的典型应用目前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健康管理大数据应用,比如基于云医院平台的个性化慢性病管理;②临床科研大数据应用,用于心血管疾病统计、精准医学、新药研发评价等方向;③医疗决策支持大数据应用,例如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基于HRP系统的医院商业(BI)智能数据挖掘平台和县级公立医院监管平台等;④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比如传染病实时分布和聚集性预警等;⑤生物组学大数据应用,包含精准医学、基于组学的疾病易感性预测;⑥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用于医保产品个性化设计和医保大数据监管应用等。
大数据时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应用大数据的同时,网络安全是我们需要时刻警惕的问题。建立医疗共享信息平台的网络防护机制,在保障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共享的同时,充分保护机构和公民的医疗信息,确保大量医疗信息得到有效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