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强县结合县产业发展实际,多措并举,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特色产业入户带动、产业技术培训、消费扶贫助力等措施,着力提升产业扶贫工作水平,为推动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提供了持久动力。
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一批
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土地流转、务工、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取得实效。2016年以来,依托富源牧业龙头企业发展奶牛养殖合作项目,通过推广“政府+龙头企业+村集体”模式,贫困村收益二次分配,贫困户通过力所能及的岗位劳动、土地流转、打工、种植饲草,获得岗位、租金、薪金、产业“四重收益”,构建起“农企双赢”“强县富民”的扶贫开发新机制,该做法在全省农业农村系统作为典型案例推广。目前,全县培育龙头企业52家,带动贫困户1441户,户均增收1000元;培育合作社769家,带动贫困户572户,户均增收800元;培育家庭农场587家,带动贫困户246户,户均增收2800元。
特色产业入户带动一批
立足全县贫困户情况,创新构建了种养、手工业等扶贫入户项目,做到了人人增收、户户见效、村村脱贫。真正实现了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在往年支持种植强筋麦、大豆等到户种植项目的基础上,依托花生食品、中药材加工等企业,今年新增了黄蜀葵、金银花、花生、庭院经济4个到户种植项目,全县到户种植项目达到14个。利用整合涉农资金每亩从300元到6000元不等的标准对贫困户进行补贴。2018年以来累计支持2708户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种植项目获得收益,稳定增收。鼓励有养殖基础和养殖经验的贫困户发展特色养殖扶贫项目。每户补贴扶贫资金从500 到10000元不等。豆村乡豆村贫困户郭龙刚生猪“拱”出了致富路,7头母猪繁育出几十头小猪,半年达到出栏要求,在驻村工作队帮扶下和5家供电公司订单销售猪肉6.9万元,目前养殖场扩大到1亩,猪存栏85头。2018年以来全县共有261户贫困户通过扶贫养殖产业项目获得增收,稳定脱贫。(www.daowen.com)
产业技术培训壮大一批
在全县遴选产业发展指导员241名,指导贫困户对接新型经营主体、帮助解决农产品销售、宣传产业扶贫政策,实现村级全覆盖。抽调112名技术人员作为全县所有贫困村的产业技术指导员,直接到村到户进行产业对接,指导员到村开展技术培训112场,到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技术816次,入户指导养殖技术113次,实现产业技术指导员贫困村全覆盖。建设河牧牧业和牧兴肉鸭2个农业创新驿站,聘请专家教授传授蛋鸡、肉鸭饲养管理、防疫灭病等新技术新知识,提升了全县畜牧业科技研发推广的科技水平,为扶贫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消费扶贫助力一批
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销售强筋小麦、花生、金银花,通过补贴花生、金银花、黄蜀葵等农产品种植和初加工设备,建设冷藏保鲜库设施建设项目,提升农产品规模化供给水平。积极打造市级区域公用品牌“画乡娇”;有机农产品24个、绿色农产品3个。注册“大吉屯”“武农人”“武堤”等涉农商标364个。组织23家企业60款产品入驻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引导各预算单位预留39万余元用于采购带贫农副产品。协调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从武强县带贫企业购买带贫农副产品143万余元。在中国农业银行掌上银行扶贫商城上架了4家带贫企业的12款产品。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加5.18廊坊经济贸易洽谈会(网上)和上海全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进一步加强产销对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